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湘西土家族传统器乐的传承与保护

2018-07-14 02:53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427000
大众文艺 2018年8期
关键词:锣鼓器乐唢呐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427000)

一、湘西土家器乐的内容及演奏特点

湘西土家族民间乐舞非常丰富,常伴着乐舞的器乐也是非常的有特点。湘西土家族乐器划分两种,分别是吹奏乐和打击乐。演奏乐器有咚咚奎,木叶、土笛、唢呐、牛角、莽号等。

(一)咚咚奎

咚咚奎是湘西土家族人们最常用的乐器,也是湘西土家族妇女和儿童最喜爱的单簧吹管器乐,龙山、保靖比较多。它是用长约四寸的细竹制作,有13厘米左右长。上面的那一端留有一个竹节,离节头差不多半寸的距离,用小刀把它削薄,弄一个开口火片作吹孔,管的上面可以开三个孔或者四个孔,下面那一端切成斜口形。直接吹奏,它的音色轻柔,非常悦耳动人。

(二)打溜子

在湘西一带比较出名。一般用四件乐器演奏,分别是马锣、大锣、头钹、二钹。曲牌数不胜数。例如:《八哥洗澡》、《喜鹊闹梅》、《锦鸡拍翅》、《风吹牡丹》、《猛虎下山》等。乐曲的内容大都是描述动物的形象特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乐曲的布局共有四种,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和多段式,多以二段式常见。

(三)五支家伙

常用于湘西土家族地区。共五件乐器演奏,分别是唢呐、马锣、大锣、头钹、二钹,一般在婚嫁和节庆中使用,有名的曲牌有《将军令》、《安庆》等。

(四)花锣鼓

在鄂西土家族区域流行,由四种乐器组成,唢呐、鼓、锣、钹。在中国,各地区使用的乐器和名称都有所不同。如“花锣鼓”演奏的同时一般不使用唢呐,这样的曲牌大约有80几种。乐曲大部分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头子、中段和尾巴。如“北乡锣鼓”,它是由大小唢呐演奏,乐曲中使用的乐器比较多,曲目也较丰富,一般会组成套曲来演奏。唢呐的曲调大都出自民歌。

(五)丝弦锣鼓

在鄂西建始县一带比较盛行,它是在花锣鼓的前提上分别加入京胡、板胡、二胡、月琴等弦乐器,至今差不多有240多年,用唢呐去吹奏南戏唱腔而慢慢形成的,曲牌与南戏相同。

二、湘西土家族传统器乐传承的现状分析

(一)湘西土家族地理环境方面的影响

湘西土家族是中国26个民族中的其中一个,它大都位于湘鄂川黔相连的区域。也就是湖南省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和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土家族地区内部的分布和布局分散,导致土家族器乐与外界相隔,外界大部分的地区都不知。这样的分布,格局,也导致土家族内部区与区,洲与洲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障碍。文化之间的活动很难的全方面展开,使土家族器乐的文化发展与传承停滞不前。

(二)现代社会进程的加快

湘西土家族乐器打溜子、花锣鼓、丝弦锣鼓、五支家伙等表演形式在表演的实际运用性上呈现出恶劣缺乏。以致于在土家族区域的内部,常常的“红喜事”都不会再邀请锣鼓班子,少数的丧事才会偶尔请锣鼓,有些地区会把花锣鼓、丝弦锣鼓戏统称为“死人锣鼓”。就现在而言,让土家族器乐“无忧无虑”的发展,无非就是让其消失,最终灭绝。

(三)湘西土家族区域文化气氛较弱

就现在中国整个来说,中国有56个民族,大都呈“大杂居、小聚居”的情景蔓延,各民族在同一的中华民族条件下,一个接着一个举行交流融合,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停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紧促,它们间独具的民族性也开始慢慢减弱,而且土家族的聚居分布又是分散而不集中的,从而导致各民族之间的独特性减弱更加明显,直到现在而言,土家族各地区三分之二的人只清楚自己本身是土家族人,却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概不知。如果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土家族器乐将彻底从世界上消失!

三、湘西土家族器乐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湘西土家族器乐传承与保护的投入与需求不匹配

湘西自治州大部分以少数民族为主,拥有各种各样的器乐,但是伴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宝贵而稀少的器乐逐渐减少,使得急需要保护的器乐日渐增多,因为人力,财力的投入不足,所以只能优先选择一些重要且富有代表性的器乐来保护。

(二)国家对湘西土家族传承人的保护措施

1.湘西地区传承人的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当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庇护项目的有:浦市辰河高腔、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土家族毛古斯舞、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全州有9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别是:土家族织锦身手的传承人刘代娥、叶水云;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人洪富强、石顺民;土家族打溜子的传承人罗仕碧、田隆信;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人张明光;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传承人彭英威;辰河高腔的传承人向荣。对于这些文化资源,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于二零零七年三月下发了湘西自治州文件《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这是中国第一部地方政府拟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例,。以上法例在另一方面保护了传承人的实际利益,就算有这样的规章制度放在那,如果对于传承人的保护措施不严格执行,不管是对外开放,开拓市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还是对土家族器乐的传承和保护,传承人的技术能力只单凭他们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

2.湘西土家族器乐与保护代表性传承人老年化

传承人的认定是湘西土家族器乐保护的第一个措施,一旦确定了传承人,就可以确定土家族器乐保护的方向,才能使湘西土家族器乐传承下去,但是弄清楚传承人首先一定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而确定传承人的标准,对于符合传承人标准的代表人做一个更深一步的评定,最后再放入名单中对其进行确定。普查存案制更合适濒危性、原生性和情境性,这相对于湘西土家族器乐传承人构成了一个有利的方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办的土家族钻研学术研讨会上,主要参办单位吉首大学组织了一台原生态土家族文化观摩晚会,上演了“撒尔嗬”、土家傩戏等多量原汁原味的民间习俗演出,在专家们大呼“痛快”的同时,大家都发现了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演出上的演员大都是五十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了,几乎没有看到年轻一代的面孔。

3.离开了原住民的现实生活,湘西土家族器乐将难以持续地传承下去

现在有部分地区试着邀请传承人进去课堂授课,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很多有关方面的措施对于普及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很大的好处,它似乎造成全民传播土家族器乐的局面,但这对于土家族器乐传承本身,并不是好的方法,因为它不符合湘西土家族器乐传承的方式。是以,保护的本质是使文化遗产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能够不断延迟下去。

(三)湘西土家族在学校课堂上的教育传承不深入

有的把传承人请进讲堂,有的在课余时间的时候与孩子互动或举行比赛,有的将乐器编进教材……对土家族乐器的传承仅仅只搞几个校园活动,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另外,在土家族乐器课程开发上由于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土家族乐器缺乏层次化,体系化,没有建立土家族器乐教育长效机制。

四、湘西土家族器乐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一)湘西土家族器乐的传承与保护资金投入多元化

为了更好的搞好器乐传承与保护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筹措资金,使器乐资金投入多元化。首先,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吸引企业或个人投资开发土家族器乐。其次,开展保护土家族器乐的基金会,带动人们一起保护土家族器乐,投入资金去保护。最后,加强公共财政对土家族器乐保护资金的全身心投入。

(二)加强湘西土家族器乐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

土家族乐器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致力于土家族器乐传播的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第一,鼓励并发扬土家族器乐传承人开办培训班,教授技艺,让土家族器乐文化薪火相传。第二,让土家族器乐知识走进校园,无论是本族人还是外族人,都要对土家族器乐文化有所了解。第三,搭建舞台,在村里,县里,省里,搭建大舞台,内容全都是土家族器乐的文化,把它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并传扬它!

(三)深化湘西土家族器乐在学校课堂上的教育传承

“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参与保护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土家族器乐的命运。所以,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年轻的一辈传扬它,增加他们保护土家族器乐的自觉性。”学校应配备土家族器乐知识习得与技能获得的相关设备,完善各校土家族器乐的制度建设和持续保障机制,以真正把学校的土家族器乐教育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锣鼓器乐唢呐
唢呐手
关于唢呐类乐器历史的几个问题及试解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唢呐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唢呐(短篇小说)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