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动”“多动”“能动”有多难?

2018-07-07 09:24孙鑫
上海人大月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场馆残疾人体质

孙鑫

“今天上午会议议程比较多,申请发言的同志比较踊跃,请接下来的同志尽可能简短地发表审议意见。”接近中午11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有三位市人大代表等待发言。2个小时里,让13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的市人大代表感觉不吐不快的正是事关广大市民身体健康、也是“健康上海”建设重要内容的本市市民体育健身情况。5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情况的报告。

一边是人满为患,一边是人丁稀少

一问: 公共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到哪儿去了?

尽管执法检查组认为,全市贯彻实施条例的总体情况良好,但在一些具体条款的落实上并不尽如人意。

条例第20条规定,公共体育场馆应当全年向市民开放,每周累计开放时间不得少于56个小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延长开放时间。“执行得都不好,有的缩水、打擦边球,还有一些根本就没做到。”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毛放说:“一些公共场馆把部分项目的开放取代全部项目的开放。一些公共场馆的收费专场,把应该向市民公共开放的时间给压缩了。还有一些公共场馆压缩了开放的空间。比如把游泳池一分为二,一半是市民公共开放的空间,还有一半收费,一边人满为患,一边没几个人,市民很有意见。”毛放委员还指出,一些体育场馆随意关闭,比如每年9月底到10月初,很多公共游泳场馆会关闭一周,组织员工出去旅游;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该延长开放时间,但一些公共场馆反而关门;条例第22条关于开放时间应当与市民的工作时间、学习时间适当错开的规定执行得也不好。

为什么一些公共场馆“偷”走了公共开放的时间和空间?经常和体育类社会组织接触的市人大代表孙军发现了一个问题:“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给第三方,但是财政预算的时候,财政部门减少了部分经费,给社会组织运营带来很大困难,往往就会出现减少公共开放时间的问题,国定假日要付员工三倍工资,这部分经费怎么保证?”

而学校、社区因为安全、管理、人员工资等问题,免费开放的积极性不高。一旦发生意外,现有法律框架下,学校、社区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建议,这种情况下应当免除免费提供公共体育设施单位的法律责任。

老人多女性多,学生和青壮年男性少

二问: 青少年静态生活的时间如何减少?

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超过40%,其中老人多、女性多、外籍多。“两个‘少,中小学学生还有青壮年的男性少,恰恰这两个‘少最需要我们关怀、引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说。

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运动技能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美国掌握三项体育技能的高中生比例在90%以上,中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的大一学生只占10%左右。几年前,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显示,静态生活时间过多,已经成为上海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隐患。学校体育为青少年提供的体育参与空间也相对有限。有关调查显示,本市每天至少参加一小时中高强度体育活动的青少年比例,男生为20.9%,女生只有15.7%,儿童肥胖率在过去30年中增加了5倍。越高年级体育锻炼时间越短。

蔡威副主任用数据说话,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社会和家庭大力营造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氛围,“实际上市教委很早就有‘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但落实上存在问题,还是关在室内。以后修改条例要强调一下,确保本市每名青少年在校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争取掌握1-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四肢不健全,没法用体质监测仪器

三问: 残疾人怎么能进得去、看得懂、锻炼好、测体质?

“全市共建成社区健身苑点13103个,但是大多数缺乏无障碍设施,轮椅朋友进不去。金晶拄拐,要去健身点是跳着上去的。”市人大侨民宗委、外事委委员,市残联理事长王爱芬为残疾人呼吁。

条例第18条规定,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殊要求。“没有适合残疾人健身的特殊器材,没有盲文,也缺少专业健身辅导员的辅导。残疾人在健身点参与的比例很低,残疾人的诉求很大,我们不得不在社区找一些室内场地,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体育康复活动,只有170多个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王爱芬委员建议市政府法制办明年将残疾人体育健身设施无障碍建设纳入立法计划;要严格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有关标准建设和改造,如修建坡道、增加盲文等;要研发生产适合于各类身心障碍者的健身体育器材;还要健全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队伍。

另外,王爱芬委员和市人大代表金晶都提到了残疾人体质监测的标准问题。条例第32条规定,全市实现区级市民体质监测中心全覆盖,定期向社会公布市民体质监测结果。

身为残疾人的市人大代表金晶亲身体验了一次体质监测:“器材一共有13样,我可以用6样,因为我少了一条腿,真正可用的是4样。必须双手双脚接触测试金属面的有1样,需要双脚接触测试金属面的有4样,需要手部接受测试的2样,有一样测反应的机器,视障人士无法使用。很多项目残疾人没有办法做,也没有辦法出体质综合评价报告。”金晶代表建议,引进不需要四肢接触金属面的测试机器。

同时,由于去测试体质的老年人多、青壮年少,金晶代表提出了“体质综合评价报告出具的数据是否具有参考性”的问题,建议搜集样本数进行纵向比较。王爱芬委员也建议卫生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残疾人特殊体质监测标准,建立相应数据库,更好评估和指导这项工作。

24小时自助健身房来了,安全、卫生、监管问题也来了

四问: 对主管部门是否应该有科学性和效率性的考核指标?

近年来,上海市民体育健身的方式和模式有了很大区别,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这个变化尤为突出。而政府面对“互联网+体育”的新变化,又应该有哪些新作为呢?

执法检查发现,投资万元仅300平方米,仅要一两名管理者,就在小区内、市民身边的自助式健身场馆在蓬勃发展。二十四小时全天候自助健身,包个月仅仅99元,没有时间限制,老百姓很有获得感也愿意去,但存在安全、卫生问题,互联网模式下政府如何依法监管?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张辰建议政府加大研究,并且提出适时对法条进行修改的意见,更好保障上海市民健身活动。

在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赵伟星看来,政府在全民健身经费保障方面存在三个问题: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水平不均衡,使得各区的事业发展不平衡:市区和街镇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使得公共体育设施老化没有得到及时修缮,影响了功能发挥;部分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机制不完善,产权和经营管理权、责任主体划分不清晰,造成场馆的管理不善,功能削弱。建议进一步梳理各级政府对全民健身事权的支出责任,明确和强化各区政府对全民健身投入的主体责任,市级财政可以通过加大对区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力度来促进各区均衡发展;进一步理清公共体育场馆的权属关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扶持、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鼓励和促进形成社会多元参与、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

而市人大代表马瑜则建议,体育主管部门要做详实的数据统计工作。“很多材料中,硬件统计非常详实,比如场馆数量,但软件统计比较缺失,比如参加人数。年龄结构、男女结构、职业结构等也没有统计,而这些都是未来制定有针对性政策的依据。”马瑜代表认为,在强调规模的同时,更要强调效率,对体育主管部门也应该有科学性和效率性的考核指标,“让他们能够在执行或者调整市民体育健身运动上发挥比较准确的主导管理作用”。

猜你喜欢
场馆残疾人体质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小学生场馆学习活动设计
兼加体质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我骄傲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