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07-08 13:26吴媛媛
新农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枝梗稻瘟病分蘖

吴媛媛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适宜的情况下,病原菌开始萌发,病害会在水稻的各个生育时期发生,各个时期会呈现不同的病症。病害的发生源于病原菌的存在,病原菌一旦有越冬场所,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就会以风雨作为媒介进行大肆传播,稻瘟病就会大面积发生,造成水稻的大幅度减产。发生特别严重时可造成绝产。对于稻瘟病,目前防治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要做到“治早、治小”,利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防治稻瘟病。

1 水稻稻瘟病的类型

1.1 苗瘟

发生于3~4叶期前后,日平均气温在25~28℃和阴雨高湿,叶面长时间有水珠,此时最容易发病。病斑通常不明显,病苗常变黄褐色而死,发病部位在潮湿条件下会长出灰绿色霉层。

1.2 叶瘟

叶瘟一般于分蘖后期发生,常发病的部位在秧苗或成株叶片上,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叶瘟的发生常分为急性、慢性、白点、褐点4种类型。急性型:气候条件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斑暗绿色,近圆形,病斑背部密生灰绿色霉层;慢性型:在气候条件潮湿条件下易产生,病斑为梭形,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最外围有黄色晕圈,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白点型:气候条件干燥时,侵染点周围很快形成白色圆形小斑点;褐点型:病斑为稍大的褐色斑点,病斑上不产生霉层。

1.3 节瘟

多在穗颈下第二节发生,发病初期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随病情加重逐渐扩展全节,使全节变黑凹陷,茎秆从此处弯曲或折断,影响水分和氧料的运输,以致穗部干枯,不能正常灌浆结实,籽粒不饱满,千粒重偏低,发病时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1.4 穗颈瘟

在水稻抽穗扬花时病原菌侵染穗轴,遇到连阴雨,可引起大面积穗部枯死。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在穗下第一节的穗颈上,初期为褐色小点,扩展后形成黑褐色病斑并环绕穗颈,穗颈节坏死,输送到穗子的养分通道被阻断,从而形成秕谷和白穗。穗颈瘟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1.5 枝梗瘟

穗枝梗在水稻抽穗后发病,症状与穗颈瘟相同,枝梗发病后容易枯死,稻粒不能正常灌浆,导致部分小穗或稻粒枯死,严重的形成半白穗。

1.6 谷粒瘟

稻谷壳上形成不规则黑褐色斑点,内部稻粒部分变黑,重则可形成秕粒。

2 防治方法

2.1 良种选择与合理轮换

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熟期适宜、耐肥、抗病强、抗倒伏、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的品种,避免盲目选择种植品种。种植过程中最好做到不越区种植,否则在气象因素和土壤含水量方面会不适宜,种植效果上会达不到增产效果,反而造成减产和诱发病害的发生。要注意种子在晾晒环节的晾晒质量,若晾晒不够好,种子含水量会偏高,种子发芽势会下降,在购买种子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发芽试验,特别是高水分种子,确保发芽率达到85%以上,这才能保证成苗率。

品种间应做到合理轮换,一个新品种在刚投入生产种植时,其表现出来的抗性一般都是很好的,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加,伴随着该品种的各种病害来源也不断发展,一个品种如果连续大面积单一种植,往往易导致大面积的病害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一般一个品种在同一地方的大面积种植年限不应超过3年,为减少病害发生,适时采取品种轮换种植和品种搭配种植,病害发生相对减轻,品种的种植年限也延长。

2.2 合理施肥与合理灌溉

合理施肥是水稻增产的有效途径。追施返青肥,当新根长出6~9厘米时,可追施返青肥,每亩追施硫铵2公斤。早施分蘖肥,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是营养生长的主要时期,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亩施尿素2~5公斤,最多不超过5公斤,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拔节后叶黄缺肥,应巧施穗肥,对提高每穗粒数效果显著,一般施用尿素2.5~5公斤,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18天施粒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2公斤,不要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分蘖期做到浅水勤灌,适当晒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保证植株生长健壮有力。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深约3厘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使分蘖的发生和生长,当有效分蘖期结束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可结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分蘖,防止倒伏。长穗期灌好“养胎”水。水稻幼穗分化期,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水分管理很重要,此时日照强,温度高,应适当加深水层,可控制水温,一般保持水层深6~9厘米。结实期,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开花授粉。灌浆期以湿为主,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一次水,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利于灌浆,防止早衰。蜡熟期采取以干为主的灌溉方法,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7~10天把水放干。

2.3 清除田间杂草

及时清除稻田杂草,提高田间的通透性和光合作用,减少病原菌来源,减少病害发生。同时,减少水稻的竞争者,使水稻生长更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水稻。水稻田的雜草以稗草最为常见,其他常见杂草有眼子菜、三棱草、牛毛草等。

猜你喜欢
枝梗稻瘟病分蘖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
氮肥用量对水稻不同穗位与粒位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