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各类浆材在水库坝体堵漏施工中的应用

2018-07-10 11:13
四川水利 2018年3期
关键词:双液粘剂丙烯酰胺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 武清,301700)

1 工程简述

1.1 工程概况

四川某电站于2011年8月20日通过蓄水验收,蓄水后上游库区水位抬高,大坝下游河道开始出现渗流、渗压计数值偏高等情况。结合大坝下游出现的异常情况,建设单位组织召开了两次下游渗水专家咨询会,根据会议讨论及专家意见,对渗流采取“排、堵结合”方式进行处理,首先对渗水出露点进行反滤及减压处理,防止出现管涌破坏,然后对重点怀疑部位进行补强帷幕灌浆,以期封闭渗水通道。

1.2 工程重难点

由于大坝已经蓄水运行,帷幕灌浆须在廊道内进行,因此施工工况在国内基础处理工程中较为罕见。所面临的特殊施工条件有:①施工场地小,很多现有的施工机械无法使用;②覆盖层处理深度大,最深处有80多m;③高水头、大流速地下水。因此,本次帷幕灌浆钻孔、灌浆施工难度很大,施工难点主要表现为:

(1)施工场地限制。由于本次施工在预留廊道内进行,场地狭窄,高度有限,造成很多大型、先进的灌浆施工机械无法使用,仅能使用常规的地质钻机施工;

(2)钻孔难度大。施工部位有较高的承压水头,钻孔时涌水涌砂情况严重,极易发生孔内涌水、塌孔等事故,钻孔难度大、工效低;

(3)灌浆难度大。由于地层中存在较高的承压水头、高速水流,常规的孔口封闭工艺、阻浆装置均无法使用,这些都给灌浆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

(4)适用的浆液材料可选择范围小。由于存在高压涌水、高压水流,适用的灌浆堵漏材料可选择范围较小。

2 浆液材料

2.1 各类型浆材

本次灌浆采用水泥浆液、膏状浆液、增粘剂水泥浆液、双液及固体材料配合的浆材四种溶液配合灌注,四种溶液的原材料如下表1。

表1各种灌注溶液所需原料统计

2.2 浆液选择

依据设计单位对坝基廊道地质条件分析及我部的前期施工经验,对各地层灌注浆材进行分类,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2.2.1强透水区

根据前期施工情况显示,该施工区域存在强透水区,压水吕荣值大于20Lu,一般在防渗墙下5m~20m范围内,该区域采用首先灌注0.5∶1的水泥浆液,灌注干料1.0t,后灌注增粘剂浆液、双液及固体材料溶液的方式进行实施。

2.2.2强卸荷强风化岩体

根据前期施工情况显示,强卸荷强风化岩体段压水吕荣值在10Lu~20Lu之间,一般在深入基岩15m~25m范围内,该区域采用水泥浆液、膏状浆液、增粘剂浆液、双液及固体材料溶液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实施。

2.2.3弱风化岩体

根据前期施工情况显示,弱风化岩体段深入基岩30m后范围内,该区域主要采用灌注水泥浆液,膏状浆液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实施。

2.2.4覆盖层灌浆

在覆盖层钻灌过程中,极易发生涌水、涌砂现象,针对该工况,各型浆液材料的选择按照“增粘剂浆液及双液固体浆液充填大通道、膏状浆液封堵小通道、水泥浓浆成幕”的原则进行。

(1)当涌水压力P≤0.2MPa或涌水流量Q≤20L/min时,采用纯水泥浆液灌注;

(2)当涌水压力0.2MPa

(3)当涌水压力P>0.4MPa或涌水流量Q>50L/min时,采用增粘剂浆液起灌;

(4)当发生大量涌砂现象时,采用增粘剂浆液或者双液浆液起灌。

3 浆液灌注

3.1 灌注工艺

本次加密灌浆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的工艺进行施工。

在正常情况下,每钻完一个段长,提起钻具,采用钻杆作射浆管,下入孔段内,射浆管距孔底不大于50cm,孔口管顶部安设孔口封闭器,灌浆过程中经常活动灌浆管,以免埋管、铸管。

当遇地下大量涌水、涌砂等情况时,可关闭防涌水装置中所有控制阀门,在封闭带压情况下取出钻杆和钻头,然后再下灌浆管,采用孔口封闭法灌浆。若灌浆过程中出现回浆管路堵塞,出现铸管现象,则继续采用纯压式的方式灌注,灌浆结束后待凝,然后扫孔返钻杆,以保证灌浆的质量。

3.2 浆液灌注

3.2.1水泥浆液灌注

水泥浆液按先稀后浓的原则灌注,采用水灰比2∶1的浆液开灌,浆液变换比级分为2∶1、1∶1、0.8∶1、0.5∶1四个级别,按照变浆原则逐级加浓灌注。

帷幕灌浆浆液变换原则:

(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

(3)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4)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持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当采用最浓级浆液灌浆而注入率大于30L/min,或者单位注入量累计达到1.5t,而注入率和压力变化不明显时,则改用膏状浆液灌注。

3.2.2膏状浆液灌注

3.2.2.1膏状浆液性能

膏状浆液由水泥、膨润土(或粘土)、粉煤灰、一定的外加剂组成,按照设计技术标准,要求配制的膏状浆液析水率小于5%,抗剪屈服强度τ0宜小于15Pa~35Pa,塑性粘度η宜为0.1Pa·s~0.3Pa·s,浆液密度大于1.5g/cm3,R28≥7.5MPa,渗透系数K≤1×10-6cm/s。

所配浆液应根据灌注结构层的物质组成、紧密程度及颗粒级配等进行浆液配比试验,同时要求配制的膏状浆液应具有一定的可灌性和可控性。确定本项目膏状浆液灌注分为3个比级,其配比及性能指标见下表2。

3.2.2.2膏状浆液搅拌

由制浆站拌制水泥粉煤灰原浆送至施工现场的专业膏浆搅拌机内,根据水泥浆的数量以及所

表2膏状浆液配比及相关性能指标

需膏状浆液比级确定要加的膨润土重量,按照膏浆三种比级进行搅拌,根据前期的搅拌试验,搅拌时间为3min,完成后经灌浆泵送入孔内。

3.2.2.3膏状浆液灌注

膏状浆液灌注遵循由稀至浓的原则,逐级加浓。采用专业膏浆搅拌机搅拌完成后,经3SNS灌浆泵直接灌注孔内,相关数据采用电脑记录仪记录。

3.2.2.4变浆原则

(1)各级灌浆浆液灌入量达到300L/m~400L/m,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改变不显著可理解为某一级浓度的浆液在灌注一定数量之后,注入率仍大于初始注入率的70%),应改浓一级;

(2)膏状浆液灌浆时不得越级变浆;

(3)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应以在灌比级浆液继续灌注,而不应改变浆液比级;

(4)改变浆液比级后,如灌浆压力突增或吸浆量突然减小(注入率减小超过50%),应立即回稀到原浆液比级进行灌注。

3.2.2.5结束标准

在规定的压力下,吸浆量小于10L/min时,继续灌注5min,可结束灌浆待凝,扫孔后复灌至结束。

当灌注量水泥干料超过2.0t/m时,灌注压力或流量无明显的提升及减少,则改用增粘剂水泥浆液灌注。

3.2.3增粘剂水泥浆液灌注

3.2.3.1增粘剂原理

通过在水泥浆液中填加增粘剂,使浆液在灌注初期即具有较高的初始粘度,既可避免因填加速凝剂使浆液凝结过快,增加灌浆操作的难度,又能提高抗水流冲击能力。

增粘剂是一种具有较长链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在微细水泥颗粒之间起到连接和架桥作用,从而在本质上改变了颗粒的接触表面。从表面化学的角度看,浆材中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氢键与部分拌和用水结合,并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拌和水中,因此,拌和水被束缚在水溶性聚合物的网状结构里,从而变得非常粘稠。这种非常粘稠的水又包裹了水泥颗粒和骨料,并由此赋予浆材抗水冲的特性。

3.2.3.2增粘剂材料

目前,已经投入实际应用的增粘剂主要有三类,即聚丙烯酰胺类、羧甲基纤维素类、速凝剂类。

(1)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有很多种,用途极为广泛。用做增粘剂的聚丙烯酰胺有磺化聚丙烯酰胺(SPAM)、水解性聚丙烯酰胺(HPAM)、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复合型聚丙烯酰胺等。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无色或红棕色粘稠液体,有效物质含量为3%左右。分子量为300~600万。在石油行业上用做各种水基钻井液的增粘剂,兼有降滤失、耐温、抗盐、抗石膏和抑制黏土的水化能力等作用。使用时一般稀释成1%浓度,加量为1.5%~2%。

(2)羧甲基纤维素

该材料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纤维状粉末,有吸湿性,不结块,无嗅、无味、无毒,不溶于醇酸等有机溶剂,易分散于水中成胶体。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和热稳定性,纯度95%左右。在石油行业,主要用做水基钻井压裂液的增粘剂,兼有一定的乳化和降滤失作用,可与多价金属离子交联成凝胶。

(3)速凝水泥

速凝水泥主要起到速凝的作用,其初凝时间为6min,终凝时间为8min,掺加到水泥浆液中,使其尽快凝固,起到抗水冲刷的作用。

3.2.3.3浆液配比及相关性能指标

该浆液由公司科研院研发配制,在实验室进行搅拌试验,其性能指标为:塑性粘度200~400、凝结时间20min~300min、有一定抗水冲性能、流动度10.0cm。

各材料进场后,结合本项目对浆液的特殊要求,依据公司科研院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多组的搅拌试验,确定了适合本项目使用的增粘剂水泥浆液配合比,各种材料掺量见下表3。

表3增粘剂配合比统计

该配合比浆液在搅拌完成后30min浆液变粘,变粘后取出浆液涂抹到手上,在水管下冲洗,一部分浆液粘附手上无法冲刷下去,说明浆液有一定的抗水性;其初凝时间为60min,终凝时间为244min,流动度为9.5cm。

经过现场多组试验比对验证表明,上述配合比拌制的浆液性能可满足本工程所需的粘度大、凝固快、具有抗水性等需求,适合本项目使用。

3.2.3.4浆液搅拌及灌注

按照相应的配比,采用专业的膏状搅拌机拌制增粘剂水泥浆液,各种原材料称量必须准确。搅拌完成后经砂浆灌浆泵直接灌注孔内。

由于该浆液为速凝浆液,灌注过程中要保证灌浆孔内钻杆安全,防止出现孔内事故。

3.2.3.5结束标准

在规定的压力下,吸浆量小于10L/min时,继续灌注5min,可结束灌浆待凝,扫孔后复灌至结束。

当灌注量水泥干料超过1.0t/m时,灌注压力或流量无明显的提升及减少,则改用双液溶液灌注。

3.2.4双液及固体材料配合灌注

3.2.4.1浆液选型

本次双液浆液选用水玻璃-水泥浆液,该浆液有凝结时间短,可以从几秒钟到几十分钟,并且可以有效而比较准确地控制,结石率高,可达95%以上;有一定的强度等优点,适合本项目高水头动水条件下堵漏施工。

固体材料选用纤维、锯末粉及膜袋片等可灌性固体材料。

3.2.4.2溶液灌注

(1)灌浆设备可采用现场的1台套3SNS水泥灌浆泵,1台套砂浆泵;

(2)灌浆前将射浆管下设至距孔底0.5m,并在顶端安装单向阀钻杆;

(3)灌注时首先灌注0.5∶1的水泥浆液200L,再灌注加入固体材料的水泥浆400L,然后暂停灌注水泥浆液,改为灌注水玻璃浆液100L,依次类推灌注。按照水玻璃与0.5∶1的水泥浆液的体积比为1∶6;

(4)灌浆过程中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灌注,并时刻注意两台灌浆泵的灌注压力,要保证水泥浆的注入压力大于水玻璃的注入压力;

(5)双液浆液的结束标准,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以灌到孔段不吸浆后结束;

(6)由于水玻璃的性能参数存在不确定性,在后续施工中相关参数由现场试验决定;

(7)由于双液浆液灌注的特殊性,该浆液灌注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3.2.5后续浆液灌注

各类型浆液灌注待凝时间暂按照18h控制,实际待凝时间根据现场施工进行动态控制。

各类型浆液灌注完毕后,均需扫孔至原孔位,再采用水泥浆液复灌,达到设计结束标准,方可进行下一段钻孔灌浆施工。

4 应用效果及前景

现堵漏施工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依照现场应用,各孔段灌浆效果良好,整体应用效果待完工后检查确定。

当前国家正致力于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改委接连批准了一系列水电站建设,而水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冒进、激进的现象,造成工程使用寿命与设计不符,本工程的研究成果,对水电站坝体渗漏封堵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有很好的实际意义,其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双液粘剂丙烯酰胺
篮球架用硅橡胶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敏感性稠油油藏油溶性降粘剂复合二氧化碳降粘吞吐技术研究及应用
双液注浆
化学实验探究中双液原电池装置的应用
垦119沙三段深层稠油冷采技术研究
聚硅酸/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研究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及其含量控制方法
聚氨酯型化合物用作稠油降粘剂的尝试
低分子量丙烯酰胺对深部调驱采出液脱水的影响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