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旅融合视角下的休闲农庄发展研究

2018-07-06 07:21李丽杨艳丽王丹
商情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绥化市发展

李丽 杨艳丽 王丹

【摘要】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不再是单一产业的推进,它需要与一、二、三产业有效的融合,实现跨界辐射效应,才能构建全域全时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旅游”产业新格局。休闲农庄作为农家乐旅游产品的高端形态和农旅融合的新型产物,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绥化市特色农业变革。

【关键词】农旅融合 休闲农庄 发展 绥化市

1 相关概念概述

1.1 休闲农庄发展的背景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看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休闲农业的发展之路本身就是一条农旅融合之路,以农业为主体,以旅游业为推手,走出一条农旅共荣之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绥化市的休闲农业凸显快速发展态势,作为休闲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型业态,休闲农庄已经成为绥化市城镇居民假日休闲旅游的新宠,成为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1.2 绥化市发展休闲农庄的优势

1.2.1 生态优势突出。世界上有三处及其珍稀的黑土资源。一处位于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处位于乌克兰大平原,而另一处就位于中国东北的松嫩平原。这块黑土地是亚洲唯一的黑土地带。而绥化这个北方城市,就位于这片黑土地的核心区,是我国著名的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绥化市耕地土质肥沃,绿色食品种植全覆盖,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寒地黑土”品牌是“中国十大诚信品牌”,“中国驰名商标”,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第一名。所辖的肇东市是中国玉米综合利用之乡,安达市是中国奶牛之乡,海伦市是中国优质大豆之乡,庆安县是中国绿色水稻之乡,兰西县是中国亚麻之乡,青冈县是中国玉米之乡。

1.2.2 区位条件优越。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哈大齐黄金产业带和城市群中心,是距省城最近的地级市,同时还处于全省黄金产业带哈大齐工业走廊重要节点,冰城、油城、鹤城、边城、林城环绕四周,融入、服务、支撑都市圈经济基础条件良好。近几年来,绥化市大力推进三种经济形态,优化“三个功能区”布局,加快哈大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寒地黑土之都。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绥化市还大力发展镇村经济,加快特色小镇和一村一品建设,打造田园养生之地。

1.2.3 现代农业条件良好。休闲农庄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农业资源的价值条件是建设休闲农庄的基础。绥化是我国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核心区域,现代农业卓有成效。近几年来,绥化市加快了三产融合的步伐,通过巩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新产业,全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产业园区打造上,绥化已建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南瓜子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好吃米饭”、鲜食玉米、非转基因专用大豆等7个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著名的休闲渔业、畜牧养殖基地。

2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绥化市休闲农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绥化市以建设“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为发展目标,依托本土资源、产业基础的特殊区位条件,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绥化市构建了以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科研单位为主体的市场化建设休闲庄园的新模式。截止到2017年,绥化市A级景区共有38个,观光休闲采摘园区、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小型服务主体110多家;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省级农业示范点1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第三批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名村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县1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19个。

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绥化市休闲农庄的发展也存在如下问题:

2.1 休闲农庄建设缺少科学规划,同质化严重。目前,绥化市休闲农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产品同质化、重复建設现象较为明显。多数农庄的选址建设主要取决于经营者本身的喜好和对市场的认知,缺乏科学的指导,功能分区不突出,整体设计缺少创新。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休闲农庄的项目设计中受互联网因素影响较多,且由于互联网涉及面较广,在引人休闲农庄设计的过程中缺少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因而在许多项目设计中存在设计项目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以及运营不善的问题。

2.2 产业支撑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从绥化市休闲农庄发展现状来看,缺乏产业支撑、资金投入不足是限制绥化市休闲农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休闲农庄建设发展过程中,产业联动不明显,农庄创收仍然依靠传统的第一、二产业,产业融合度较低,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除此之外,在政策方面,政府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支持不够,单一的融资渠道,加上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大大限制了绥化市休闲农庄的发展,制约了休闲农业发展的步伐。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绥化市休闲农庄市场的竞争水平。

2.3 休闲农庄经营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绥化市休闲农庄的经营主体多为个体农户,在开发建设时没有进行市场调研,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在经营过程中理念陈旧、产品缺少文化内涵,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致使农庄缺乏长期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从业人员多为经营者本身或者周边的农民,大多数员工没有受过旅游服务专业培训,餐饮服务、住宿接待、服务礼仪等水平都不高,导致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农庄品牌知名度较低。

3 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绥化市休闲农庄发展对策分析

3.1 重视农庄科学规划,彰显地方优势特色

休闲农庄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按照科学规划、专业指导的要求进行,运用旅游规划、园林艺术、建筑景观等相关知识,结合绥化市寒地黑土核心区的地域特色,创新整体设计;休闲农庄布局必须合理,不仅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同时也要注意各类农产品的不同成熟期,使各功能区统一协调发展;休闲农庄的设计还需要富有鲜明的主题,以鲜明特色体现区域文化风貌,使之与周边景区加以区分,形成独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黄崖子休闲农庄位于绥化市兰西镇永久村,又称开心农场,毗邻“东北民俗文化旅游第一村”山门,占地100亩,总投资500万元。农庄主要分为私家菜园区、瓜果欣赏长廊区,采摘食物加工炤具区、民俗休憩长亭、蔬菜冬储菜窖、水果采摘园、农作物分辨区。休闲农庄整体设计独特,布局合理,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

3.2 优化农庄支撑产业,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绥化市休闲农庄发展,必须优化农庄支撑产业,不能单纯的依赖于第一、二产业,休闲农庄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物,缺乏产业支撑,农庄的盈利空间受限,必然不能带动全产业链共同发展。休闲农庄的发展应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整合资源、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实现融合多赢的发展局面。当地政府需要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庄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休闲农庄的建设和发展当中,逐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投资体系。

3.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休闲农庄的经营水平和质量决定了农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经营者要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和经营模式,通过创新学习,提升农庄的服务水平,从市场出发进行经营决策,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适时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以便有效占领和扩大市场的范围。针对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组织职业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以期实现休闲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在农旅融合的视角下,现代庄园经济是一种重要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子蓉 赵伟,休闲农业园主题创意设计——以泉州大帽山将星休闲山庄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8)

[2]绥化释放优势潜力 谱写振兴新篇章,黑龙江日报,2017(6)

[3]曲敏,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斗,2017(2)

[4]沈丹 刘扬,都市休闲与旅游视角下都市休闲农庄规划,乡村科技,2017(1)

[5]樊静 李锦馨 马彬涵,我国休闲农庄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中国园艺文摘,2016(12)

[6]张力 李卫东,现代休闲农庄特色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农业信息,2016 (29)

猜你喜欢
绥化市发展
农业城市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的作品
我们的作品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