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选择初探

2018-07-09 09:47张祖豪
卷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

摘 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提供了新的道路与选择。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也不能直接实现社会主义,只能先建立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为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这对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十月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新民主主义理论

回顾近代中国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虽然中国人民为反压迫,寻求救国救亡道路曾进行过不懈的斗争,但均都以失败告终。无论是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戊戌变法,甚至包括辛亥革命,都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因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发动了一场启蒙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传统的思想,便于资产阶级国家在中国的建立、为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扫清障碍,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非资本主义前途问题,是经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改革发展学说的重要观点之一。

1 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提出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符合实际的。中国实践已经表明,封建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了的,尝试走资本主义道路过后也走不通,那么,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哪?十月革命的爆发,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李大钊当时就讲过,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随着斗争的深入,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简单的依靠军阀势力是不能彻底的革命,虽然封建主义被推翻,但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仍旧极其残酷,他们迫切希望有新的思想来引导中国的革命走向最终的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他们很大的鼓舞,担忧国家前途的他们仿佛在黑暗的洞穴中找到了出口,那就是走俄国人的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救国救亡道路有了新的起点和方向,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落后的国家同样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胜利。同时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也使得中国不能立即发展社会主义,从而提出先建立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之后极有可能避免资本主义前途、实现社会主义前途。他同时强调如果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权及其从各方面带来的积极因素作铺垫,中国是决不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的。

2 中共早期领导人对非资本主义前途的探索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他是第一个在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为中国社会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开启了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河,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启蒙时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后来的五四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李大钊首先和着重地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問题进行探索,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相互关系的原理,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一种新制度,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这样,他就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将来的社会主义将既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共性,又具有中国特性的新制度,中国将来的社会主义必然会有自己的特色。

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位践行者,1922年3月,他在《造国论》一文中,对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见解。陈独秀对中国传播和实践社会主义作出了突出贡献,揭露资本主义本质和基本矛盾,提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强调只有进行阶级斗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才能取代资本主义,提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一部分,中国不但要讲、更有急于讲社会主义的必要,认定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他为建党作了大量宣传和组织工作。陈独秀提出的“行向社会主义的社会”思想,其思想的核心,阐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中第一个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思想,其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最大贡献在于为中国指明了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也有局限性。姚金果在《陈独秀对社会主义与民族解放问题的见解》一文中指出,陈独秀在民族利益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上有偏颇之处,这些局限性还体现在主张走“议会道路”,组建国民大会,二次革命论、蜕变为“托陈取消派”等方面。

3 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于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主要矛盾,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时代特征。

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在探索救国救亡道路上继续前行,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按理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本来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我们最后却选择了非资本主义前途,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首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被外国帝国主义所控制。“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它们是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政府,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其次,近代的中国,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一个国家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其物质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伴随而来的强大的资产阶级,中国缺少这样的物质条件。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人民指出了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和新的国家”的前途,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国家,新就新在它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毛泽东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国家,一方面是要与蒋介石封建法西斯主义划清界线;另一方面又要与欧美资本主义划清界线。他指出,中国“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那么,怎么保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呢?毛泽东作了科学的构想和阐释。他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然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他认定,新民主主义社会内部这种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即是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保证。毛泽东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国情,积极引导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按照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设想,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更好更快的过渡到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首的政府迅速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并在之后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突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文集(上)《新纪元》,1919年1月5日

[2]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人物纪念馆.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1148/71165/4972699.html

[3]沈建华.中国民主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问题——共产国际的观点及影响[J].安徽师大学报,1993(2).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28页.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79页.

[6]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http://www.zgdsw.org.cn/n/2014/0212/c369937-24335777.html

作者简介

张祖豪,男,苗族,贵州凯里市人,学生,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纪念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苏联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1917年十月革命
浅析中国模式
十月革命蕴含的辩证逻辑及其现实启示
图志
图志
浅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地位
十月革命距离愈远愈使人们认识其道路的正确
苏联十月革命著作史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