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不易

2018-07-17 04:37马建红
方圆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师者毕业班主任

马建红

每年六七月份,是大学生的毕业季。本科生也好,研究生、博士生也罢,数年寒窗的努力,都会在这段时间里接受老师们的鉴定和检验。尤其是毕业前最后一场考试——毕业论文答辩,更是牵动着毕业生的心,能否顺利毕业就看这关键的“临门一脚”了。其实对于学生的指导老师来说,这样的时刻也并不轻松。可以说他们在和学生承受着一样的煎熬,而且这煎熬还可能是好几重的,因为他指导的学生不止一个。这些论文的质量还良莠不齐,在担心这个学生的选题和立意的同时,还要操心另一个学生的逻辑结构,即便每个学生最终都顺利通过了,还要当心查重时被掘出个隐形的不定时炸弹来,用“步步惊心”来形容老师的心境,一点儿也不夸张。一般人羡慕大学教师有两个假期,也羡慕老师们“桃李满天下”时的硕果累累,只是那些“为师不易”之处,却只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其实为师不易,不仅仅大学老师有此感触,那些中小学里的老师也是感同身受。我们知道,在中学里任教的老师,一般都有升学率考核的压力,尤其是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教学任务,而且还要负责学生的纪律、安全、卫生等其他工作,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评比活动,要跟着学生晨跑,还要陪着学生上晚自习,学生打架了、早恋了,事无巨细,都要耗费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被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并非他本人有多么崇高,实在是这种职业本身使然。每一个走过青春期的人,应该都能体會到老师们的辛苦。

如果这些还属于教师日常生活,尚且说得过去的话,有些要求老师做的事情却是人为地增加老师负担,而且是不近人情的。有媒体报道,最近在安徽省某县教体局营养办下发的一项通知里,要求其下辖的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等要落实“班主任试喝牛奶制度”。通知中说,由供奶企业每天免费给每个学生提供一盒奶,不过班主任要在学生喝奶前一小时进行试喝,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检查发给学生的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存在破损或胀包等问题,待老师试喝后没有发现异样,确保安全后方可发给学生饮用。通知还规定,如果不按要求操作,造成后果的,要对班主任进行严肃处理。

该县教体局下发这则通知的本意其实是好的。他们本着为学生健康负责的宗旨,认为“学生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所以才要求在学生饮用之前,由班主任试喝。不过这样一纸出于良好初衷的通知,却遭到了老师们的反对和抵制。因为它将对学生安全的关心,置于对教师身心健康的漠视之上,让老师们备感“心酸”,这就难怪会造成网友的围观和舆论的反弹。

在现实生活中,让老师试喝牛奶的事情毕竟只是个例。在当下以子女较少的家庭为主的时代,老师们更头疼的或许是如何教学生的问题。现在那些爸妈的“男宝”“女宝”们,几乎被父母宠上了天,说不得,骂不得,在学校自然也是不愿受半点委屈,如此一来,课堂上不服管教、顶撞老师,甚至在教室里动手殴打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学校是教育学生以养成健全人格的地方,对于这样一些“熊孩子”,相应的管教措施也是必需的。不过有的时候学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担心“出事”,怕出“舆情”,于是一味地迁就和纵容,对于“敢管”的老师,则以停课、停职或开除进行处罚。在这样无人撑持的环境中,被称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自然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应付差事罢了。前一段时间发酵成反腐问题的“严书记女儿”事件,其实本来涉及的是一个如何教育小孩子的事情。孩子的母亲“严夫人”偏偏小题大做,也因其“兴师问罪”而终于酿成了热搜事件。

其实,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志的师者,所从事的工作确实是世间最不容易的。它是一种心理的煎熬,也是一种教与学之间的互相成就与成长,还是一种在实践中受到轻忽时对心灵和精神的淬炼。感叹之余,当几十年后看到曾经的学生已活出他们自己出彩的人生时,一切的“不易”都会变成“值得”。偶尔的慨叹和牢骚,只为那些年轻生命的精彩绽放,老师的职业尊严便也油然而生。个中滋味,也只有师者自己才能体会。

猜你喜欢
师者毕业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我只说给月光
我们今天毕业了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