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论语》为文本试论孔子对礼的态度

2018-07-13 09:02吴凯
北方文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现代价值论语孔子

吴凯

摘要:《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合,集中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孔子的政治理念、教育原则、伦理思想及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论语》中描写最多的就是“仁”与“君子”,当然还有孔子所说的“礼”,是实现仁和君子德性修养必备的工具,也是通往凡人到圣人转化的途径。《论语》中描写礼的地方很多有关于礼教对人德性修养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治世待民的、关于君臣相处之道的、有衣食住行之礼,以《论语》为文本,通过对这些关于礼的描述的总结提升,把孔子“礼”的内涵概括出来,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孔子对于礼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关键词:论语;孔子;礼;内涵;现代价值

论语中对“礼”的描绘大致有两种:“礼”的内涵和“礼”的形式。其中涉及个人修为、治理国事、“礼”是通往“仁”与“中庸”的重要途径等等。当然孔子对“礼”的诉求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性,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本文将通过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孔子对“礼”的态度,阐述在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孔子如何用“礼”来发挥自己的人生哲学、政治理念及教育思想。

一、“礼”是个人德性修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孔子认为,个人良好的修为提升离不开礼教的熏陶。《论语·学而》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节在个人修养提升及人与人交往中的调和作用,而且礼节的存在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规范。《论语·八佾》讲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做任何事都是依据一定的礼仪规范,无过和不及,恰到好处。孔子认为礼仪的教化作用应当贯穿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生各个阶段都必须遵守的东西,只有这样人生的完整性和社会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论语·雍也》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及《论语·泰伯》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礼”的树人作用表述地淋漓尽致。孔子对“礼”最充分的阐释莫过于《论语·颜渊》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排除“礼”对于人的束缚作用及其本身所带有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之外,“礼”亦是一个人通往自由和通达道路上必备的工具。

二、“礼”在治理国家中的积极作用

孔子认为礼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利于统治者有效地管理社会,而且效果往往比其他的统治手段要好。《论语·为政》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是作为规范社会的最有效手段。《论语·八佾》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又可以很好地维持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使其和谐相处,共同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治。《论语·里仁》中“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及《论语·泰伯》中“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述“礼”在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无形但积极的作用。“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行下效,礼仪治国显然比其他手段要高明有效。

三、礼不在形式而贵在内涵

《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孔子讲到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重视礼的本质,而不是只追求礼的形式。《论语》中对此的叙述更加深刻和具体。《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心中的礼是周王朝完整、实实在在的礼,是有内涵形式丰富的礼,而不是当时已经残缺的“礼”,有内涵,“礼”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孔子侧重从礼仪形式背后去看待礼所体现的社会价值,“礼”带给人们的是敬畏天命和常道的人生哲學和智慧,而不仅仅是繁文缛节。《论语·阳货》中“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亦说明孔子对礼乐重内涵的一贯态度,当然这也是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时代背景下发出的最真实的喟叹。

四、礼是实现“中庸”和“仁”的重要途径

《论语》中讲的最多的便是“仁”,当然儒家也强调“中庸”,过犹不及,礼能够帮助凡人成圣,使君子不偏不倚,打开通往人生理想境界的大门。“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君子要通过礼的约束作用达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境地,实现天下归仁。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按照礼的规范做事及与人交往,才不至于越界,这是孔子一直强调的观点,即便对于当下转型期的中国同样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中华礼仪文明所发挥出的新意和当代价值。

孔子尊崇向往周代的礼仪制度。《论语·为政》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及《论语·八佾》中“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认为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完美的,是理想世界的最好的典范,是君子必备的德性修炼工具,是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当然,孔子一定程度上宣传礼仪制度完整的不可侵犯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稳固地位。孔子宣扬的“礼”带有阶级性和历史性,我们要吸收其中先进的成分,运用到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也是我们期待“礼”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胡平生.礼记·孝经[M].中华书局,2007.

[3]钱穆.论语新解[M].三联书店,2002.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价值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