“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索

2018-07-06 13:38单爱鹪
商情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微媒体互联网背景高校学生

单爱鹪

【摘要】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于社会各项管理活动也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背景和微载体时代也受到了更多方面的挑战。微载体是一种新的信息传递媒介,具有很好的时效性,且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因此要加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媒体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的概念

“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都对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这些微载体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们通过微信、微博等新的媒介载体融入和改变学生的生活,对于价值观念和微文化等进行广泛的传播,为学生了解信息文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微文化传播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增强,实现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为文化传播是借助网络的,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也存在自身的弊端,导致微文化传播也对会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网上的文化形态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冲突,导致学生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思想侵袭。因此,高校在借助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防止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应该借助微文化传播的动力,运用微文化传播,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脱节的问题。

二、“互联網+”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思考

(一)强化微载体的应用,使其更好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提供了更多选择的路径,特别是微载体的出现更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很多新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知识文化得到了快速传播,为学生学习和信息获取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同时也给思想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比如技术应用程度低、教学思维跟不上等等,因此还需要强化更多微载体的应用。

1.与时俱进,注重融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不可能的都变成了可能,因此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更多新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在提高学生们的关注度和学习热情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创新当前的教育模式。通过微载体的应用和互联网平台的搭设,可以让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而不是单纯的依靠课堂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自主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也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

2.全面布局,促进全面发展

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它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借助积极有利的网络环境来进一步规划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思想需求建立起长久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平台都难以改变教育的尴尬局面,因此要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更好的满足众多学生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作为高校应该树立一个全面部署的理念,大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模式,只要是能将更多积极价值理念和思想能够更加全面和深人的传递给学生,那么这种形式和方法就是可行的。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将新媒体平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开发更多有趣的新平台供学生参加思想政治学习。

(二)坚持创新原则,更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1.明确导向,凝聚引领

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成为了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当前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逐步融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这些新媒体软件的产生不仅为学生了解更多新的价值思想提供新方式,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传递一些新的价值理念和时事政治,在传递过程中还可以营造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积极借助高校现有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等资源,通过公益广告或者其他乐于学生接受的正能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种效果可能要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好更有效。

2.拓展思维,创新实践

“互联网+”背景具有明显的信息传递快、时效性广、开放性强的特点,因此高校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更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共享。新的教育教学思维理念要求我们要把微媒体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融合,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乐趣的新的教学手段。很多时候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一般都是一些理论思想和大政方针,这种会让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如果将一些思想理念融入到一个特定的实例中进行讲解,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共鸣的产生也是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而教学模式的创新还需要开发一些新的与微媒体相联系的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本文先是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的概念出发,对于新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微媒体和微文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并对其应用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方面的参考建议。在当前的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改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维以及教学方式等等势在必行,借助新的媒介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水平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一些具体的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索[J/OL].现代交际,2016(05):113-114

[2]郑肖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6(06):56-57

[3]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01):114-119

[4]张宝君,刘小乔.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载体的功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05):116-119

猜你喜欢
微媒体互联网背景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分析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