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信息系统市场应用现状

2018-07-13 09:13李玓谷守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
汽车工程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车载信息系统汽车

李玓谷守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

车载信息系统的出现源于用户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和娱乐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无线通讯技术的日益成熟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汽车与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成为可能,从而向汽车消费者提供相应的移动互联服务。目前,国内外汽车企业不断增加车载信息系统的装备车型,推动了车载信息系统的普及。

1 车载信息系统发展概述

1.1 概念和功能

车载信息系统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人造卫星GPS系统为基础,通过汽车交换信息技术,利用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网,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交通信息、紧急情况对策、远距离车辆诊断和互联网(新闻、财经、电子邮件等)服务。

从功能上看,车载信息系统包括了信息娱乐、导航、远程诊断与控制、安防、通信几大方面。在行驶过程中,安装了车载信息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地面无线通信网络和卫星GPS系统,获得路况交通信息,并在行驶的途中实现移动办公及车内娱乐等功能。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者突发车辆故障时,获得相应的帮助。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国外发展概况

全球车载信息系统产业目前在北美、欧洲及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有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北美,整个产业相对比较成熟。1996年,通用在北美地区推出OnStar,当年向市场提供第1批产品和服务,随后被首次运用到 1997 版的 Cadillac DeVille,Seville,Eldorado车型上,开创了车载信息系统的先河,很快风靡全球。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目前,在北美、欧洲、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有较快的发展,且由于市场特征不同,导致各地模式有所差别。表1示出国外车载信息系统发展模式。

表1 国外车载信息系统发展模式

1.2.2我国发展概况

我国的车载信息系统产业与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家相比,发展较晚,但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车载信息系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2009年丰田的G-book和通用的OnStar在我国正式推出,推动了我国该领域的发展。之后福特、宝马、日产等品牌纷纷发布各自车载信息系统品牌。按照进展情况划分,如今国内车载信息系统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表2示出我国车载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表2 我国车载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2 车载信息系统产品特点

2.1 产品特点

1)侧重于娱乐系统,车载安防比较弱势。消费者的关注点不同,导致国内外发展方向略有差异,与国外车载信息系统相比,目前国内的发展更加侧重于娱乐系统的发展,车载安防发展较弱且不受重视。但是,随着法规和企业对安防的不断重视,安防类成为必不可少的选项。

2)4G通信成为发展重点。目前,新研发和新上市的车载信息系统基本全面采用4G高速通讯模块,2G和3G基本面临淘汰,这同时也是车企重要卖点和宣传点。

3)Linux,QNX,Android 是操作系统主流。目前车载信息系统的主流操作系统是Linux,QNX,Android 3种,由于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Linux应用最广。

4)多种运营和收费模式并存。由于汽车企业对车载信息系统规划与重视程度不同,车载信息系统存在多种运营模式,汽车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主导产业发展。中国消费者消费理念、消费水平的不同也导致收费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

2.2 开发难点

1)功能实现涉及多个系统间配合,同时安全性备受关注。车载信息系统涉及服务内容较多,往往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加大了系统复杂性以及开发难度。同时,复杂的系统存在漏洞几率增大,降低了信息安全性。

2)较长的开发周期导致其发展滞后于手持无线终端。与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不同,车载信息系统需要满足车载环境的要求和汽车企业定制化的需求,因此需要更为长久的开发周期,这导致车载信息系统的发展往往滞后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无线终端。但同时,消费者对车载信息系统有着更高的期盼。因此,开发周期较长成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3)较高通信费用制约功能使用频率。随着4G的逐渐普及,在带来较快的通信速率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数据传输,而越来越多功能的上线也将导致数据流量的提升,这些因素均会显著提高通信费用。目前,通信费用已经成为使用成本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4)续费率偏低影响技术发展积极性。受中国消费习惯影响,消费者不愿进行二次消费。车载信息系统在免费期过后较低的续费率导致盈利能力偏弱,这容易影响企业技术发展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 车载信息系统产品市场应用现状

3.1 产业链构成

车载信息系统由于功能复杂,涵盖汽车、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因此其产业链较长,主要包括汽车企业、TSP、通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等。

1)汽车企业。汽车是车载信息系统的载体,因此汽车企业在产业链中实力最为突出,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号召力,能够有效地整合许多资源。但由于各车厂的竞争关系,汽车制造商提供的车载信息系统服务仅限于自家品牌,使得各品牌的车载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不能兼容,而且各家汽车制造商提供的车载信息系统普遍价格较高,只能在自己品牌汽车上捆绑安装,客户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其在后装市场的推广。

目前,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合资企业,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广汽、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企业均提供车载信息服务。

2)TSP。TSP即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用前整合并监管服务内容,向后有2种提供服务的方式,一种是作为“白牌”服务提供商,由汽车企业确定品牌;另一种则是由TSP独立操作,以自己的品牌向用户提供服务。行业中既存在九五智驾、上海博泰等独立TSP,也有启明信息、上海安吉星、奇瑞信息技术等汽车企业投资建立的TSP,还有东风日产、比亚迪等汽车企业自身作为TSP。

3)通信运营商。通信运营商给车载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网络服务,主要有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都在逐步推进4G在车载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通信运营商也可以在产业链中扮演TSP角色,因此,这些通信运营商充分发挥呼叫中心资质、信息服务等优势,向TSP角色发展。

4)内容提供商。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内容涵盖范围广。总体上来说,内容提供商主要为用户提供导航地图、实时交通、天气信息、车辆保障、车况监控、资讯新闻等,且体验比其他载体好或其他载体难以代替的导航、车况监控等功能使用频率最高;资讯类内容使用频率较低。随着车载信息系统产业的发展,内容提供将更加丰富。

5)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紧急救援、预订等服务。当车辆发生故障、事故或车主遇到突发事件,需要援助时,可通过车载终端向呼叫中心发起援助请求。工作人员及时对车辆下发跟踪指令,对求救车辆进行定位,并联系当地的紧急援助机构,如道路救援、警方、医疗等,以便援助人员迅速抵达车辆所处的位置。

6)设备提供商。设备提供商提供车载信息系统终端设备,是服务运行的软硬件基础。在这方面,博世、大陆等跨国零部件企业,博泰、慧翰等国内企业均有向市场提供配套产品。

3.2 应用车型

车载信息系统已经装备在超过30家企业的100多款车型中,除上汽通用、一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安福特等合资企业的车型外,东风乘用车、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等自主品牌企业的一些车型也已装备。表3示出装备车载信息系统的主要车型。

4 车载信息系统发展前景

4.1 技术发展趋势

1)体系框架向可扩展性和更加灵活性发展。车载信息系统的发展特点要求其体系框架具备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车企在不同级别车型上的装备需求。如NGTP框架协议提倡模块化,包含必要的组建结构,但不规定很多开发细节(根据项目需求开发)的开发思路将受到更多企业的借鉴。

2)用户操作系统更加优化。车载信息系统对安全性、稳定性、兼容性有着较高要求,用户操作体验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未来用户操作系统势必将会更加优化。

3)通信速率向更高速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车载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速率更快的通信模块将会得到普及。目前2G、3G基本面临淘汰,4G已经全面上市。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端技术的应用,更快捷的云端大数据传送将成为常态,这同时将为智能驾驶提供外部数据服务支持。

4)运营和用户收费模式保持多样化。多种运营和收费模式并存是现阶段现状也是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常态。免费的服务范围和期限有望进一步扩大,发展出更多吸引用户的新型收费增值服务将成为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创新应用的重点与趋势。

5)功能向车载互联中心转变。随着网联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未来车载信息系统将向车载互联中心转变,拓展更多的功能。在实现Telematics服务的同时,也具备车-车、车-路通信功能,并作为手持终端与汽车连接的载体,实现对部分功能的控制。总体而言,车载信息系统通过功能扩展,有望成为车联网中汽车与外部连接的互联中心。图1示出未来车载互联中心的功能。

图1 未来车载互联中心的功能

4.2 市场前景

车载信息系统市场装备前景良好,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4G通信网络已经开始普及,更快的网速将提升用户体验,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对车载信息系统的关注;2)云服务、大数据的应用使得车载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受到更多车主青睐;3)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下探,更多紧凑型车和小型车将装备,拉动车载信息系统装备率提升,装备车载信息系统车型的不断增加,使消费者在车辆选择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5 结语

车载信息系统是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一大重点,其市场潜力相当惊人。用户对汽车服务需求的改变,使得伴随车载信息系统而产生的汽车应用服务(如道路导航、汽车远程诊断、人车安全等服务)广泛被汽车消费者认可并使用。未来,随着相关硬件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优化与开发,通讯传输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服务项目的不断引入,车载信息系统的内容将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适时化。

2018 年4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汇总表

猜你喜欢
车载信息系统汽车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运用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三)
奔驰S级48V车载电气系统(下)
汽车的“出卖”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