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坚守与逃遁
——沈从文小说《龙朱》解读

2018-07-12 09:57沈佳垚襄阳市第四中学44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5期
关键词:神性沈从文命运

沈佳垚 (襄阳市第四中学 441000)

沈从文的小说《龙朱》发表于1929年,他借助奇异的神话传说,用理性而节制的语言,简明的人物和故事,来展示对理想的人性的思考。作者将这种审美理想提升到完美的极致,来审视人在理想和完美面前的心理趋向和行为选择,从而展示人的精神处境和时下文化的困境所在。

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思考和对完美的展示突出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其命运的展示上。《龙朱》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人物龙朱,龙朱是湘西郎家苗人族长的长子,他有美丽的容貌和美好的德行,因而被人们视作“神祗”。在展示这一人物时,沈从文不惜用华丽的语言和修辞来给我们不同寻常的印象,还屡次采用侧面烘托的写法来展示龙朱的美。龙朱有美的容颜,但却没有与美同来的骄傲,谦恭的对待长辈,从不用地位虐待过人畜,也从不对长年老辈夫人女子失过敬礼。美丽的相貌和美好的德行使人们在龙朱面前,总是觉得卑小。

龙朱在文本中的存在,已经超越了具体的个人的存在,成为代表一种群体文化和族类文化的审美理想的象征。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写道:“看来有一个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所有人都追求的遥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也就是说,使这个人成为有完美人性的,成为这个人能够成为的一切。”审美理想就是这一遥远目标的具体呈现,而龙朱所具有的道德、相貌等方面的完善性,使其成为审美理想的感性形态,也成为沈从文衡量外部世界和生活状态的一种标尺。在《龙朱》的创作中,与龙朱相对应的是一组群像,当地的众女子,虽然正值青春妙龄,但是“任何种族的妇人,原永远是一种胆小知分的兽类,要情人,也知道要什么样的情人为合乎身份。”众女子的合乎身份的选择,让我们想到日常性的概念,那些每天发生的、通常习惯的、平凡的、普通的生活境况,海德格尔称之为“平均状态”。日常生活的这种平均状态,这种人人如此的状态,导致了我们视野中的“常人”和“庸人”,与他人没有差别,乐于按照某种“公众意见”办事,《龙朱》中的众女子,构成了当地族群中处于“平均状态”的常人,龙朱的爱情悲剧——不能得到众女子的爱,从而不得不忍受青春的寂寞和狮子般的孤独,也就成为我们审视所处文化的一个窗口。

沈从文对龙朱这一审美理想的确立和对其寂寞命运的展示与其文学观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文学思想不同于“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论者,他关注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追求的是“为生命的文学”。沈从文说:“我们对文学与人生的看法,和另一部分人虽无是非可分,无高下可分,然而却实在有些不同,要紧处或许是把生命看得庄严一点,思索着向深处走。”当思索着向深处走的时候,对信念和理想的追求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支撑,而对理想人性的探索贯穿在沈从文的文学观和一系列的文学创作中,如他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在思考人性时还引入了神性的概念,而美是将人性和神性贯通起来的桥梁。龙朱的美因接近完美而具有神性的光彩,从而具有彼岸的形而上的超越意义。当日常生活的平庸和功利羁绊了人类前行的脚步,完美和神性常常成为人们心灵飞翔的动力和精神寄托的所在。

沈从文在思考理想的人性时,还时常注意将其与人类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前景联系在一起,只有“时时刻刻都把自己一点力量,粘附到整个民族向上的努力中”,将自我与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民族乃至人类的独立、自由与完善而努力,才是“生命”最完美的形式。这种宏大的视野和知识分子的创作立场使其创作具有普遍性,其对龙朱这一审美理想的创立在具有审美意义的同时,也便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批判色彩。完美的龙朱本应该得到完美的爱情,但龙朱的完美反而成为其获得爱情的阻碍。不是怕受天责罚,也不是预言者明示,也不是族中法律限止,沈从文称为“民族中的积习”,当龙朱的寂寞在忧伤的文字中闪烁,随着情节的推进而日渐浓郁时,我们的心禁不住为龙朱的命运叹息,而一个“民族中的积习”的喟叹,让我们看到沈从文在思考理想的人性时所具有的民族国家的价值立场。当龙朱的寂寞命运一步步得到展示时,处于平均生活状态的日常生活的人们,怎么摆脱日常生活的平庸和琐碎,达到生命的超越状态和理想境地,从而具有诗意的光辉,变成小说思考的核心主题。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龙朱的深切同情,也体现出作者对完美的坚守,对族类文化的审美理想的确立。

沈从文在塑造龙朱的形象时竭力展示其相貌的美和道德的完善,是有其文化旨归的。在此我们不得不关注沈从文写在《龙朱》一文之前的一段话,他在讲述一个人和一件事之前对都市文化的一段感慨,“二十七年的生命,有一半为都市生活所吞噬,中着在道德下所变成虚伪庸懦的大毒,所有值得称为高贵的性格,如象那热情、与勇敢、与诚实,早已完全消失殆尽”,道德的庸懦虚伪,体现在情爱的领域,便是金钱、地位和庸常对爱情的伤害。在城乡文化对照的背景之下展示龙朱的爱情命运,可看出沈从文的道德重建的努力和对理想人性的探求。

猜你喜欢
神性沈从文命运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文化寻根与神性建构——民族与女性双重叙事中的梅卓小说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命运的更迭
命运秀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春·遇见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