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再造一条智能的腿

2018-07-13 15:13
大众文艺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电饭锅实训室学长

时间:大学一年级

地点:大学校园

人物:

付远强 腿有残疾的大学生

孙 明 热心的舍友

胡锦鹏 舍友

勤工助学水电维修组学长

实训室学长

辅导员

张老师

修电饭锅的老婆婆

小朋友3人

同学30人

01 乡间小道 外/周六

[付远强在路上一瘸一拐地走着,身后跟着3个小朋友在学他走路。]

小朋友A:看,瘸腿,瘸腿!哈哈哈!

[孩子们朝付远强扔石头。]

02 宿舍床 内/晚上

[付远强从噩梦中醒来,爬起来喝水,拿起自己的钟看时间,然后发呆。]

付远强旁白:很多次,我都会从这样的噩梦中醒来,但我知道,这其实不是噩梦,是现实。

03 乡间小路 外/白天

[付远强走在山路上。]

[空镜头拍四处树木葱葱。]

付远强旁白:我出生于一个边远的小山村,6岁那年春节我和父亲骑摩托车去走亲戚出了车祸,父亲头部受伤,我大腿以下不能再自由弯曲,成了瘸子。

04风力发电站山坡 外/白天

[付远强坐在山路边。]

[空镜头拍风力发电机、水和远山。]

付远强旁白:医疗费用像巨大的手把我们本来就不厚实的家底迅速掏空。我的母亲不得不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到中学的食堂里当打饭阿姨,我的妹妹和弟弟再也没有买过新衣服。这场车祸同时带走了我的自信,我害怕与人交流,害怕别人嘲笑农村的我,嘲笑住着破旧小房子的我,更加害怕别人嘲笑腿部残疾的我!

05 宿舍床头 内/晚上

[付远强打开台灯,从枕头下拿起《钢铁侠》的书翻开看。]

付远强旁白:我希望未来的我是一个电子工程师,像我的偶像钢铁侠一样,穿着机械盔甲无所不能。

06 科幻背景 内/白天

[穿着机械盔甲的付远强正在试用他的机械腿。]

[整个未来实验室的全景。]

付远强旁白:我制造的机械盔甲集智能、轻便、功能多样于一体,我的瘸腿在强大的科学技术面前已经无法产生任何的障碍。

付远强(高高跃起):呀~~~喝!维护世界和平!

07 宿舍 内/白天

[付远强艰难地晒着衣服。孙明过来帮他。]

孙明:我来帮你吧!

付远强:谢谢,但我不想每天都麻烦你。

孙明:我说我肯帮你,但不是免费的啊。只要你记得每个假期收假会来给我带点你妈妈做的腊肉!

付远强:你这个馋鬼!

[付远强追打孙明,但腿脚不灵便,孙明调皮地跟他捉迷藏。]

付远强旁白:这是我的舍友孙明,他总是对我伸出援手。由于父亲与我治病花了很多钱,我们家经济极端困难,我是靠着国家的助学金读完高中的。然后又靠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来到了大学。

08 宿舍楼下 外/白天

[付远强艰难地爬上舍友胡锦鹏的电动车,其他同学帮他拿着书包去上课。]

付远强旁白:老师同学们对我很照顾,所有的资助项目都优先考虑我,生活上也对我关心有加,但我觉得我在拖累他们。

09 足球场 外/白天

[付远强坐在足球场边,看着他人军训摆臂,踢腿。]

付远强旁白:每个人都有一个橄榄绿的梦,但我由于腿的原因,无法参与,军训场上我是逃兵。

10 篮球场 外/白天

[付远强坐在篮球场边看着他人打篮球,一个篮球飞过来,他为了捡球,差点摔倒了。]

付远强旁白:我很喜欢篮球,喜欢科比喜欢詹姆斯,但我从来都没有机会踏上球场。

[付远强好不容易捡起了篮球,非常珍惜地抚摸了一下,然后扔给球场上的人。]

11 教室 内/白天

[黑板上写着运动会报名项目。]

辅导员:运动会谁参加?

全班同学:我!

辅导员:同学们,希望大家都能多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我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一堆举手的镜头中,举着的手逐渐虚化,特写付远强偷偷地低下头。]

付远强旁白:腿脚的不灵便,让我丧失了很多校园生活的乐趣。我以为生活就这么枯燥无聊,跟我的理想差得太远。

12 宿舍 内/下午

[付远强在看书,孙明带着一个学长进来。]

孙明:付远强,这就是你托我找的勤工助学水电维修组的学长。

水电维修组学长:听说你想学修灯,(把一个工具袋丢给付远强)那就走吧。

付远强(放下书站起来):可,可我还什么都不会,而且,我的腿……

孙明(推着付远强出门):走就是了,理那么多干嘛?

水电维修组学长:(招呼付远强出门)你到底想不想学啊?

[付远强倔强地拿起工具袋。]

付远强:走!

[付远强一瘸一拐地跟着学长出门了。]

13 宿舍走廊 外/白天

水电维修组学长:记住,你现在只是个跟班。

付远强:我的腿脚不会拖你的后腿吧……

水电维修组学长:你以前学过维修吗?

付远强:学过,我在一家电器维修站打过暑假工。

水电维修组学长:那就够了。干我们这一行的,重要的是手上的技术,我有提腿了吗?

付远强:(兴奋)没……没有!

14 操场 外/下午

[仰拍镜头,镜头虚化底下打篮球的同学们,聚焦付远强回头望了一下。]

付远强旁白:学长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我希望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糟。

15 宿舍 内/下午

[付远强在看电子技术方面的书,胡锦鹏在帮别人修电脑。]

[孙明拿着一个旧电饭锅回来,沮丧地放在桌子上。]

胡锦鹏:今天不是电子协会在门口义务维修吗?你怎么那么快就回来了。

孙明:一个老婆婆拿了这么个电饭锅过来修,这个锅又旧又脏,我都找不到毛病在哪里?只好扛回来研究了。

胡锦鹏(接过电饭锅):我看看。(左看右看,试插座)这个老古董,根本就没办法救,丢了算了。

孙明(一把抢过电饭锅):不行的,这可是陪伴了老婆婆好久的电饭锅,她很珍惜的。

[付远强上前。]

付远强:是热敏坏了,这是比较老的机子,热敏安在这里,所以很难找到。(用手指了指电饭锅的底部一个地方跟孙明说)

[孙明打开换了一个零件,电饭锅亮了。]

孙明:真的耶,你真厉害。

[张老师从门外走进来。]

张老师:孙明,电饭锅修好了吗?

孙明:修好了,老师,是热敏坏了。付远强一下子就看出毛病在哪里了。

张老师(转头对付远强):哦,是吗?你学过维修?

付远强:学过一点点。

张老师:那你喜欢机器人吗?可以用电脑控制的那种。

付远强:当然喜欢。

张老师:明天中午12点到2栋教学楼401来吧。

16 电子实训室门口 外/中午

[特写实训室牌子。付远强走进去。]

付远强旁白:第二天我如约而至,才知道原来那里是我们学院最好的电子实训室之一,专门为培训各种有潜质的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而设的。

17 电子实训室 内/中午

[所有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在编程,有的在设计线路,有的在讨论问题,有的在作图。]

[特写:一辆智能小汽车绕过付远强的后脚跟,开走了。]

张老师:前面有障碍,绕行!

[特写付远强抬头一看。张老师正在用电脑操纵它。]

[张老师把小车拿起来放在付远强的手里]

张老师:这个车的左车灯有点问题,你修一下。

付远强:这个,挺贵的吧!我怕修不好!

[张老师向后摆摆手。付远强会意地到桌子前坐下,开始修理小车。不一会儿,车灯就亮了起来,还会发出“嘀嘀”的汽笛声。]

[一个实训室学长跑过来勾住付远强的肩膀]

实训室学长:嘿,小子,技术不错,我们组一队吧。明年年5月份在天津有个全国的比赛,你有胆量跟我们去吗?

付远强:真的吗?我一定努力!

18 宿舍 内/晚上

[付远强用手机给父母打电话。]

付远强:是的爸妈,我进入了校队集训,我要跟他们参加全国的比赛。整个团队包括老师一共8个人,而我是唯一一名大一学生。到时候一定发照片给你们看,再见。(挂手机)

[付远强躺床上,紧紧地抱着自己那本《钢铁侠》漫画,幸福地笑了。]

19 电子实训室 内/白天

[老师在跟同学讨论机器人,同学在看图纸,同学在修电路板。]

付远强旁白:在这个电子实训室里,从老师到学生的都是电子狂人,为了一个程序或者一个电子产品能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早上6点就到,中午忘记吃饭,晚上熄灯才回。

[一辆小车在实验室里穿梭。付远强戴着头盔指挥车辆。]

付远强旁白:今年1月,我自行设计的脑力控制智能小车诞生了。它跑得很快,会自动转弯,会说话,能报警,能识别二维码、图像和车牌,我自己还设计了一款手机APP来控制它,我还把它起名为Tony(托尼),对,就是那位钢铁侠的名字。

[付远强的小车在弯弯曲曲的赛道上飞速前行,把其他小车

20 图书馆门口 外/白天

[付远强和老师、同学们登上车。]

付远强旁白:3月我带着多次改进后的Tony二号(托尼)参加了“嵌入式产品应用开发”选拔赛。

[送行的同学们在跟车上的人招手。]

孙明:付远强,加油,你一定行的。去天津记得给我们带点好吃的。

胡锦鹏(踢了孙明一下):你就知道吃。付远强,别紧张,你是我们这里最棒的。记得带点天津麻花。

[飞机起飞。]

付远强旁白:份我坐上了飞往天津的飞机。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我不停地在电话里给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介绍沿途见闻,一路激动不已。如果不是国家资助政策,也许现在我

已经在老家街头矮小的电脑维修店里埋头修机子了。

21 比赛现场 内/白天

主持人:一共辨认出9个红色矩形,用时56秒,Tony二号队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团队就像炸开了锅一样。有队友来拉着付远强跳舞,但看了看他的腿,决定把他举起来。比赛结束后队员不停地与他人交流经验,跟别人合影留念。]

付远强旁白:曾经的我,不敢直面未来,现在的我多了份对生活的坚定与从容。

[特写:人群的脚下,本来安静的小车忽然变成成一个智能机器人,迈开腿飞快地跑了起来,然后变成一架飞机飞向远方。]

猜你喜欢
电饭锅实训室学长
高考满分学长带你洞察数学奥秘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电饭锅为什么不会把饭做糊
看!学长!
看!学长!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致新学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