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园风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旅游规划设计

2018-07-14 07:09代恒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原乡东华景观

代恒

基于常见的几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之一的田园风光模式,以陇田镇东华村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其旅游发展进行分析规划,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以生态田园作为旅游吸引力,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契机,来尝试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和休闲品质,描绘了中国幸福乡村的美好蓝图,对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乡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旅游,对于推动产业融合、增加农民就业、改善乡村环境、弘扬文明乡风、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中,人们通常会根据村庄不同的资源禀赋,科学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类型,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比较常见的旅游发展模式有田园风光类型、民俗风情类型、古村古寨类型、文化创意类型、滨海渔村类型、娱乐康养类型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本文以田园风光类型旅游发展模式——东华村为例,通过对其旅游发展进行分析规划设计,来尝试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和休闲品质。

一、东华古村概况

东华村位于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东部,地处练江下游南岸,东与井都镇的新乡村隔河为界,南与望上村隔溪为邻,西接芝兰村,北面为龙溪水系的出水口新塭水闸。东华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常青。全村现有799户,总人口4213人,村域面积为3000亩,耕地面积1280亩,拥有小型村办企业5家。2017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为492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200万元,第一产业以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

二、资源优势

潮韵悠悠,古村底蕴深厚:明代正统三年(1438),先民蔡、孙二氏于潮阳县峡山都沙陇东部溪流东岸搭寮定居,称东寮村(今陇田镇东华村)。尔后翁氏二世祖淳略于明天顺二年(1458)由惠来城郊迁徒至井都浦东(今井都镇和丰村),再由浦东至此创业。明正德年间(1506-1521),章氏二世祖苍溪于海阳县岐山大路东(今金平区岐山街道)迁创峡山都芝埕(今陇田镇芝兰村),其六世祖、七世祖又迁居东寮。清朝中期,蔡、孙二氏他迁,翁、章二氏则定居至今。正如王受之所说,潮汕乡村至今保留着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村寨规模往往十分巨大,它们大多以宗祠为中心,次要建筑圍绕宗祠展开,相连形成外部封闭而内部敞开的宏伟建筑群体,发展出诸如“下山虎”、“三壁连”、“四点金”、“五间过”、“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等生动多样的建筑形式。东华村亦是有保存完善的古民居、祠堂、寺庙,村民往新村搬迁较少,保持着原生活的生活方式。水系滋养村落,颇有水乡风情。

党建成绩突出:在东华村委和党支部的有效领导下,党政建设工作开展得全面细致,村务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井然有序,先后获得多个类别的国家、省、市级45个光荣称号。村党支部连续20多年被上级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尽享“农家野趣”的生态农业区:东华村有优质水稻种植区、蔬菜基地种植区、生态水产养殖区、水果基地种植区等四个无公害生产基地,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广东省“菜篮子基地”。东华村农业比重大,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有广阔的田园湿地景观,是候鸟的自然栖息地,有一行白鹭上青天之景。

“吃在沙陇”潮汕美食文化的名片:潮汕美食是中国美食文化中,分布范围最关,影响面最大的一个分支。东仙村位于沙陇地区,在潮汕地区素有“吃在沙陇”的口碑流传。

三、空间格局

一方鱼塘:村庄北部是一大片鱼塘,占地73.48公顷,(占全村面积的36.72%)现有养殖总面积115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罗非鱼、四大家鱼、南美白对虾。

一片田:东华村中部有大片的农田菜地,占地59.25公顷(占全村29.61%的面积),包括了蔬菜基地种植区、水果基地种植区、优质水稻基地种植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多目前由于一高速在建,建成后将横穿这片区域。但整体上仍保持着生态开放空间的格局。

一条村:东华村南部是古寨,古寨保存完整,布局规整,村民违规建筑少,村拟在古村北面建新农村宜居农村公寓,动员老寨居民搬入新房屋。

四、形象定位——生态原乡·东华梦想

(一)生态原乡——“三生有幸,原乡东华”

“原生态”:东华行政区域200.11公顷(3000亩地)中,水域和农林用地(非建设用地)占74.84%,占比较大。由于保护较好,东华具有未经雕琢的原始自然风貌景观。

“原生产”:指保留着原来依自然时令节律而劳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东华是一个纯农业村,可以称为是一个农业孤(绿)岛,在陇田镇来看是比较特殊的。东华的农业生产也非常成熟,其中蕉柑和番石榴已具有品牌优势, “东华特绿”这个商标在市场逐步打响。

“原生活”:大部分村民仍居住在老寨中,这与其他村落空心化有较大区别,东华老寨仍然是一个活的古村,是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集中区域,有生活的气息,为广大游客参与“原创消费”和“原产消费”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环境基调和产业要素依托。

“原乡”即“原色本乡”,意味着传承了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东华村生态保护十分到位,古寨也保持了村庄的历史记忆、原真记忆和原生态规划,切合“原乡”这个概念。

(二)东华梦想——中国有中国梦,东华亦有东华梦

东华村的党政成绩突出,在村委和党支部的带领下,多年来荣誉无数,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项奖项,成为了陇田镇甚至潮南区的一面旗帜。基于这一特色,东华村可开展党员学习考察、青少年爱国教育实践、企业户外拓展培训等旅游业态,让东华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得以发扬,形成示范效应。

五、规划布局

梦想教育实践基地:东华古寨、党建文化街、文体公园、村史博物馆、人民公社食堂、拓展基地。

稻田春韵农业示范园:亲子采摘园、稻作文化农业园、原乡家庭营地、深绿农庄。

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红飘带景廊、烟渚渔村、原乡野渡。

六、分区建设——一带三区五节点

一带即红飘带景廊:以中部联通村落的水系串联农地、湿地构成东华村中央水系,以沿线的湿地、农田、村落为景观构成基本元素,重点突出农田、湿地景观的生态特色、村落的潮汕文化,增加艺术化的景观小品和雕塑,打造具有鲜明的中央景观水系。

三区:①东华原乡旅游区:以环村水系西边东侧的村落为界限,包括东华梦想教育实践基地、乡村风情体验、美食、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②白鹭洲湿地农园:以东华村北部的水产养殖基地为基础,将湿地生态﹑旅游观光﹑水产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③稻田春韵农业示范园:近期主要包括村域内的农地资源的整合,远期可整合村域周边的农地资源。打造成为集农业生产、农业休闲、观光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五个重点项目:梦想教育实践基地、烟渚渔村、休闲水产养殖基地、稻作文化农业园、亲子采摘园。

七、项目产品体系与游线

(一)东华梦想教育实践基地

1条特色旅游线路:参观村委和文体中心——党员村干部学习基地——村史博物馆——人民公社餐厅就餐。

核心理念:該线路通过游览学习基地和村史博物馆,感受和了解东华村一代代干部如何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精神干成一件件实事的。

三个景点:①党建文化街:廉政文化一条街,将各项荣誉分类别(文明类、党政类、信息化农村、农业类等)。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展示将部分有特色的手写版《当月工作要点》展出,梳理一些重大有意义的事件配图,还原当时时代背景。②村史博物馆:博物馆内设有祖辈生活展示区和特殊记忆馆,按历史时期布置几个区域,分别展示古寨的一些特色家具,老玩意儿,介绍老寨的历史,辅助一些体验项目,做一个广播室的场景图,以故事讲述的方式还原古村的历史原貌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③人民公社食堂:以人民时代为背景,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主题美食餐厅。餐厅内设置村庄的生产工具和宣传标语等营造整体氛围,主打原生态农家美食。

(二)稻田春韵农业示范园

1条特色线路: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古寨生活——原乡家庭营地(原生态)——生态美食作坊——实践基地(原生产)——东华特绿售卖基地。

四个旅游景区:亲子采摘园、原乡家庭营地、深绿农庄、稻作文化农业园。①“稻田春韵”现代农业示范园:稻田示范区,同时内有瓜果长廊廊架,形成绿色农业园区,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客厅化,即将农产品加工区以庭园模式进行打造,构建加工工业客厅,摒弃以往的加工业模式,实现资源深度化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价值和休闲价值,实现农业综合体的集成与发展。示范园向游客展示农产品由生产到后期加工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如种植番石榴到加工成番石榴汁等,最大程度展示原生产过程。②亲子采摘园:将农产品种植与亲子采摘主题有机结合,以自然田园景观手法进行主题板块的打造,同时结合瓜果长廊廊架、水鸟之家、圣人公庙、垂钓岛等拓展项目,共同实现资源深度化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价值和休闲价值,实现农业综合体的集成与发展。

拓展项目:①垂钓岛:结合村落丰富的水系资源,通过红飘景廊串联亲子采摘园,为父母以及老人提供一个集休憩、观光、休闲以及可充分体验垂钓乐趣的幽静之所。②水鸟之家:以亲子采摘园西北角的小岛为载体,采用人工养殖与野外驯化相结合的方式,将小岛打造成东华村水鸟的天堂。同时结合亲子教育、动物科普、户外摄影等旅游业态的打造,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③原乡家庭营地:以果林、花田、草坪为背景,采用钢结构或木结构搭建景观化的临时设施建筑,以此为载体打造家庭户外野炊及休闲营地——划分野炊区、聚会区、家庭互动区、休闲区,给家庭互动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景,体验传统的“原生活”

的酸甜苦辣。

(三)白鹭洲湿地公园

两个景点:休闲水产养殖基地、烟渚渔村。休闲水产养殖基地:将有机水产养殖与旅游有机结合,生态湿地的景观打造手法进行主题板块的打造,同时结合淡水养殖、爬行天堂、水禽岛等拓展项目,共同实现资源深度化利用,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价值和休闲价值,实现农业综合体的集成与发展。

拓展项目:①禾塘淡水养殖园:将水稻种植与淡水鱼、虾养殖有机集合。以庭园化的景观农田模式进行打造。设置立体农业景观设施,形成立体景观休闲渔业发展新模式,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价值和休闲价值的最大化。②爬行天堂:结合湿地栈道、机耕道、观景平台、湿地生态,打造一个以两栖爬行动物为主题的主题游园。③水禽岛:采用原产地的理念,打造以东华村出产的生态农副产品为原材料,延伸农副产品加工、美食品尝、特色农产品售洲卖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农庄。并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打响东华村“深绿”的生态品牌。③烟渚渔村:充分利用滨江的大环境,营造出一个具有“水乡泽国,烟渚渔村”梦幻般的序列景观意境。强调生态性,有着湿地泽国的景致,植入趣味性,有着童话般的创意造景手法。

拓展项目:①淡水鱼水族大观园:采用主题化的水族造景手法,结合水族DIY户外课堂、水族知识科普、水族特色商品售卖等业态,打造具有鲜明景观个性的淡水水族大观园。②渔乐现场:将水族和渔业的相关知识,通过游戏或互动的方式向游客进行展示,打造包括捕鱼达人、我是小船长、百鱼拼图、创意织网、水底迷宫等新颖的游玩项目。③淡水鱼科普长廊:结合村落丰富的水系资源,通过淡水鱼科普长廊串联烟渚渔村,为父母以及老人提供一个集休憩、观光、休闲以及可充分体验垂钓乐趣的幽静之所。④慢行栈道和绿道驿站(红飘带):最大限度地保留场地原有的乡土植被和环境,在此绿色基地上设计一条绵延贯通全村的红色飘带,它整合步道、座椅、环境系统、乡土植物作物展示等多种功能和设施。沿飘带分布几个休憩亭,成为会面地点和视觉焦点。红飘带保留原有生态和自然条件,将民居、农田、湿地景观完美衔接。

八、结语

田园风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集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耕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包括庄园农业、生态环保、康体健身、家庭休闲等多元要素。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传统而独特的乡村性及农业资源,适宜采用生态旅游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开发和经营。本文通过对其旅游发展进行分析规划,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以生态田园作为旅游吸引力,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契机,来尝试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和休闲品质,描绘了中国幸福乡村的美好蓝图,对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原乡东华景观
认识成语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原乡人·漂泊者·白面具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原乡神话的追逐者——《空山》新论
白鬃马穿过甘南——论扎西才让的原乡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