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研究

2018-07-17 09:24黄瑞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学生就业

黄瑞梅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率”成为了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就业成为了他们日后生活的关键,因此,就需要社会和政府各界人士的重视,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率。目前来看,为学生构建一个以政府为背景、社会为辅助、高校为核心、自身为主导的综合援助体系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就业 援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08-02

一、当前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现状

(一)毕业生的初次面试就业率非常低

据统计发现,就全国的毕业生来看,其初次面试的就业率只有68%,远低于全国平均就业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类型不符合、缺乏面试技巧而导致竞争力差、自身专业机能水平的不足等。

(二)毕业生对自身工作要求期望值高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从小注重课本知识学习,没有接受到全面的素质技能教育,其中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过分的注重钱财,因此,在选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更注重自己的薪资,对自己的薪资要求高,盲目的追求大城市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不太愿意回到基层工作。

(三)就业指导中心针对性服务能力有限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往往是兼职教师,其对学生就业工作针对性教育的水平不够,无法满足需求。另外,学生对指导内容不满意,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理解如何去择业,部分学生仍然对未来工作充满疑惑。

(四)经济压力限制了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

据研究发现,毕业生中约25%的学生希望创业,限制他们创业动力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和人脉上短板,很难获取创业基金。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的创业政策,但政策的批准仍旧需要各个部门层层审核,还没等审核通过,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渐渐消退了,特别是对于使用助学贷款方式完成学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依赖外部经济资助,忽略技能培养

当前,国家逐渐意识到了创业资金的重要性,大力进行资金投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如:在高校中设立多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为大学生的创业过程组织免费的教育指导活动等,这些扶持政策极大的缓解了创业过程给贫困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然而,部分高校却忽视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业就业技能的培训,导致毕业后学生就业困难或初次就业时间较短。

(二)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方式不够重视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专业,其正处于摸索和学习阶段,部分高校甚至轻视对毕业生的指导,他们认为学校把好教学关,学生的就业就不成问题了。正因为部分教师的这种想法,造成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轻视,没有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与就业实践结合,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

(三)社会缺乏针对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制度建设

目前来看,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往往采用双向选择制,即单位选择学生和学生选择单位,只有双方同时认可对方才能进行就业签约。但实际情况是,单位对学生的选择依据是“唯亲关系”,这就把完善的双向选择制度变为了单项选择制度,把“亲属关系”变成了个人能力的体现。

(四)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部分学生缺乏整体素质

经济水平的差距造就了教育程度的差距,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在英语水平、电脑水平、艺术水平以及文化水平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在相同的就业环境下就会缺乏信心,没有自信,极大可能会在职场遭遇淘汰的局面。

三、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援助体系实施

(一)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就业辅助政策以及资金投入的实施

1.政府扶持政策的实施。

政府部门首先需要了解贫困家庭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对应的扶持政策,另外调动当地群众以及当地企业一起来进行创业扶持。其次,教育相关部门积极搜集毕业生的相关创业信息,如:创业的类型、创业的方式、创业的领域以及创业的程度等,并详细的统计分析所搜集的数据,为后续大学生的创业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2.政府投资力度的增强。

政府专门为贫困学生申请独立的启动资金,帮助毕业生渡过资金上的困境,也为其发展树立心理上的信心和动力。

(二)以高校为教育核心,实现全方位的就业信息指导

1.高校需树立正确的核心理念。

高校是毕业生创业的坚强后盾,能够提升毕业生的激情和斗志。加强学校核心教育理念不动摇是实施毕业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通过针对性、专业性的就业指导提升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综合水平。

择业是双向选择,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综合素质过硬,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企业的认可,完成签约。学校需要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毕业生做好详细的职业规划,并制定针对性的综合素质培养计划,提高这类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以企业为基础,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可持续性建设

1.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

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高校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温馨、和谐的环境,企业为人才培养建设实践基地,分别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促进人才的综合发展,进而拓展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以创业机构为基础。

创业机构凭借着自身资源的优势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定时传递准确、完善的就业信息,并根据具体的单位招聘要求,为毕业生组织详细的招聘计划,实现时时掌控,避免遗漏或错失良机的现象发生。

(四)以学生为主导,提升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

1.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

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由于家庭的原因而导致其就业渠道窄小,因此更需要重视自身的职业规划。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学生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其中包括:未来想做什么?未来能做什么?自己的有什么优势及缺点?从事什么行业?等等。

2.加强自身的就业信息培训。

合理的就业政策是提升就业率最有效的方式。第一,相关法律的制定保障了就业信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给毕业生的求职过程带来了稳定的环境;第二,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毕业生的创业积极性,从本质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3.定期查询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可以为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提供就业思路,帮助毕业生去辨别哪些是真的信息、哪些是假的信息,而且,完善的就业信息可以从就业渠道方面进一步促进毕业生的求职过程。

4.提高各类求职技巧。

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优缺点足够了解,向面试官用于展示优秀的一面,给面试官带来工作上的激情和潜力;其次是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选取那些清新淡雅的衣服,行为举止要彬彬有礼,从视觉和语言上获取面试官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2009129

[2]张革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构建[J].湘潮(下半月),2011(09)

猜你喜欢
学生就业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成功人生须精心谋划
即兴伴奏对高校钢琴学生就业的作用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