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尽情挥洒在创业的舞台上

2018-07-18 15:00翁歆
风流一代·青春 2018年7期
关键词:青奥会影视

翁歆

崭露头角

陈斯宇今年25岁,父母都是国企体制内的职工,一直想着能让儿子子承父业,但是陈斯宇从小却酷爱艺术,高考那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南京艺术学院的音乐学(音乐编导与策划)专业。初进南艺的他,便被校园浓郁的艺术气息所吸引,清新脱俗的美术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备精良的录音棚等,这些曾在他梦里出现的场景如今就在他的身边,他感到特别珍惜。除了上课,所有的业余时间,他要么泡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里,要么沉浸在录音棚的音乐王国里。他不断钻研专业中涉及的技术,很快,他就掌握了影视剪辑、影视特效、视效包装、影视录音、影视拟声和混音技术等专业技能。

因为有超强的技术傍身,还是大一新生的他,很快便通过了OPP0手机公司面试的层层筛选,进入深圳OPPO总公司实习,他也有了将技术落到实地的机会。实习结束后,他又担任了OPPO手机南京校园大使的工作。

2014年4月,陈斯宇和3个小伙伴一起负责学校《No Theme无主题》专场音乐会,那场音乐会结束后,南京青奥组委会看中了他们的技术与才华,邀请他们担任青奥会文化教育部导演组导演一职。

面对这么高的职位和这么大的舞台,陈斯宇倍感压力的同时,决定豁出去好好干一把。青奥会会歌发布仪式,从两个多月前就开始筹备,陈斯宇负责舞台现场的视觉效果,包括灯光舞美设计、大屏音响设计等。在这两个月里,基本上一两天就有一个新的修改方案过来,到了最后一周,每天都要开两次会,开完会就要熬夜修改各种视觉设计、视频效果等。那一周改了近15稿的设计文案,6天只睡了不到6小时的觉,而睡觉的地点要么是在打车去会场的路上,要么是和总导演在现场看排练的时候。发布会的当天,陈斯宇在后台,看着一百多家媒体逐渐进场,台前台后有序地忙着,直到开幕音乐响起,灯光大屏亮起,他才彻底放下心来。工作人员给了他一张板凳,他刚坐上,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见是青奥会部长在叫他。后来他才知道,整场活动零失误,获得了一致好评。

2015年年初,在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下,他與一个小伙伴成立了第一个公司“南京稻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他们提交的“朝阳轻雨文化创意项目”以“互联网+影视传媒”的形式拿了江苏省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三等奖,并获得政府和紫金创投的10万元奖金。那时候的陈斯宇,也只是一名大三学生,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的这些成绩。2015年12月,他与现在的合伙人创办了南京帝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获得了南京优秀创业项目专项扶持。但是公司刚创立,面临很多问题与考验,资金短缺、人员出走、项目不稳定、项目质量太差,陈斯宇心累到想去麦当劳打工。

第一年,他们从写真业务调整到“互联网+传媒”项目,接到了200多个项目的单,从数量上来说非常可观,但是项目总价才七八万,其中不乏1000元以下、制作难度不小的项目。

公司初创时,最困难的还是管理一群年龄跟老板差不多大、甚至比老板大的员工。那时,陈斯宇给员工4000到5000元的月薪,五险一金都按规定缴存,但这份薪水与北京、上海的大公司比,肯定算少的。有几个员工,在公司快一周年的时候,提出了离职。后来陈斯宇才知道,有的是被北京光线传媒公司挖走了。那天晚上,陈斯宇跟合伙人吃饭,饭桌上什么话都没说,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人往高处走,没办法的事情。饭后,合伙人安慰他:“想开点,好歹我们在北京有熟人了,还是光线传媒啊。”

不忘初心

2016年,陈斯宇大学毕业了。本科毕业的他,可以留在母校做一份旱涝保收的教师工作,也可以去保送的台湾国立艺术大学继续深造读研,但满腔热血的他,这两条路都没有选。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支持国家实体产业发展,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他说:“以前让大学生创业,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父母总是以考个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为傲。但现在有了国家优惠政策,房租减免、税收减免、出资金额可分期付款及银行贷款的支持,再加上我有专业技术,又有市场渠道,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我相信父母会为我的创业而骄傲。”毕业后的陈斯宇还是以帝米公司为主,从刚开始创业的4个员工到现在拥有40多个员工,从刚开始的入不敷出到现在营业额每年呈5倍趋势增长,公司发展良好,已经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电网南瑞公司、雪佛兰(中国)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陈斯宇还为母校运营“南艺大学生创艺创业展示园”。这个创艺创业展示园从两年前的空建筑到现在的云创空间,倾注了年轻创业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学校为他们提供了硬件上的装修,给他们搭好了舞台,省里为他们提供了优秀项目的奖金,市里为他们提供了技术产业的补贴,江北新区也为他们提供了落户南京的优惠政策……

政府提供了很优惠的政策,确实也存在有些创业者为了这些补贴而创业的情况,但陈斯宇说:“我不认为我是为了拿补贴而创业的,我是一个实打实做事的人,从来没想过那些,是老师或者政府对接的双创办的人找到我,我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补贴。我相信,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专心做一件事就够了。

猜你喜欢
青奥会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青奥会对中国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启示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南京青奥会掠影
世界华人协会主席一行点赞青奥会
青奥会少吸PM2.5让人五味杂陈
当代高校语言类志愿者的培养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