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

2018-07-17 11:32宋晓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6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宋晓青

摘 要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试验组采用MRI检查,观察组采用CT扫描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试验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检出率高于CT扫描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CT;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它也是一种十分难治的疾病,髋关节无菌性坏死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股骨头损伤后内部血供中断与骨坏死,导致关节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紊乱的出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疗效越差。目前在股骨头的坏死早期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是使用最多的检测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都比较好,因此,临床诊断价值也很高。但是这两种方法在检出率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013年5月-2017年3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2017年3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的资料完整而且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3~64岁,平均51岁。试验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3~64岁,平均5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髋关节累积下肢疼痛行走受限等。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100例患者均已经通过X线检查。试验组采用MRI影像学检查,扫描层间距0.4 mm,层厚4 mm,范围为整个髋关节。观察组采用GE 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髋关节,层厚0.625 mm,且无间距全扫描。

评价标准:股骨头坏死的分期评价标准可参考ARCO法。Ⅳ期:关节炎及关节组织破坏,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等;Ⅲ期:X线半月征改变;Ⅱ期:X无明显异常,CT与MRI检查发现有局部囊变、骨硬化现象等;I期:X线检查正常,CT正常,但MRI异常。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CT检查为股骨头坏死37例,检出率75%;进行分期诊断,其中Ⅳ期11例,Ⅲ期15例,Ⅱ期10例,I期l例。试验组MRI检查为股骨头坏死48例,检出率96%;进行分期诊断,其中Ⅳ期22例,Ⅲ期10例,Ⅱ期9例,I期7例。对两种不同方式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可知,使用MRI检测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CT的检出率(P<0.05),见表l。

讨论

中老年人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可能与自身因素及长期缺乏运动有关。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逐渐减慢,身体的体能也会下降等,这些因素可以导致股骨头坏死。主要临床特征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导致股骨头塌陷和股骨头退缩。不良症状,如关节炎,严重阻碍患者的行为活动,经常有明显的行动障碍,直接降低生活质量。

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慢性供血不足和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大多数患者对疾病没有足够的认知,在病情结束后不配合治疗,最终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为了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率,准确地掌握患者的情况,不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为后期的发展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这对改善预后质量,优化治疗效果具有很大的优势。过去,许多临床X线片被用来诊断股骨头坏死。X射线检测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然而,由于X线技术有限,诊断股骨头坏死早期病变并不理想,很容易漏诊。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技术也越来越成熟。CT和MRI技术的诞生,促进了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近年来,CT技术和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扫描仪主要用于患者全身扫描,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MRI更倾向于集中在局部软组织区域,以便了解病变的细节。通过CT图像可以发现骨小梁的结构,可以發现未发现的骨折和关节塌陷。医生能准确地判断股骨头坏死的面积和骨关节塌陷的严重程度。与CT技术相比,MRI成像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这主要是由于MRI成像技术具有多维立体成像性能。在软组织扫描中,它可以体现一个显著的对比优势。因此,在识别股骨头坏死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时,MRI影像的分辨率会更高,可以清楚地反映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因此,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已成为临床诊断骨病变的理想选择。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测,发现观察组的50例患者,CT检查为股骨头坏死37例,检出率75%;且进行分期诊断,其中Ⅳ期21例,Ⅲ期15例,Ⅱ期10例,I期1例。试验组50例患者在MRI检查为股骨头坏死48例,检出率96%,且进行分期诊断,Ⅳ期22例,Ⅲ期10例,Ⅱ期9例,I期7例。对两种不同方式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可知,股骨头坏死患者使用MRI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CT的检出率(P<0.05)。这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对比研究后发现,临床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过程中MRI检查的检出率比CT扫描检测率高,更利于早期诊断,取得了满意疗效,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