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018-07-07 09:24劳怡童
决策探索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沟域景观生态

劳怡童

沟域经济是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山区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发展不均衡性,以沟域经济为发展路径的经济模式成为山区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以洛阳市为例,通过梳理归纳沟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加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洛阳发展沟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重景观轻文化,项目开发不尽合理

由于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沟域历史上受到人为活动影响较多,沟域破坏严重,生态条件恶化,致使自然景观不理想,恢复代价较大,因此这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沟域往往不为开发者所重视,从而失去了开发的机会。调查表明,洛阳市的主要河流,如涧河、瀍河在引黄入河、景观打造、河道治理、生态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并产生了十分理想的社会效益,但在文化资源挖掘、景点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

(二)项目建设标准不高,沟域资源利用较低

由于沟域经济发展刚起步,一些企业不愿在规划设计及项目论证上投入资金,很多项目前期缺乏整体规划或是缺乏宏观指导,导致一些沟域旅游景点无序、低档开发,景点布局、项目创意等不尽合理。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只重视“一沟一品”产业和特殊餐饮业发展,对“一沟一景”乡村周边配套景观特色研究不够。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使沟域景观建设平庸无味,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纵观现有沟域模式可以发现,大都以休闲、吃、住等低端服务为主。缺少文化内涵,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偏小,开发项目档次低,很少形成竞争力强的主导产品。另外,与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标准要求相比,沟域村镇规划、设计、功能差;产业生态符合程度不够;由于前期对本地特色资源挖掘不到位,宏观设计过多,微观设计不足;建设标准不高,产品定位较低;对沟域村镇景观整治、提升和设计往往没有充分认识、维护、顺应和延续当地区域的地域景观特征和价值,导致规划设计常常摧毁了原有的自然和文化风貌。

(三)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承载力加重

随着沟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旅游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一些景区因空间不足,开始对周边自然地域扩大建设,造成了土地破坏和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人流的增多导致旅游景点和乡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量增加,河道遭受污染并呈现富营养化加剧的趋势。因而,针对不同地形、土壤和坡度的土地利用模式急需提升,特别是建立集生产、观赏游憩、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农林复合生态农业,其设计需要进一步集成优化。

(四)生态特色资源和文化景观资源挖掘深度不够

村落建筑的体量、色彩、造型均与周围生态文化景观不协调,导致整个村镇的风貌特色不明显;山水林田、沟渠路灯等基础设施缺乏生态化、景观化研究。此外,尽管各区县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较重视文化提升,但目前的文化提升主要基于新产业所蕴含的外在风情、旅游景点的历史和风俗的包装,对文化景观理解不到位、研究不够深入,致使目前大量旅游度假村的设计都是在彻底摧毁原有场地文化景观后,进行的“再创造”设计。而人类活动的形态,包括农田、植被、村庄、道路、梯田、建筑、庭院、栅栏地等乡土文化景观都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这种对自然原始景观破坏性建设模式要引起高度重视。

(五)景观多样性差,制约了山区休闲旅游经济的发展

尽管目前洛阳市山区沟域的生态涵养建设较重视生态林的建设,植物覆盖度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树种单一,乡土植物利用不充分,景观设计不科学。同时也缺乏对生态安全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导致沟域植物景观多样性降低,生态涵养功能提升不足,难以适应生态涵养植被特征及乡村风貌建设需求,严重制约了山区休闲旅游经济的发展。

(六)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服务设施无法满足沟域经济发展需要

调查表明,由于地形地貌限制及长期城乡发展速度的不同,沟域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水源相对缺乏,沟域系统相对封闭,与平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沟域内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很多沟域基础设施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如道路建设不规范,村庄道路不利游人行车,停车场规模与形式不标准等。为解决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促进沟域经济的发展,沟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尚待进一步加强,为沟域经济深入发展提供保障。

(七)产业协调不周,缺少跨区域合作龙头项目

各经济沟域之间的开发主要以乡镇、企业为基本单位进行, 跨行政区沟域未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资源整合与统一开发。公共资源利用不太理想。首先,因前期开发缺少总体规划与功能分区定位,沟域经济开发区域分工不明确,各地的产业项目建设雷同较为严重,未突出本地的重点与特色。其次,产业项目的投资规模偏小,开发项目档次较低,未能形成竞争力较强的主导品牌。

(八)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长效机制,传统小农意识制约经济发展

目前,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 鼓励通过联营、股份合作、出租等多种合作方式经营土地和沟域,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山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用地问题依然是沟域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山区存量用地较少,建设用地指标有限,部分用地权属不明晰,在发展空间上受到很大限制。

(九)科技支撑不足,后续发展缺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目前山区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科技人才匮乏,产业科技含量低,缺乏山区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山区生态修复技术、休闲农业景观设计技术、沟域特色产品开发技术等,未能有效支撑沟域经济的发展。

(十)大型景区重门票收入、轻三产效益

很多靠收取门票的龙头带动型景区,为增加门票收入,只重视景区环境、景点建设,而忽视第三产业的建设,只想到请来人,没想过留住人,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综合效益,也不利于周边农民收益。一些大型景区如果能在三产方面加强建设,通过旅游产品配置,延长旅游时间,其综合收益将远远超过门票收益,也将为周边农民带来更大收益。

二、发展沟域经济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实施全市“一盘棋”的沟域经济发展规划

沟域经济所涉及的沟域不是一个行政单元的地域空间,一些大的沟域跨越不同县乡村行政地域,其资源共享性较强。为协调资源共享,发挥群体效益,应对全市沟域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调查,提出全市沟域经济分区方案、建设标准,统一进行全面规划。

(二)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有效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

沟域经济是当下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很多地方都在进行初步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沟域经济建设的全面规划才刚刚起步,需要充分把握机遇、借鉴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因此,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来增强各地的学习互通非常有必要。这不仅有利于降低走错发展方向的风险、加快沟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对全国沟域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和作用。

(三)实施配套保障措施,确保山区百姓权益

沟域的开发和利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山区百姓个人利益和整体发展利益的冲突,因而在沟域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配套实施保障当地百姓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沟域经济发展与百姓个人利益的联结。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为了能够妥善处理和解决土地、生活习俗、就业等问题,减少发展矛盾和冲突,要充分认识到沟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除了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外,还要落实相关权益政策,让百姓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四)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保障体系

发展沟域经济必须以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并充分考虑经济总量必须与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这方面有两个层面要引起重视:一是开发过程中要以保护沟域自然生态、地形、地貌为前提,尽量保护好原有植被地形。二是改造提升过程中尽量尊重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建设项目,强调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生态式园林风格,多用适性强的乡土树种。

(五)深挖特色资源,努力形成“一沟一品”

特色是沟域的产业定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沟一品的理念,根据沟域区位、构造、资源、文化、产业基础,选准产业定位,强化主体优势,防止千沟一面,探索培育个性化、唯一性产业,有吸引消费者的看点,有面向市场的卖点,切忌千篇一律、生搬硬套,防止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六)深化农旅、文旅融合,提升沟域经济品味

通过评价现有居民点、度假村和农林产业点的现状和特征,提出具有沟域特色的生态产业和旅游业经营模式。构建群体生态旅游经济圈,完成旅游功能区划定位与空间布局、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规划,以及旅游品牌和形象设计、营销策划。发挥沟域自然地理和传统文化資源优势,打造一批文化创意项目孵化基地和产业基地,支持引进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软件开发、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和演艺娱乐等项目。

(七)加大生态承载力研究力度,注重沟域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为防止沟域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对发展沟域经济的沟域,建立沟域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价值评价模型,完成沟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模式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提出沟域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不同类型区生态修复和保护集成技术,完成沟域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规划措施;提出沟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机制及政策保障体系等,从而为沟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政策支撑体系。

(八)进行景观特征评价与规划研究,提升乡村文化和景观风貌

为防止沟域经济开发中出现乡村文化景观失落现象,应通过构建沟域资源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提出特色资源开发战略和措施,完善沟域乡村景观规划;提出乡村社区、道路、河道、庭院、住宅、旅游景点、标识等生态化、景观化和乡土化的提升技术,以及植物配置和绿化模式,完成沟域中不同类型景观要素的景观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从而为沟域经济建设提供相关标准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沟域景观生态
景观别墅
“生态养生”娱晚年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孟津县沟域经济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
京津冀跨区域生态文明沟域规划出台
“沟域经济”:探索山区经济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