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非遗研习”美术生态教学的操作与研究

2018-07-13 00:55凌长明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

凌长明

摘 要:文章尝试从如何认识南通民间版画的种类、寓意、工艺特点,以及如何开展教学实践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家乡传统艺术的热情,使这一传统工艺得以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南通版画;江海非遗研习;美术课堂;探究与运用

独特的江风海韵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南通民间文化。蓝印花布、贝壳雕塑、葫芦工艺、泥塑、南通民间版画等民间工艺,在南通地区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这些民间工艺中,南通民间版画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将它引入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區的优秀民俗文化和长期以来的社会发展状况,使美术教学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笔者曾就如何实施这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深入调查,了解版画种类

1. “马子”类

在南通农村地区,每逢新建住宅、传统节庆或偶遇不吉利之事,都有烧“利市”的习俗,仪式进行前必须先在桌上供放各种“马子”(当地对祭祀用的各种菩萨、神像的俗称)。常用的“马子”大致有相公、土地、城隍、财神和各种司命等,仔细研究会发现其中包含着老百姓丰富的想象力,寄寓着老百姓祈福纳祥的美好心愿。

2. 招财类

南通民间还有另一大类应用版画——门神与“汉罗”。现在南通农村很多人家在过年时依然保留着粘贴门神、招财(分红招财、绿招财两类)和“汉罗”(即福、禄、寿、喜、财)的习俗。

3. 灶君类

过年时家家还得请位家神——灶君,因此南通地区灶君的形象也塑造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很见功底。

二、仔细研究,学习版画工艺

1. 雕版用材

与其他类型的木版画一样,南通民间版画在雕版时也一样选用木质结实、细腻的木材。但是,民间艺人舍不得用名贵的木材,而是用一些硬质的杂树,用这种木材雕制的板子不容易损坏,能传给下代沿用几辈人。另一种必备的制版材料是硬质塑料薄膜,民间艺人别出心裁地在塑料薄膜上雕镂出各种图形,制成漏版,用以印制各种缀色。

2. 雕刻工艺

南通民间版画的雕刻形式多为阳刻。细察版面会发现虽为民间工艺,却也是精雕细刻,不失专业水准。刀法娴熟,线条圆润流畅,人物造型采用传统线描方法,尤其是在衣服纹样等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所勾线条虚实结合、刚柔并济,很好地表现出了衣服的皱纹和质感。人物比例协调、匀称,神态自然生动、栩栩如生。

3. 印刷用色

南通民间版画的印刷方式有单色印刷、套色印刷和漏版印刷三种。传统手工印刷用色多为水色。单色印刷所用颜色多为黑色,印刷时先用大板刷将墨汁均匀涂刷在版面上,再将备用的纸张覆于其上,用棕刷在纸背细致地研磨,然后再轻轻地揭开即可。单色印刷的成品图案清晰、形象明确。

多色套印主要用以印刷门神,所用颜色有红、黄、蓝、绿、紫、金、银等。特别是金银色的运用非常讲究,因为同黑、白、灰一样,金银色也都属于中性色,在对比强烈的两个色块间勾以金银色,既可以从视觉上减弱它们的对比,缓解视觉上的刺眼感,又能使整个画面色彩搭配喜庆,能够烘托出春节的气氛。

漏版印刷技术是一种很实用、很快捷的印刷方法,它是根据画面上色的需要,在厚塑料模上镂刻出各种特定的图形后,再用蘸有颜色的刷子将镂刻的图形刷在印有单色画面的纸上。

三、精心组织,开展教学实践

1. 布置课前调查

为了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门神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笔者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搜集门神故事,以及各种门神的吉祥寓意。同时,笔者在课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搜集本地的门神画,探寻门神的起源,摄制民间艺人印制门神的场景,制作多媒体课件,向民间艺人学习印刷技术,借用印版,准备教学用的纸张、墨汁和板刷,等等。

2. 深入课堂教学

笔者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把课桌分成若干小组拼凑在一起,学生围桌而坐。在导入时,笔者引用了王安石《元日》中的两句诗歌“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桃”“符”是现代门神的雏形。课堂雕刻练习时,笔者只要求学生临摹范版中的某一局部,不要求学生刻制完整的画面,但是必须人人动手参与。笔者认为,雕刻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一些刀法,此环节的学习目标不能设置得太高,应该兼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印刷时注意指导学生要上色均匀,不能淤积;研磨要仔细,不能让纸移动;揭版要小心,确保画面不受二次污染。

3. 鼓励社会实践

在现代课程观念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练习。尽管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对南通地区民间版画的工艺特点和制作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课堂教学结束前,笔者鼓励学生课后要继续就此课题开展综合实践,包括专题研究、练习雕版的技艺、继续挖掘民间美术的创作素材,甚至尝试去创新家乡民间工艺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位美术教师,我们理应担负起传承和发扬家乡本土文化的责任,积极挖掘家乡优秀的美术资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创新的眼光,探索保护传统文化的途径,在保留传统民间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变化,让古老的民间艺术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陆晓云. 民间美术样式及传承探究:以南通为例[J]. 南方文坛,2010(6).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
巧借“微”力,激活美术课堂
游戏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有效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美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
无线网络环境下美术课堂泛在学习的实践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