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者应该有画面感么

2018-07-14 19:48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4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演奏者贝多芬作曲家

梁 洁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41000)

作曲家把自己脑海中构思的音乐用乐谱呈现出来,而演奏者就是通过对乐谱的研读将作曲家脑中的音乐再现出来。 演奏者如何使自己的演奏更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这归根结底考验的是演奏者综合音乐素养功底的深厚程度。演奏者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之外,重要的是去体会出作曲家创作这首作品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曲家当时的思想动态,唯此,才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完美体现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形象。音乐形象,主要是由节奏、旋律构成。音乐的节奏、旋律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节奏、旋律、和声和复调等,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发出优美的音响,这就叫音乐形象。音乐形象是最活跃的流动形象。它可以用最富有特色的声音来模拟,也可以用象征、比拟的手法将平静的湖水、蔚蓝的天空等,化为有感情的声音表达出来。所以,音乐是表现人的情感的。而画面感,能够恰如其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境与情绪。当然为了表现出这种画面的意境与情绪,需要我们运用多种多样的演奏技巧。比如,手指触键的软硬、深浅、快慢、声部、的安排、节奏的把握、意境的烘托与渲染等等。这一切的演奏技术,都是为了这一个画面的情绪与意境!

器乐曲从表现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纯音乐和标题音乐。纯音乐指没有标题说明的音乐,标题音乐通常与文学、绘画有关。演奏者要针对不同种类的音乐进行不同音乐感觉的训练,准确把握乐曲的画面感,是音乐感觉培养的重要途径。当然,对于这样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应当把它作为每天练习的基本功,这对作品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维瓦尔弟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可以听到对不同景物的描写,古典主义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从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到李斯特的“交响诗”,标题音乐得到了更加成熟的发展,标题音乐将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与音乐融为一体,标题音乐的题目或文字说明都是作曲家自己所为,意在提示听众如何去更直接的了解作品的真实意图。这类作品最容易把握音乐的画面感,李斯特除了其标题性的交响诗外,还创作了许多标题音乐,如他的三集《旅行岁月》,分别描写了瑞士、意大利、罗马的自然景观以及作曲家本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李斯特在每首乐曲的开始处都标记一段与该音乐有关的文字说明予以提示,听众很容易根据题目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对音乐进行画面的联想,而作为演奏者则通过作曲家的提示去想象音乐的画面,在演奏中去细腻的表现每一幅画面。此外,很多的中国作品都是有标题的,如中国作品《南海小哨兵》,作品的标题已经给我们限定了画面,在祖国的南海,有一群可爱的小哨兵,在引子部分描写的是一名小哨兵吹起了号角,召唤其他的同伴集合。主体部分的画面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小哨兵在精神抖擞的出早操,中段的画面随即切换,双手连续的长琶音是对祖国秀美景色的赞美,大海的波浪拍打着岸边。紧接着画面又迅速转换,一声低沉打破了这美好与宁静,突然有了敌情,英勇的小哨兵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斗争,在紧张的英勇奋斗之后,小哨兵胜利了。最后主题再现,此时的画面是表现小哨兵胜利之后的喜悦心情。在演奏中,内心随着这些画面的变换与情绪的起伏去演奏,定会使音乐非常生动。类似的作品还有如:《涛声》、《蓝花花的故事》、《绣金匾》等等。在标题的指引下,演奏者可以寻着作曲家的具体指引去联想作品的画面,进而在演奏中更好的诠释作曲家心中的音乐。

二、纯音乐

在16—17世纪之前的许多器乐作品都是无标题的,例如各种奏鸣曲、协奏曲、回旋曲等等,标题音乐与纯音乐的区别,标题音乐表现文学与绘画的内容,并与音乐融为一体,而纯音乐则不表现文学与绘画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作品虽然著有标题,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但其内容并不与文学或绘画有关,有些是出版商或后人根据作品的某一个创作动机加上的,也是为了方便后人更好的理解作品而为。因此,这种没有标题的大型器乐曲很难准确的把握它的情感,也很难想到与之相匹配的画面。针对这种乐曲,我们可以从与作品以及作曲家相关的背景材料入手,包括作曲家的生活背景、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的创作年代,然后分析作品的结构,进行相应的画面联想。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如何对作品进行更为具体的画面联想呢?我们就要了解作品的背景,1804年贝多芬开始构思此曲,但他早已耳聋,同时在爱情中遭受打击,巨大的悲痛使他再一次进入了旺盛的创作高潮,贝多芬凭着那顽强的毅力于1807年完成了这部举世佳作。作品开始的动机即是象征着命运之神来敲门的声音,之后的画面表现贝多芬英勇顽强的与生活中的各种不幸进行斗争,演奏者虽然没有直接得到贝多芬的演奏提示,但通过对作品相关信息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交响曲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明白作曲家想要借由此曲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顺着这些信息去进行画面的联想,便可在演奏中更加真实的再现贝多芬的音乐。

对于纯音乐来说,因为没有特定的标题限制,因此演奏者可以较为自由的去构思与音乐相关的画面,不像标题音乐那样受到题目的或文字性叙述的限制,但是纯音乐的画面想象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在大概了解作品或作曲家的相关背景下去进行画面的联想。若一首作品在不知其作曲家是谁,也不知道作品的创作概况时如何进行画面构思呢?我想,任何一首乐曲的信息都会在乐谱上反映出来,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调式调性、音乐素材、织体结构、技术类型等音乐要素的分析,进行画面的联想会更加方便或者更接近作品的真实意图。

三、结语

器乐演奏者要想对原作品进行更好的二度创作,必须结合画面的联想,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串起来,在意境的引导下把音乐呈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苗卫平.《论“画面感”在钢琴演奏中的实际应用》,互联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9b9b700101bfsz.html

猜你喜欢
演奏者贝多芬作曲家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只有一个
长大可当作曲家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大笨狗酷比多
——贝多芬和钢琴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