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的线象

2018-07-18 01:05刘永刚
流行色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字德国书法

刘永刚

刘永刚出生于内蒙古根河,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 获学士学位。1997年 毕业于在德国纽伦堡美术学院学习 获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北京宋庄和德国柏林,当代文字艺术家。他将蒙古文与篆书奇妙的结合,发明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形式。

油画出身的刘永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中央美术学院时期受到过严格的写实训练。之后,九十年代初期,刘永刚留学德国,在纽伦堡美术学院学习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同时接受欧洲现当代艺术的熏陶。1999年刘永刚创作雕塑《站立的文字》,这是刘永刚艺术创作的一个重大转折。自此,“线”在他的艺术中成为主体,刘永刚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中强调“线”。华夏的文字,不仅仅是传统书法,准确地说,那些最古老的文字,比如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小篆和大篆等,这些文字对刘永刚的创作影响很大。无论是为鄂尔多斯市创作的大型组雕还是在中华世纪坛的《站立》。应该说德国表现主义抽象绘画中的理性因素,成为了创作他将东方文字立体化艺术的一个重要契机。最终能够促成这些雕塑创作的还是刘永刚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永刚去德国留学。对西方的文化进行研究、梳理过后,发现有很多东西需要从中国的土壤里挖掘。他将他近年创作统称为“线相”,主要是强调他的抽象作品与中国传统书法中线意、书意、书写性之间的文脉关系。“线相”这个概念是由他本人提出的,“线”代表精神;而“相”代表视觉图像,合到一起起来就,是时代的“精神面貌”,它与历朝历代社会背景、文化传承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文字像人一样,尤其在小纂里体现诸多,它呈现了一种上紧下松的、向前行走的视觉效果,又从视觉、造型、材料、构造和时代语言五个方面进行摸索,文字与书法结合,把平面的文字释放到空间里,原本书法中线条的表达圆润饱满、或锋利坚挺,变得可以直观的结合体量去感触,形成一种阴阳相生、对立统一的视觉符号。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相比,刘永刚一方面是要回到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觉表达,另外一方面是要在精神层面和文化传统去沟通。

《爱拥》石 210x170x250(厘米)2013

纵观全部的、世界的艺术史,无论是东方、西方,还是伊斯兰,都有许许多多优秀的艺术家在自己的地域汲取着优秀的传统。艺术创作回归传统与再创传统。回归传统也就是寻找源点。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开创一个时代、引领某种思潮肯定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挖掘。“线相艺术”的内涵。每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不同的。华夏美术自从有了线和文字,才有了艺术史。那是延续了数千年的书写方式。有了书写方式,便产生了书写的艺术。书技是以文字为本源,而线的运用是文字与书法、绘画、雕塑艺术的生命所在。线是精神,而相是面貌。如秦汉时期的线雄浑壮魄,到了明清时代就比较柔美单薄。刘永刚认为,我们今天这个“线”几乎要断的时代,能不能回溯到秦汉或唐宋元的时期,继承先人留下的这一宝贵遗产,结合当下开启一种新的时代面貌,将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做出具有中国创造准则的“线相”作品,令“尚立”于世。如果说“线”在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明尚朴、清尚趣,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就应该是“尚立”:这个“立”是全面的立,政治上要立、经济上要立、文化上也要立,人的自尊自信更要立。刘永刚希望以世界艺术发展的思路,把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转化为现当代艺术的一个部分。他的艺术在今天来看,不仅能借古开新,更能由内而外,不断进行国际间的对话与交流。

《爱拥》铁 280x250x600(厘米)2015

猜你喜欢
文字德国书法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