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俄语分层次教学模式初探

2018-07-14 17:53刘宏伟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模式

刘宏伟

摘 要: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俄语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因俄语学习动机和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导致学习效果差距甚大。高职俄语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理论及现实依据和分层教学的优点,并对分层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俄语;分层教学;教学模式

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转型的新时期。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俄语课程,有的与俄方院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其培养目标是国际化的复合型俄语人才。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为例,从2010年开始培养复合型俄语铁路人才至今已经有7个年头,在此期间笔者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日益变化的教情与学情,认为有必要进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学生的基础差距悬殊。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单独招生生源,这类学生没有参加高考,其学习基础普遍低于高考生。而在高考生源中,学生因专业不同导致考分差距甚大。例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铁道机车专业的录取分数高达400分以上,甚至可以达到二本分数线,但物流专业的学生分数较之可能会少近100分,可见学生生源差距之大。此外,学生基数大,一个学院往往几千人,这种学情下,针对他们的俄语课程通常采用同一个俄语教学大纲、同一本教材和同一个考卷,势必会出现教学资源不平均,教学评价不理想的问题。

2.学生学习目标差距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中都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这个框架下学习的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是专科毕业后准备出国继续深造,另一部分学生则没有这个打算。对于第一部分学生,俄语不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将来出国的语言工具和继续深造的语言基础,因此,他们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要求都很高,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俄语就是一门课程,基于学习的零基础和俄语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他们对俄语的热情较低,甚至很多学生的目标只是及格。因此,两种学习目标直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后的努力程度根本不在一个层面,这是同一本书、同一门课所不能解决的矛盾。

二、分层次教学的依据

1.理论依据。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教育理论“i+1”,i代表目前所具有的知识水平,1则表示稍高于现有的语言水平的知识,意思是人类语言进步的规律是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简单来说就是每次学习的内容应该较上一次有所衔接和难度稍有递进。分层次教学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i”进行“+1”的教学,而不是盲目地全部“+1”,因为对一部分人是“+1”而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2”“+3”,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语言教学,违背了语言学习理论。

2.实践依据。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区别培养。比如,对基础水平的学生应注重听力、对话能力的培养;对高层次的学生应注重口述、辩论、演讲、写作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模式下有所区分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很高的教育效能。

三、分层次教学的模式

1.隐性分层教学模式。隐性分层教学是指教育者以一个独立的授课班级为单位,用自己内在的尺度对学生进行衡量,暗中把水平相近、學习目标相当的学生归为一个层次,然而分层的结果并不告知学生,仅教师用作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依据。例如,在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设定好两个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练习以及课后作业。这种俄语分层教学以班级、小组、个别学生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分层评价,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使俄语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成效性。

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尊重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基础,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遵循语言习得的内在规律,力求保障各层次学生通过学习得到身心满足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进行合理的分层,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

2.班级分层教学模式。这种分层模式便是将学生按水平分班进行俄语教学。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为例,合作办学框架下共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每个年级学生数量达一千多人。笔者建议,大一的时候学生可在各自的行政班级上课,因为大家的俄语都是零基础,处于一个水平线,学习字母、发音及简单的句子。这个阶段即使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距,但因为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基本可以达到最低的教学标准。然而在大二的时候,笔者建议通过分类考试和结合大一学习成绩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两大类,成绩好的学生其大二俄语课为考试课科目,成绩稍差的学生其大二俄语课则为考查课科目,这样从根本上区别了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参与考试课的学生当中再区分出继续出国深造的学生,这样可以将学生归为三类:出国的学生、俄语考试课的学生和俄语考查课的学生。根据三个层次,教师应该设定三个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最终教学评价也要有所区别。

经过班级分层次教学,尖子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俄语知识,进行高难度的口语训练,如翻译、口述、演讲等;中等生如果完成自己的目标便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班级学习氛围良好,俄语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基础生则学习简单的内容,练习简单对话、听力、朗读课文等,能够满足自己的学习成就感。

四、分层次教学的优点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每个学生都处于自己水平的学习环境里,不会因为学习差产生焦虑、自卑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良性的学习竞争环境。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踮起脚够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学生学得会、学得好,自然就会提高学习俄语的积极性,成绩也会更好,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

2.有利于选拔出尖子生,提高出国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以往的俄语课中由于是大班教育,教师考虑到学生的总体水平,教学内容往往趋于简单、中等水平,导致尖子生对俄语学习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不免耽误了学生进步的速度,降低了学生对俄语学习的热情。如果出现俄语尖子班,学生能更深入地学习俄语语言知识,更多地学习俄语文化知识,提升俄语水平,使俄语学习专业化,甚至本科化。

3.降低不及格率。一般来说,大二年级的俄语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深,学生普遍跟不上进度。但囿于课时量和学生数量,教师无法将优等生和差生同时抓;在同一试卷标准考核下,往往大量的学生成绩不及格。这一问题既困扰学生也成为令教师头疼的问题。进行分层教学后,对于基础水平的学生考核方式改为考查课,教师可将学生平时的出勤率、迟到早退行为、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作为期末评价因素,以期提高学生的平时表现,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

分层教学模式还存在其他的优点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水平和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将学生科学地分成不同层次、进行有效的教学并设计出合理的考核办法。这要求教师多阅读相关资料,参加培训,吸取最新的分层教学知识,并和同行多探讨多学习,结合实践不断优化分层的方法。另外,分层教学的改革势必带来教材改革和考试改革,一方面,教材需要根据学生专业或水平而设置,同一本教材无法满足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考试形式和难度也需调整到合适的水平。虽然国内部分院校已经开始进行分层教学的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之路漫长,还需教师继续探索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克.高职教育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与总结[J].辽宁高职学报,2006,8(4).

[2]支永碧,王永祥.外语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