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霓裳羽衣曲》的音乐结构及艺术表现

2018-07-12 07:26宫丽军江苏师范大学22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6期
关键词:羽衣曲谱霓裳

宫丽军 (江苏师范大学 221000)

《霓裳羽衣曲》作为唐玄宗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唐代最具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霓裳羽衣曲》可以说是最能够集中体现唐玄宗音乐思想的音乐作品。我们如果想要深入的了解唐玄宗的音乐思想就必须对《霓裳羽衣曲》进行更为透彻的研究。

《霓裳羽衣曲》原曲谱今天多已散佚,而其实在唐代安史之乱后便已失传,在南唐时期,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在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所以近几十年来学者对此曲进行研究主要通过《敦煌曲谱》或《白石道人歌曲》中关于《霓裳羽衣曲》的部分记载来进行研究。《敦煌曲谱》的重要性想必无需多言。而《白石道人歌曲》对于《霓裳羽衣曲》的记载是一个偶然事件。南宋著名词调音乐家姜夔1186年居住在长沙的时候,从乐工的一些旧书堆中发现了商调《霓裳羽衣曲》十八段器乐演奏谱,但是没有歌词。姜夔认为这些曲调音节闲雅,不符合宋代流行的曲调。于是他就自己为《霓裳羽衣曲》的“中序”的一段填补了新词,名《霓裳中序第一》,并加小序:“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阙,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阙’,此特两阙,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阙,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这是和《敦煌曲谱》一样了解唐代著名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的共同重要的文献资料。正是有了这些重要的文献资料,我们今天才能够尝试对唐代音乐进行复原工作,我们才能够再次听到《霓裳羽衣曲》的部分音调。进行这一工作的有多位教授,比如上海音乐学院的叶栋教授译制的《敦煌曲谱》中即有《霓裳中序第一》的曲谱片段。而后,陈应时、席臻贯、何昌林、杨荫浏等教授对叶栋教授的译谱提出了质疑和讨论,接着根据他们各自的理解,译制出了新的敦煌古乐的曲谱,也因此制作出了新版的《霓裳中序第一》等《霓裳羽衣曲》的片段曲谱。

根据白居易的诗作《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做的细致的描写以及前人对《霓裳羽衣》曲谱的研究我们得知:“‘霓裳羽衣曲’共三十六段,整部作品共分为三部分,开始为六段散序,为乐器的独奏和轮奏,节奏自由、音调优美,不歌,不舞;中间十八段为中序,开始入板,众乐合奏,歌舞俱作,是抒情婉转的慢板,舞姿轻盈、优雅如仙;最后十二段是入破,即主体部分,包括虚催、实催、衮遍、歇拍和作为尾声的煞衮,是繁音促节的快板,舞亦随之。终止时引一长声,袅袅而息。据此曲所表演的《霓裳羽衣舞》,舞者上身饰有多彩的羽毛,下身饰有闪光花纹的白裙。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间见到宫廷里表演《霓裳羽衣曲》时说:‘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俨然道家仙女打扮。”在清楚的知道《霓裳羽衣曲》的三大部分之后,我们联系上节中相关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开始六段散序应该主要是唐玄宗自己通过个人音乐灵感领悟进行的创作,这段音乐节奏自由符合唐玄宗“若制作曲调,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的音乐特性。而且起初唐玄宗创作该曲时并没有设计后来的舞蹈动作,所以这段音乐不歌不舞符合历史史实。中间的十八段中序和最后的十二段入破部分则主要吸收了天竺通过西域地区传播至唐代核心地区的《婆罗门曲》的音乐内容。由慢到快有着音乐的起伏过程,这使得整个音乐逐渐进入高潮阶段。而终止时引一长声,袅袅而息这在当时是有异于其他的音乐作品的。《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其后,河西节度使杨敬忠(本为述,误记)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凡曲终必遽,唯霓裳羽衣曲将毕,引声益缓。”说明《霓裳羽衣曲》从一开始结尾就与众不同,是与其他的乐曲风格是不一样的,而唐玄宗在吸收改编《婆罗门曲》的时候保留了这一异域的音乐风格,并将最终的《霓裳羽衣曲》的结尾编排的同原曲相近,也是终止时引一长声,袅袅而息。可见唐玄宗是极为尊重异域音乐风格及其内容的,在将《婆罗门曲》重新编排使之符合自己想要创作的《霓裳羽衣曲》主调的同时,保留了该曲的原曲曲风,这是将胡音唐化的重要范例。

《霓裳羽衣曲》除了很好的融合了中西音乐风格,实现了将胡音唐化的内容之外,也体现了很明显的道教的音乐风格,这是与唐玄宗本人的崇道抑佛的思想分不开的。唐玄宗的政治生活经历,使得他有着很浓厚的道教思想,这也使得他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将道教的思想融入了进去。我们可以通过《霓裳羽衣》这个题目即可看出唐玄宗所想要表现的道教内容,霓裳羽衣主要是指道教的仙界服饰,唐玄宗之所以起这样一个题目就是为的概述全曲所想要表现的道教仙界的神话传说内容。欣赏者在看到这一题目的时候也会很自然的联想到道教相关的仙界神话传说,在欣赏该曲的时候也可以联想到仙女穿着霓裳羽衣舞动的画面。而且唐玄宗将《婆罗门曲》这样一首天竺传播过来的佛曲度化为一首道曲,也体现着唐玄宗崇道抑佛的思想,虽然曲调上吸收了异域的风格,但是乐曲表现上却不再让其表现佛教内容,而是更加的符合道教的文化思想。在创作之后唐玄宗也经常以此曲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道教音乐文化明显。

《霓裳羽衣曲》作为唐代大曲的杰出代表,也表现了唐玄宗对于器乐,歌曲,舞蹈的整体掌控能力。唐玄宗对于整体音乐的融合上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思想,不仅将多种乐器编排在了该曲之中,并且将乐舞很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前后歌曲和舞蹈各有突出表现的时段,这是一般的音乐创作者所不能比及的。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唐玄宗宠爱的贵妃杨玉环的参与创作以及编排表演。唐玄宗在创作出《霓裳羽衣曲》之后亲自教梨园子弟进行演奏,由宫女歌唱和表演舞蹈。在器乐方面,唐玄宗着重安排在了散序部分表现各种乐器的和谐演奏,由磬、箫、筝、笛、箜篌、筚篥、笙等乐器进行独奏或轮奏,因为此时既没有歌唱也没有舞蹈,乐器的独特魅力和表现能力在此时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而后的中序部分在缓慢的节奏中加入了歌唱和舞蹈,逐渐由慢变快的节奏既是将乐曲推向高潮的表现,也是将舞曲的重心从乐器演奏转向歌舞表演的过程。及至最后的入破曲破阶段,达到了全曲的高潮部分,此时主要表现的是舞蹈部分,快速的舞蹈动作伴随着繁音急节、跳珠憾玉的音乐节奏,歌者乐音铿锵有力,极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将欣赏者带入全曲高潮。结束时音乐突然转慢,演奏出一个长音,节奏转而缓慢。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唐玄宗在整个《霓裳羽衣曲》中将器乐,歌曲,舞蹈三者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整个大曲的编排没有熟练的音乐技巧和对各乐器的熟练掌握,以及杨玉环对于舞蹈的设计建议,是无法实现这么完美的舞曲大乐的。

唐玄宗在完成《霓裳羽衣曲》的创作之后,非常的喜爱此曲,在以后的宴饮活动中多次表演此曲以表达他对于此曲的喜爱,可见唐玄宗对于此曲的重视程度。中唐诗人白居易曾多次观看《霓裳羽衣舞曲》的表演,并且写下了诗作《霓裳羽衣舞》。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这首融合了中西方多种音乐风格的舞曲,同时还包含有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的思想内容,唐玄宗以及杨玉环巧妙的将器乐,歌曲和舞蹈融合在了一起,为我们今天研究整个唐代的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猜你喜欢
羽衣曲谱霓裳
曲谱
清宫《螽斯衍庆》总本曲谱之音乐特征分析
鸟儿们的幻彩霓裳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诗中藏,大唐之音千古传
夏日之恋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霓裳中序第一
汉家霓裳美 八闽发新枝
羽衣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