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字体和笔法的关系

2018-07-14 02:53武汉理工大学430070
大众文艺 2018年8期
关键词:运笔中锋笔法

(武汉理工大学 430070)

中国书法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自身天然的形式美是古往今来人们所趋之若鹜的。如何掌握其精髓呢?本文主要探索合众字体和笔法之间的关系,探究字体用笔的多样性及其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字体和运笔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下面分别就篆书、隶书、行书、唐楷、今草几种字体的用笔作探究,一一比较。

篆文以象形为出发点,笔法较为单一,故其用笔重在中锋行笔,摆动平移,或藏头护尾。

西周晚期,《毛公鼎》称得上是典范之作。《毛公鼎》铭文的笔法圆润精严,线条混凝拙朴,用笔以中锋裹毫为主。字形趋长,全是一副干净规范、端庄严谨得到典型势态。

另一方面,小篆上承大篆,下启汉篆。“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说文解字•叙》)小篆之于大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挺拔修长。由于长势的间架而更多地运用了舒展的笔触,强化了线条的筋骨力度,笔画上极少用圆点,而采用直曲两种线条。在《泰山石刻》中,其笔法直曲匀称,折连顺畅,粗细一致如箸筷,被称为“玉箸篆”。而在《秦诏版》中,强化了“折”笔,使圆形变成了方形,在笔法上提起换向,可见汉隶之端倪。

隶书是篆方整的进化,笔法初具规模,故其用笔生发出提按方侧的新方式。

湖北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字形横细竖粗,有趋扁的倾向,篆隶参半,撇捺波横已经出现。由于简片细长,字也被拉得很长,字间紧促,保留了小篆修长的余绪,故与后来的汉简有很大的不同,手势在简片上拖动起落,自然地生发出提按的笔触,这种由圆转向纵横的笔法,使线条的粗细变化丰富起来,书写徐疾的变化,使线条的动势大大加强。这便是“秦隶”即早期的隶书。

到了东汉,隶书发展到高度成熟的正体字,具有特色的笔画是波横和撇画。在《礼器碑》中,竖心旁棱角分明,竖勾弯劲如削,波笔雁尾不事张扬,回锋收笔含蓄有致。东汉隶书风格多样,笔触变化相当丰富,或用笔圆劲,笔画粗细教匀;或笔触线条精巧细腻,但腴中有骨力,秉承篆书的笔法。

行书产生与社会日常交流之需,故其用笔体现了强化行动节奏的特点。侧锋和提按被大量的运用。所谓“笔笔提笔笔按”。行书兴起在晋代,其特点在于“行”,“行”的字体笔画特征,强化了相应的笔法,就像人的行走。提按的起落,呼应的移位,绞转的换向,节奏迟疾的先后,方向速度和力度,都充分挥运起来。

东晋时期的领军人物王羲之把质朴得到书风引入精巧华美的天地之中,其用笔细腻多变而精到,影响长盛不衰。运笔的起收以大量的露锋为之,其连带以牵丝或欲断还连为之,其行笔以大量的侧锋转中锋为之。

唐人颜真卿与王羲之风格迥异,其总体上虽没有王羲之的精巧,但沉着果断,气势磅礴连贯则过之,有重按顿笔,也有灵动轻巧的用笔,中、侧、铺、裹、大幅度使转,圆笔藏锋,枯笔迅疾,促成了颜体厚重敦实宽博的特殊风格。

唐楷是正体字发展的巅峰,所以唐楷囊括了篆隶的全部笔法。

楷书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点画分明,布白平整,法度完备。人们把楷书的笔画总结出“永字八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唐楷的笔法中运笔的手法可以形成一个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使笔毫处在中、侧、铺、裹的状态,从而使不同的风格流派得以展示。用笔清越,刚柔相济,提按相生,长横长竖皆中段提起,撇轻捺重,能产生跌宕起伏之态;用笔坚挺,藏露交替,轻重交辉,横平竖直,撇捺如削,起收或方或圆,四面伸展而回锋取势,能产生干净利落的效果;用笔厚实,沉着中行,“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续书断》•朱长文)则能产生意象丰满的结果。

今草是草体字的成熟化,强调书写的频繁幅度和速度。出现了“环笔”的形式和“走”的运动方式。

魏晋以降,章草的主体地位随着楷书行书得到兴起而让位于今草。今草起于东汉,倡导于“二王”,盛于唐代。今草包括小草、大草、狂草。小草字形较小,较规范易于辨识,大草较之肆意开放,狂草则更多地在于书家性情的宣泄。在运笔上,今草传承了章草的笔法,并让“使转”成为主体方式。“环笔”这一新的笔画形态通过挫动、圆转、绞动,实现汉字字形有节奏的游走。同时,今草承传了章草快速书写的特点,产生了新的笔法——“走”。唐人张怀瑾《六体书论》说:“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使转加上速度的变化,使得草书与性情的结合更为鲜明。孙过庭说:“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草书既要讲究使转,保证其形质,又要讲究点画,保证其情性,这样的笔画线条才有质量。圆笔为主,兼用方笔;中锋为主,中侧兼用;使转为主,讲究提按。把楷书手法全部活动起来,是谓得法。

早期小连绵尚少,提按分明,中侧结合;唐代小草仍多为字字独立,字间引带多为笔断意连,有藏锋意趣,环笔的使用极为练达;狂草一类书作纵意潇洒,用笔连绵,中锋提笔急速而行,跌宕起伏。以流动环笔构成了主题笔法,又用顿挫来交代笔画,使奔放而不离规矩。

字体和相应的用笔存在着通过笔画而实现的表里关系。一定的字体表现为一定的笔画和结构形态,一定的笔画必定是由相应的运笔方法表现出来的。这种字体和笔法中的千丝万缕的表里关系,反映了一种内在的必然性。我们在从事某种字体的书写时,抓住了这一必然性,或者说是抓住了表现这一字体的那些具有本质性的笔法,就等于是抓住了核心的技法问题。

不同字体的用笔,固然有共性的一面,即那些在字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累起来的,始终适用的笔法,同时也有其个性的一面,即各种字体有其因果适用的特殊笔法。探究书法字体及其用笔,更多的是去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盛钦.中国书法艺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1.

[2]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1.

[3]房弘毅.赵孟頫松雪斋书论[M].中国书店,2007-3-1.

[4]翰墨志.王羲之兰亭序[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4.

猜你喜欢
运笔中锋笔法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品读
字钉运笔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浅谈水墨画中的“笔、墨”
《左传》笔法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rogressive Aspec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蔡中锋闪小说四题
蔡中锋闪小说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