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构建

2018-07-17 06:37李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构建毕业生

李纯

[提要] 本文从经济发展视域下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分析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发展角度探索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构建策略。

关键词:经济发展;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23日

一、经济发展视域下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当前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作用下,中专毕业生质量和社会就业需求的结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各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改造过程中,传统的中专教育已经明显落后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导致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当今岗位对人才现代化技能的要求。这是当前中专毕业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一个主要原因。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提出了就业与创业并重的政策,以毕业生的创业带动就业。

(二)新增就业岗位较少。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常态化,经济增长趋缓。然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原材料和劳动人口成本都在上升,劳动密集产业的优势不断弱化,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减少,新增岗位较少,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实现。而就业促进机制的构建能够提高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社会稳定的需求。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差,会严重挫伤社会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中专教育的开展。并且,学生就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家庭生活和个人发展,如果学生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学生个人价值无法实现,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社会的不满,不利于社会稳定。而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构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二、我国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构成

(一)政府的就业政策。政府就业政策是我国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构建需要政府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和就指导政策,明确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程序,提出毕业生就业促进的具体措施。

(二)中专学校的就业指导。中专学校就业指导是我国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对中专毕业生就业意义重大。具体来讲,中专就业指导具有专业性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就业指导理论和技能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分析就业期望、性格特点、就业需求、职业规划等,进而帮助学生选择最合适的职业。并且,中专就业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另外,中专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就业指导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理论指导,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招聘会,指导学生的就业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社会的就业服务。社会就业服务也是我国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我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相关服务。具体来讲,社会就业服务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解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红面临的就业信息短缺、就业信息失真、就业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并且,社会就业服务能够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在了解毕业生情况和就业单位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将毕业生推荐给相关用人单位,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

三、现阶段我国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方面的问题。政府在中专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构建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来讲,政府忽视了对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没有对毕业生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的开展。并且,政府在就业市场管理工作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对就业市场的统一管理,导致毕业生面临着种类繁多、主体多样的就业市场。同时,政府缺乏对就业市场的科学管制和监督,就业市场秩序混乱,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中专学校方面的问题。现阶段,中专学校的就业指导还不够完善,不利于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讲,有些中专的就业指导理念不科学,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并将教育对象局限在应届毕业生,忽视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并且,有些中专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复杂,就业指导教材选择随意,就业指导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的设置也比较盲目。另外,还有些中专的就业指导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和就业指导技能,就业指导工作质量较低。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现阶段,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构建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具体来讲,有些中专片面追求高学历,认为毕业生的学历代表了毕业生的能力,忽视了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如,面对近年来高职毕业人数的增多,高职毕业生用人成本降低的这一现状,一些企业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拥有高一级别学历的高职毕业生身上,从而导致中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经济发展视域下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构建策略

(一)完善政府就业政策

1、加强政策指导。政府应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政策指导。为此,政府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强化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政策和就业指导措施的宏观管理,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积极出台并完善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2、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第三产业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此,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变,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我国应针对中专院校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向第三产业方向发展,促进学生就业。

(二)提高中专教育水平。中专学校作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主体,应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毕业生就业。为此,中专学校应积极优化专业设置,根据人才需求和市场发展设置专业,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后能够找到对口工作。并且,中专学校应积极开展就业教育,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具体来讲,中专学校应开展常态化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中专学习的所有阶段,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就业指导,优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中专学校应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向毕业生传授就业技巧,进而促进毕业生就业。另外,应重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加强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时搜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没有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优化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

1、更新人才观念。用人单位应积极更新人才观念,强化人才储备工作。为此,用人单位应改变传统的学历观念,重视人才的品德素質和实际能力,选择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并且,用人单位应重视创新人才和技能人才的作用,积极为职业类人才和技术类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另外,企业还应当在严格贯彻落实政府就业指导政策的基础上,强化员工培训工作,积极参与中专人才培养,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科学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完善人才竞争机制。用人单位积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采用公平竞争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机会,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进而提高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为此,用人单位应不断减少单位内部的关系户,通过公平公正的招聘方式招录素质较高、职业能力较强的员工,并要求员工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职位升迁,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另外,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应积极向毕业生介绍本公司的公平竞争机制,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主要参考文献:

[1]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四大体系全面推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J].家庭服务,2017(7).

[2]李为民.健全创业体制机制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重庆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业就业纪实[J].中国就业,2017(2).

[3]赵家万.“9+3”毕业生就业路径与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30).

[4]张海通.以市场为导向 构建学生就业工作新体系[J].福建教育,2014(13).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构建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