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8-07-10 18:02蒋旭
珠江水运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蒋旭

摘 要:在如今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趋势下,水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加强其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即河道治理。河道治理对于恢复河流原有生态环境,保证河流正常功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河道治理工作开展至今,仍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工作目标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水利部门可以转变思路,引入生态水利这一理念来予以解决。本文就通过对目前河道治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生态水利的理念,提出一些河道治理生态化的具体办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态水利 河道治理 工程 应用

目前,河道水利工作面临很多难题,一部分是自然因素,即自然灾害对于沿岸植被及自然系统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河堤腐蚀等情况,同时更为主要的是人为因素,工业污水的肆意排放,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河道设计人员的利益至上理念等,都极大地阻碍了河道治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下面就通过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生态水利这一新型水利理念,对河道治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

1.1河道防洪能力不足

河流系统的汛期防洪泄洪工作是水利部门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但由于沿岸生态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加之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导致河床泥沙淤积情况非常严重,十分影响河流防洪能力。同时,一些老旧河道工程受当年施工技术的限制,施工的质量无法达到现今的要求河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垮塌、下陷等现象,容易在泄洪过程中造成危险。此外,由于水利部门对于河道的护堤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重要的河道流域没有配备相应的护堤,这极大地增加了这些区域在汛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极易给沿岸居民带来人身财产损失。

1.2河道施工缺乏环境前瞻性

当前的河道治理工作中,一些施工部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尽可能地扩展流域面积,以实现通航能力、水域渔业资源、供水能力的最大化,极大地破坏了沿岸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同时,一些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过分注重河流的防洪泄洪能力,盲目地改变河道原始形状,破坏河道沿岸固有地形地貌,影响沿岸原有生态系统的的平衡。

1.3河道水系污染情况严重

河道治理工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河流水系污染问题。其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部分工厂产生的没有经过环保处理的污水,这部分污水中好友大量的重金属元素,会造成水体含有有毒成分,人类饮用后会影响身体健康。此外,生活垃圾的肆意倾倒也是水体污染的来源之一,这部分污染源中还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加快水中藻类植物生长,降低水体含氧量,破坏水域内原有生物种群的平衡状态,同时使水体散发恶臭气味,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环境。

1.4河道治理责任划分不清,监督体制不严

河道治理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工作,涉及领域较广,涉及部门较多。但在当前的一些工程中存在各部门沟通不畅,自身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采取“踢皮球”的态度,互相推诿,无法及时解决问题。同时,相关部门对河道流域内企业排污情况监管不力,导致这些企业偷排、漏排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情况时有发生。另外,由于处罚制度的划归不清,导致相关部门在发现企业乱排污水后,也无法采取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处罚措施款。长此以往,河道治理工作将进展缓慢,同时无法有效地实现工作目标。

2.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在当前河道治理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趋势下,生态水利这一理念就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河道治理工作中。

2.1恢复河道原有生态环境

在保证河流正常的通航及防洪能力的前提下,更加完整地保证河道水域内的环境以一种更加自然原始的形态呈现对河道治理有着很大的帮助。首先,应尽量保证河道走向更接近于自然状态,河岸线路平顺,宽窄适中,避免出现人为改造的不合理线路。同时,要重点考虑河道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要将水域内与岸边包括进一个生态系统进行考虑,延长系统的食物链长度,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还应增加沿岸的植被绿化情况,尽量选择适宜在水边生长的同时对生态系统内其他动植物的影响较小的植被品种。在修筑河堤及沿岸景观时,也应尽可能地选择自然石料及其他材料,既保证了景色的美观和谐,也有助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稳定发展。

2.2河堤建设生态自然化

在生态水利这一理念中,河堤的建设主要以生态河堤为主。首先,要在改造方案阶段结合防洪及通航能力设计河流水道宽度,并以此决定沿岸河堤高度,在保证正常水道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资金物资的投入。同时,应在沿岸多设置景观区域,如实地,浅滩等,既给沿岸居民提供了欣赏河道美景的场所,也有助于河道整体的和谐美化。此外,在河堤材料选择上要各有侧重,在一些防洪压力较大的区段,尽量选择混凝土砌筑河堤,这是因为混凝土具有耐腐蚀,抗冲刷,强度较高的特点,可以满足该区域的防洪需要。而对一些防洪压力较小的区段,可以采取自然石料进行河堤修建,既与岸边其他景观和谐统一,也有助于沿岸生态系统原始面貌的修复。

2.3恢复河岸周边自然状态

河道治理工作不仅仅是对水域内的治理,沿岸环境的修复也是河道治理工程的一项工作内容。首先要对受由于河水及其他自然灾害冲刷腐蚀导致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的区域进行生态植被的种植,如河道的转弯处,与陆地交界处等区域,可以选取一些固定水土能力较强的品种来保证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广泛调查河流区域内原有的动植物品类及分布情况,尽力恢复原有生态环境来帮助这些动植物在区域内的繁衍生长,对于一些已经在区域内消失的物种可以直接引入,帮助当地生态系统达到较为平衡的状态。

2.4运用多种技术使河道设计更加合理

对于一些流域本身存在不合理因素的河道,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改造。如对一些水下环境不适合鱼类生存的区域,可采用埋石及修筑管道的形式,既防止了由于河道自身的不合理造成的食物快速流走,鱼类不易觅食的问题,也为鱼类在此生存提供了栖息场所。在这一问题上,需要水利相关人员进行大量的实地勘察,资料查阅工作,以对流域内河道走向不合理區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方便接续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2.5构建河道生态水网体系

在生态水利理念中,根据河道不同地区的自身特点对河道进行区域化管理再对各区域进行中和管理的方式叫做水网管理。这种管理理念在现阶段的河道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因为目前河道需要治理的问题很多具有区域化特点,只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地区出现,这时如果全流域开展治理,既耗费时间,又耗费资源。而采取水网管理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出现问题的地区进行治理,在节约了资源的同时,提升了治理效果。通过水网体系的建立,能够对河道治理工作进行细化管理,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改善了治理效果。

3.结束语

河道治理工作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有关人员将更多的环境友好因素考虑进日常工作中,在实现河道预计防洪、通航能力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河道内、河堤、及岸边相关区域的生态治理工作,并加快河道水网体系建设。要以因地制宜为行动导向,尽量采取与当地原有生态系统较为适合的治理方法,以尽可能恢复河道区域内原有自然景观及生态面貌,是河道治理向着生态化、自然化的趋势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郭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 (01):93-94.

[2]林馨,徐燕,仲兵兵.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 (12): 145-146.

[3]殷宏伟.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A].河海大学、贵州省水利学会,2017(第五届).

[4]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C].河海大学、贵州省水利学会: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2017:7.

[5]赵超.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 (05):62-63+96.

[6]周顶顶.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 (04): 224+256.

[7]田紫望,黄炯.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 (04):106-107.

猜你喜欢
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