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高考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2018-07-12 15:31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7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考试美术上海

周 华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70)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大环境下,任何教育模式特别是牵涉到升学途径的范畴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一种高度程式化的特点,美术高考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化也是如此!众所周知,上海的高等院校如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美术学科与专业上,上海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院校与专业却还不多。美术高考是美术高校的上游源头,只有通过出色的不断改良的高考制度才能让上海的美术院校不断的吸收到高质量的生源和精华,为高校的美术学科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一、上海美术高考的现状

(一)美术高考生人数众多

上海与全国一样从小学开始直至高中都依据学生的文化学习情况进行分校分流,而上海区域内对于中专职校等,三校家长和学生的接受度低,所以大量的初中学生还是坚持进入了众多的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而在文化课完全没有任何希望与重点高中的学生一较高下,所以造成了大量的非重点高中和民办高中生源涌向了艺术类尤其是招生人数众多的美术高考。从近五年来看,上海的美术类考生总体保持在当年高考人数的十分之一约6000人的规模,而且每年都是远超音乐,编导,播音主持,体育(除表演外)等艺体类项目,从上海几个主要的美术特色高中的人数规模来看,从高一至高三金字塔型的形态非常明显。可以预判从2019起内三年美术考生会有一个高速增加的现象,重新达到一个万人级的美术考生规模应该在3—5年内看得到的,已经是较现在的人数翻一番了。

(二)上海美术高考培训市场庞大

现在上海市有无法精确统计的美术教育培训机构,其中绝大部分都开设美术高考的教育项目,在美术高考指挥棒下,社会培训机构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美术特色中学追求的是升学率是名气,在追求高分套路的氛围下,为培养上海市的美术高考状元与400分以上的高分生源群,急功近利的如武林秘籍中一样的学画秘技还有种种从外省市高分画室引进的各种套路在各个画室与机构遍地开花,学生一进入画室后按照各自的独家秘方进行从零开始的艺术化“养殖”,所以生产的也是标准化的成品,风格完全统一,甚至笔触都是一样的,你不能不说这是培训上的成功,但这是不是艺术上的成功呢?

(三)上海美术高考生文化艺术底蕴的不足

和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美术高考生一样,在高中阶段学生还是把最大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到对美术专业的学习中,从而客观上形成美术高考生文化成绩相对偏低这一现象。久而久之使后续的考生们有了一个认识的误区就是认为文化课成绩没有学好可以通过学习美术从而进入大学。以致在高中阶段前赴后继的放松了对文化课的学习,这在很多的学校成为一种通病,只会铺纸画画,而对美术史等稍微深入一些的美术理论研究完全是一片空白。说的上来名字的大画家的名字范围不会超过文艺复兴三杰和梵高之外,美术史与美术理论上的匮乏都要到大学里去补缺甚至是零开始的学习。

(四)美术应试教育的问题突出

1.考试内容单一

上海的美术联考,基本上就是以素描,色彩,速写三个项目作为美术高考的考核内容,这三门课其实考核的核心就是造型艺术与色彩表现,而且为了考试阅卷的标准性与统一性,和全国很大省市一样,考试的出题形式就是以照片作为考卷,没有现场写生。这无形中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两个直接问题,第一是写生课几乎没有,完全以照片和临本作为作画对象,灯光作业和多角度观察等写生绘画常见的形式很少在课堂中出现!写生在学习美术中的主要性已经降至无以复加的地步。其次就是练习内容十分单一,考生在学习中势必也只会盯着考纲的内容反复练习强化而对此外的绘画形式与内容知之甚少了!

2.联考功能的单一与局限

美术联考从整体上来讲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对一届考生在美术学习水平的考核的公正性,也减少了考生为了参加各式各样的校考而来回奔波减少了负担,降低了考生的时间和考试成本,但上海地区对这种类似文化课一考定终身的一锤子联考要求其实就更高。因为在其他省市,联考是作为当年美术考试的序曲进行的,联考作为重要的练兵机会,考完联考还可以考很多的省内省外的校考,而上海的美术考生绝大多数都是以联考作为唯一的机遇而应考的,分高则一帆风顺前途似锦,分低则一落千丈一片黑暗,上海考生参加联考之外校考的比例较低,所以联考事关重大,对联考的考题内容,选拔功能包括公平要求等都很高,而一天三门素描速写色彩的考试就直接决定了一个考生高中三年甚至从小开始的艺术梦想,这点作为美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确实是很关注的。

3.美术高校招考专业分类的粗放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进步,特别是在上海国际化交流程度也比较高,艺术设计类专业很受美术类考生的欢迎,如在我校的高三毕业生的中,98%以上都自觉的选择非纯美术(国油版雕)专业,上海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社会影响都让学生从现实角度出发避开过于理想化的纯美术专业而选择众多的设计类专业。但虽然设计专业的报考很踊跃,但涉及设计专业的考试却还是普遍以素描,色彩,速写为主要考试内容,和设计专业本身联系再紧密些的考试内容明显缺了一块!

虽然以上这些基础考试内容作为报考设计专业的学生其绘画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上海联考作为学生入学设计专业的唯一性选拔考试,并没有组织对设计基础的任何考试,这样就会导致报考设计专业的考生对设计专业的选择盲目和入学后的学习适应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进入高校后明显增加了难度。总之,这种程式化的教育与选拔考试,并不能完全能从真正意义上测试出学生的创意素养与对设计专业的匹配性,与纯美术专业一视同仁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意素养与潜在的设计审美能力。

二、关于上海美术高考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对美术培训机构,学校等培训主体的管理

针对当前美术高考培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状,需要有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更有效的管理办法,一方面对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重点从办学资质,到师资配备,收费审批,广告宣传真实性等方面加强监管。

(二)转变美术考试形式和内容

既然现在高考还是以考试最为指挥棒的形式,那么这个指挥棒指挥大部队的针对性与准确性是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的,原先那种,无论学生报考何种专业,考试科目都是素描色彩等老三样的局面应该也迟早会打破。特别是在设计学科,打破单一以写实绘画基础为前提的考试内容,使考题与设计学科的关联度更大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这样对高校录取更适合各个美术学科的人才,特别是专业细分度更高的设计专业是大有裨益的,美术高考应在不影响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前提下,以最大程度的公平性与最大可能的选拔有效性为最高原则,给考生营造更多的创作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更全面的展现出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创意潜质。

(三)注重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文化课的一些学科,特别是历史和语文,文科类型的学科对于在美术创作和创意层面都是积累和底蕴,这些是一个美术工作者未来不论是从事艺术创作还是设计创意的底子和里子,无论是无论是画家和设计师,拼到最后的都不完全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到最后一较高下一步之差的就是内在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知识储备的比拼。作为美术生,教师应不断的引导学生去端正美术学习的动机与意义,用时下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回归到学习美术应有的心态与轨道,不要机械的去学习某种应试的套路来求得高分,真正意义上理解“美术”二字的内涵。美术教师也应该放弃在美术高考教学上的速成心态,学画画应该如何教就如何一步步的教,基础教学踏踏实实,回归本质,而且为学生的发展考虑也更多增加以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判断力的教学内容。最后也希望上海的乃至全国的高校面对每一个付出巨大代价走上美术之路的学生,尊重他们的辛苦付出,想方设法在考试办法上的改良,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才的高效率选拔和进入高校后学习的无缝衔接。

三、结语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的前沿,在很多制度上应该有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的包容和开拓意识,我们的美术基础教学水平也许比不上杭州和北京这些美术名校云集的重镇,但上海可以在美术教育的开拓与创新上开先河,领风气之先,虽然推进美术高考改革不会一步到位,但一年或者两年迈出有力的一步都是值得教育部门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去努力的,接下来的三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上海美术生进入这艺考大军,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1]刘倩.浅谈美术高考的现状.美术教育研究,2012(2).

[2]洪兴发.浅谈美术高考招生模式的弊端与改革措施[J].美术大观,2009(5).

[3]王文娜.国外艺考与艺术教育的借鉴.艺术文献,2017(2).

猜你喜欢
考试美术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美术篇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准备考试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