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视角下ppp模式风险分担分析

2018-07-08 14:16朱江涛
商情 2018年25期
关键词:PPP项目

朱江涛

【摘要】PPP项目是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合理的风险分配直接影响PPP项目的发展。从风险的承担方来看,可分为单方承担和公私共担。本文结合PPP项目不完全信息的实际情形,运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公私双方地位对称和地位非对称下PPP项目共担型风险分配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该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PPP项目风险分配的研究,而且对促进PPP项目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PPP项目 不完全信息 风险分配 公私博弈

一、地铁PPP模式背景

(一)地铁PPP模式的发展及现状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期,全国的城市都面临资金紧缺和建设运营成本攀升的难题。因此PPP模式在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中得以运用,财政部在财金[2014]76号文件中将PPP模式定义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内地共有44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飞速发展以及政府投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城市轨道交通领域PPP模式运用呈现不断深入趋势。

现在各城市轨道交通PPP主要操作模式有全投资、社会资本独资PPP模式;全投资、社会资本控股PPP模式;A+B包、社会资本独资B包PPP模式;A+B包、社會资本控股B包PPP模式;A+B包、政府下属企业控股B包PPP模式等几种

二、模型建立

假设一:公共部门P和私营部门I都是理性人,双方都希望谈判成功而不是破裂;假设二:每个公私共担型风险都是相互独立,且初始值设为1;假设三:公私双方风险承担的比例之和为1,公共部门风险承担比例为ki,则私营部门风险承担比例为1-ki;假设四:政府部门先出价;假设五:讨价还价每多进行一个回合,都会造成谈判费用增加和利益损失等,引入消耗系数δ(δ>1)。在实际的PPP项目中,一般是政府部门的风险损失影响比私营部门小,则设δ1<δ2。假设六:虽然是不完全信息即公私双方对彼此的信息并不完全了解,但是双方地位对称,则不存在任何的风险转移。

第一回合:第一次出价将会从公共部门开始。公共部门提出自己将承担的风险k1以及私人部门将承担的风险1-k1,则公共部门G与私人部门P应承担的项目风险为:G1=k1P1=1-k1在第一回合中,如果私人部门接受需要承担的风险期望P1,则谈判结束,如果拒绝,将会继续进入下一回合。

第二回合:第二次出价中,私人部门提出公共部门将承担的风险k2以及私人部门将承担的风险1-k2,谈判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损耗,谈判时间越长,损耗就越多,双方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多,所以从第二回合开始,风险承担中加入损耗系数δ1、δ2,因双方的地位不对称,公共部门损耗系数δ1小于私人部门损耗系数δ2。则公共部门G2与私人部门P2应承担的项目风险为:G2=δ1k2P2=δ2(1-k2)

之后的回合以此类推,该模型是一个无限回合的讨价还价模型,谢识予在其著作中提出,对于一个无限回合的讨价还价博弈来讲,不管是从第三回合还是第一回合开始逆推,求到的最终的均衡结果都是一样的。从第二回合来看,为了避免谈判进入第三回合,则第二回合由私营部门提出的政府风险分配比例要小于或等于第三回合由政府部门提出的自己的风险分配比例。即在第二回合中,私营部门的最优策略为:P2=δ2(1-k2)。

说明在第二回合,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都不会把谈判拖入第三回合。于是在第二回合中,政府部门的最优策略为G2=δ1k2。

三、对策

本文运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基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PPP项目中双方地位对称和非对称的不同情形分别建立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下风险分担模型,由此可知PPP项目参与人双方的地位对称与否、出价次序、谈判过程中的消耗系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比例。

(一)公共部门在PPP项目中的控制权程度影响合作效率

PPP是基于合约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的一个过程,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担比例以及利益的补偿等需要以契约的形式明确。但是,现实中,PPP参与双方多数都没有订立完备的契约,政府较多的行政干预或者强势威慑影响了项目的效率,更多的是降低了项目的合作效率。因此,在PPP项目实际操作中,应探讨如何有效进行控制权配置,寻求最佳的控制权配置水平,将政府的干预限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同时增加企业的公益性投入,保持适度的自利性投入。

(二)构建PPP风险管控机制

根据PPP项目风险分担原则,最具有控制力的一方分担相应的风险,风险大小与回报多少相配比,并限定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上限。PPP项目的运作需要解决相应技术条件,如项目的识别、评估、合同设计和交易管理,其中最难解决的是建立公私合作模式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责任和风险的分担机制,主要包括三者之间利益、成本和风险的分担机制。只有突破技术难题,才能清晰界定三者之间的风险和利益关系,实现PPP项目效率的提升。

(三)建立PPP项目风险评价体系

目前,PPP项目在我国推介规模快速扩张,但是签约率和开工率却并不高,部分项目存在“伪PPP”现象。因此,应审慎控制PPP项目的规模,提高PPP的甄别力度。在PPP立项上,前期需进行充分的项目论证,考察其蕴含的各种风险。为了约束PPP项目,完善PPP项目的风险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皓.王洪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PPP项目公私共担型风险分配的博弈模型[J].价值工程,2016.

[2]李明阳.邢燕婷.刘丽琴.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运用研究[J].都市轨道交通,2016.

猜你喜欢
PPP项目
简述PPP项目全周期会计核算
《物权法》框架下的PPP项目资产权属问题探析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ZZXDX光网建设PPP项目风险管控研究
民营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财务研究
旅游产业PPP项目运作探析
商业银行参与PPP的模式讨论
养老金投资PPP项目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