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新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对策

2018-07-14 10:19张婷
读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

摘要:在农村小学学校中,许多小学生无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对此,本文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全面分析,从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三个维度,提出了加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旨在促进农村小学生更快地适应学校。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校适应;心理健康

农村小学生的衔接教育对学生是否能够快速地融入学校生活以及今后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不仅要传授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巧妙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早地适应农村小学学校的学习,为今后的学校生活夯实坚定的基础。

一、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 心理情感需求强烈

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学校与社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当前许多农村小学对于家庭这种关键性的作用缺少正确认知,低估了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农村小学通常有许多的留守儿童,学生与家长的见面机会较少,学生所得到的家庭温暖更是无法满足他们内心的强烈需求,进而导致一部分学生脾气暴躁,出现与教师顶撞、不服从管理等问题。也有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约束力较差,且长期缺失家庭教育,过于自由懒散,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还会使他们养成诸多恶习,对其未来发展不利。

(二) 不良习惯不断涌现

在农村小学管理制度下,家长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在校表现,却未真正关心小学生的真实情感与需求,忽视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而导致许多小学生存在自我管理意识不足、控制能力较差等情况。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还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攀比心理、说话不讲究技巧、不注重个人卫生等问题。留守儿童与家长联系较少,同时家长对家庭教育不重视,会使学生无法分辨事物的好坏,养成不良习惯。

(三) 无法适应学校生活

农村小学生从过去的家庭生活过渡到学校后,身边的交际圈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若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出现社交障碍。还有部分学生由以前的开朗外向逐渐变得独来独往,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也有些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以及教师的讲课模式感到不适应,并且不能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由于存在较强的好胜心而无法承受挫折。

二、 解决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 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小学应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大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为学生构建轻松、自由、人性化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中的花花草草、教学楼等,到处都应充分体现美,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与感染,净化他们的心灵。其次,创设舒适的班级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班级风气,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小学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感教学,对每位学生给予充分关心,使他们从学习与生活的细节入手,积极融入集体生活。教師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小学生的有效沟通。同时,还要多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创造机会,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平台。再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各学科教师应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多交流,让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各个课程中。教师应基于教材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最后,定期举办知识讲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 构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农村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施教者,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心理素质,大都来自班主任的有效引导,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进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知识与教学方法,提高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不良心理问题及时纠正。班主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得到学生更多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教学。

(三) 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孩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很重要,但是具有完善的人格更重要,能力和品质同等重要,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家庭教育中,要客观的认识孩子,当发现孩子的不适应表现时,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其次,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养观。孩子的教育培养离不开家长的教育指导,有些家长认为选择学校,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可以寄托给学校,对孩子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漠不关心。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留守在家,感觉亏欠孩子,于是,与孩子相处时过分的溺爱孩子,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形成了孩子在家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松散的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对比,孩子在校时自然有入校困难和焦虑的现象发生。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养观,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和教育,才能避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

第三,家长要树立和谐的亲子观。民主平等的对待孩子,有关调查发现,亲子关系与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如果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就难以了解孩子的思想、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人际关系情况。作为家长,在重视孩子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要与孩子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与个人意愿。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更多的引导孩子建立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成员的共同进步与成长、有效的沟通环境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

农村小学教师决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要有一定的创新和改变。教师需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从学生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引导学生们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体味生活,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尽早地融入学校生活。

参考文献:

[1]赵广,汪振德.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2):151.

[2]张璐.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06):241.

[3]王文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12.

[4]沈丽军.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242.

作者简介:

张婷,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