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

2018-07-18 17:52张红梅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水土保持

张红梅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这也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有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我国一项重点环境保护工程,也应该适当转变以往的治理方式,以满足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轉变的新要求。对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水土保持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含义

经济发展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指将经济发展由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为现代化发展模式,如技术密集型、消费驱动型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转变方式,又要调整结构。

二、水土保持工作所影射的精准扶贫政策

所谓的精准扶贫,是与传统的粗放扶贫向对应的,它是指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手段方法对扶贫对象进行脱贫,其脱贫核心在“精准”。现阶段,精准扶贫具体包括以下四项基本内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其基本方略是“六个精准”,具体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我国水土流失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大多都在偏远的山区,做好这些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其生产生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也是实践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体现。

三、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的水土流失

(一)农村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大多都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使得地表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一些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峻,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是世界之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农村地区资源较为贫乏,经济发展较为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人们开始大量的开垦草原、进行大规模的放牧等,以获取过的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方式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它大大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得草原、森林不断出现退化、沙化现象,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重[1]。除此之外,广大的农村地区在生产经营方式方面仍然较为落后,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使得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重水土流失,同时反过来也抑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二)工矿和城镇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只有通过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才能较快的获得经济发展。进行工业生产需要开发建设许多大型工厂,而工厂选址大多都位于人烟稀少的郊区,这必然会使地表植被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同时,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等污染性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直接排放与河沟,若遇暴雨则会破坏周边的土壤结构,极易引发水土流失。除此之外,建国初期,由于矿产资源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采矿事业发展迅速[2]。工人开始大规模的开采矿山,矿层不断被采空,地下土壤结构和岩石结构遭到巨大的破坏,使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现象不断发生,这些都加重了我国的水土流失。

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

(一)利用投资多元化推进经济发展外需拉动型向内需主导型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不断加入到改善自然环境的社会组织和公益事业中来,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助力我国的环保事业。对于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有关部门必须要实行严格的水土检测和管理,同时还应该启动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大型环保活动,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综合治理格局,这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从外需拉动型向内需主导型方向发展。

(二)利用综合治理推进经济发展从对外投资型向内需投资性方向发展

过去,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都比较单一,没有对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衡量,水土保持效果不明显。要想真正做好水土保持,必须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其治理原则是在流域的自然、社会特征以及生物种群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网状式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并逐渐递增,在小区域内实行小型提水保土工程措施,并配合一定的生物措施,来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齐头并进,实现对流域的全方位综合治理,这既能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能够推进经济发展从对外投资型向内需投资性方向发展[3]。

(三)利用生态自我修复推进经济发展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

生态环境都有自我修复的功能,之所以人们在乱砍乱伐后会造成水土流失,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给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时间。对此,应该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方式来恢复地表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率,最大程度上降低水土流失状况,进而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经济发展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许多省市开始事项封山禁牧措施,对森林和草原的植被提供自我修复时间,这既遏制了水土流失,也大大提高了森林和草地的生产力,使生产朝着更加良性的发展方向迈进。

(四)利用新型水土保持技术推进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来对土壤以及与水土流失有关的农业、工业生产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将经济发展逐渐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产出方向转变,从而对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实现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对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开发和应用。以上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农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废弃物,降低对土壤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现象,更能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4]。新型水土保持技术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耕作技术等,这些技术都会大大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提高植被覆盖率。

五、结语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环境作为代价,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社会发展项目当中。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依然十分严峻,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做到位,必须要与经济发展方式相协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展,刘五爱,高照良,常远远.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2017(03):64-70.

[2]刘国彬,王兵,卫伟,蔡进军,陈云明,毕华兴,刘广全,魏安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J].生态学报,2016,36(22):7074-7077.

[3]张利超,王辉文,谢颂华.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01):356-359.

[4]党维勤.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J].中国水利,2010(10):25-27.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水土保持在防洪工程中的作用研究
水土保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