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分析

2018-07-14 07:49洪海鹏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闲置所有权现象

洪海鹏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财产,其管理不到位造成流失或闲置,即意味着国家财产的损失,当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弊端,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本文围绕固定资产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财务核算期间,仍旧沿用传统的财政统收统支核算模式,从而出现如下弊端

(一)单位固定资产所有权存在认识误区

我国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甚至是领导,存在十分严重的“小集体”意识,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认识有很大偏差,虽然知道单位资产的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但是却认为单位购建的资产,所有权就应该归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所有,这种顽固的思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难以在部门之间进行良好调剂,不仅很大程度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益,甚至在这种“小集体”意识的趋势下,还会出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资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造成了不良后果。

(二)固定资产流失现象

1.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缺少相应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缺少国家制定的统一管理办法,所以各单位人员对资产管理随意性很较大,多数单位都未制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验收、保管工作走形式化路线,使用效率低下,此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存量、流量管理过于松懈,对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维护等环节的管理都缺乏规范性,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2.缺少统一的配置标准与合理流动机制

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是确保固定资产有序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缺乏统一的标准,资产采购预算不够细化,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这就使得很多单位盲目追求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并没有充分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率,甚至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资金来源较为充裕,为了追求时尚,提前更新资产,这就造成部分还能使用的资产提前处置或处于闲置状态,例如为了追求“面子工程”,置换价值不菲的汽车等。此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流动机制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有很强的管理意识,但是仍然难以实现跨部门调拨,资产短缺的单位,无法通过调剂得到单位业务工作开展所需要的资产,而一些单位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造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浪费”与“资产短缺”并存现象,资产配置不够合理,使得资产出现隐性流失。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纠正思想认知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有权认识偏差,部分单位工作人员抱有“小集体”意识问题,相关部门必须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上到决策人,下到基层人员开展固定资产相关知识培训,首先要使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单位领导充分认识到购建单位固定资产资金的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其次要使其明确单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即行政事业单位是代表国家对资产履行使用权、保管权的组织机构,在经营期间承担着发展社会事业的责任,因此不得将资产的所有权归于单位自身,同时针对单位人员将单位资产据为己有的现象,一旦发生,必须依据规章制度严格对其进行处理,并且要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让全单位上下工作人员清晰明白,对于单位的资产,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据为己有,同时开展法制教育,让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认识到贪污的严重后果,起到以儆效尤,警钟长鸣的目的。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针对固定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主要应围绕如下两点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1.强化固定资产的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阶段,需要强化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在单位内部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运行,定期对信息系统中的固定资产与实际固定资产进行对照,确保系统资产、实物资产二者一致,达到“网账相符、账实相符”的管理效果,同时固定资产信息系统中设置的卡片信息必须完整,每次资产变动必须在信息系统中及时进行变动信息记录,确保信息系统可以实时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现状;同时,建立固定资产使用审批机制,一切固定资产的使用,都必须向相关负责部门和上级领导进行固定资产领用申请,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记录领用人员、领用日期、数量等信息,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定期联合对固定资产进行对账,进而有效防止固定资产出现流失现象。

2.建立固定资产标准配置、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国家政府应该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强化固定资产流量和存量的管理,进而有效解决“闲置浪费”与“资产短缺”共存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必须经财政部门审批,与此同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打破部门所有现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序流动机制,确保固定资产可以合理调配,从而有效提高对单位闲置资产调整的力度,杜绝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做到物尽其用,从而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此外,为了可以更好地落实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对造成资产损失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在资产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严格依据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行政事业单位与个人,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从而有效激发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对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结语

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开展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资产所有权认识误区、资产流失现象的现存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即强化固定资产的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标准配置、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在有效调配固定资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改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与‘资产短缺’并存的不良现象,减少固定资产流失,有效保护国家财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闲置所有权现象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不做闲置主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所有权概念有体性之超越及其体系效应——以析评Ginossar所有权理论为视角
国际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所有权保留制度初探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张驰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