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在检验核医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探索

2018-07-19 02:28李春香李忠原李显彬李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核医学检验实验组

李春香 李忠原 李显彬 李琦

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自学、小组讨论、提出观点和解决方法,从而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现代教学模式,是目前国外临床教学中比较主流的教学方法[1-2]。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单一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适应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人数多、资源少、学生素质差异分布的现象。鉴于检验核医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内容抽象且学生理解难度偏大,本文将CBL与PBL双轨教学模式运用到检验核医学课程中,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水平,为培养以能力为导向的四年制应用型检验人才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2017年3月—2018年4月 ,齐齐哈尔医学院2014级和2015级医学检验四年制本科210名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9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61人,年龄20~23岁,平均(20.5±1.8)岁;实验组101人,其中男生45人,女生56人,年龄21~23岁,平均(21.2±1.6)岁;两组学生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课用的教材、课程标准及课时一致,均由本人授课,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式,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实验组采用CBL、PBL联合的教学法教学,将学生按学号分为10组,每组8~10人。首先老师在教学前用典型临床病例为基础,编写教学案例或真实的情境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进行相关章节预习、查阅资料、讨论问题,启发学生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利用课堂时间,每个小组进行各组间的问题讨论,采用代表发言、自由补充的方式,以提高教学趣味性,此阶段教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掌控讨论的方向、广度及深度,使讨论顺利进行。最后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教学中要掌握内容及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进行总结和补充。

1.3 考核方法

全部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问卷调查,通过成绩分析、试卷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进行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比较

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得分为72~89分,平均得分为(81.84±3.49)分;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得分为81~96分,平均得分为(88.04±4.58)分,两组平均分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8,P<0.05),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对照组学生实验考试得分为68~84分,平均得分为(75.74±3.29)分;实验组学生实验成绩得分为76~98分,平均得分为(90.78±4.69)分,两组分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1,P<0.05),实验组学生实验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详见表1。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法效果评价比较

共发放案例教学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用率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在学习的目的性、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实验组学生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小结

检验核医学是将核医学的相关核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领域,与医学检验相融合的一门边缘学科[3]。它既是实验核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现代医学检验学的重要组成[4]。由于该课程涉及核物理基础、辐射防护、内分泌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反映知识点复杂、理论内容抽象、不易懂、学习效率低。针对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将PBL和CBL双轨教学模式应用到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用典型病例引入,在方法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形象直观、视听结合、信息新颖、情节有趣、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刺激大脑的思维和记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典型的临床案例是开展案例分析的重要前提,常常包含多门学科知识[5]。此教学法确实做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在课后通过检索、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以获取问题的结论,激发学习热情和不断更新知识、信息的终身学习能力,并通过深刻的讨论和分析,加深了学生已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PBL和CBL双轨教学模式对教学考察结果影响对比(P<0.05),CBL+PBL双轨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检验核医学的教学应该与医学生总体教育的目的相配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代表其学习结果的某一个方面,而真正的教学培养是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这依赖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对于四年制检验学生来说,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刚刚接触临床时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因此,临床思维、团结协作及医患沟通能力均需要提高。CBL、PBL双轨教学模式以典型病例为引导,根据大纲提出、分析、解决、讨论问题,其实也就相当于运用临床思维的过程[7]。所有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均需建立在能与患者相互信任、良好沟通的基础之上,在实际工作中并非独立,而是紧密联系。除授课者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8-9]。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成绩比较(±s,分)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成绩比较(±s,分)

表2 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表[n(%)]

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改变教学方法成为现代医学必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CBL教学可以在有限课堂上以快捷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但涉及的知识面有限;PBL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的临床思维开阔,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但消耗的教学时间和教师资源较多,两者之间各有优缺点,教学改革不应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或单向教学评价[10]。CBL、PBL双轨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适宜病例的引入、结合大纲的问题的提出以及实施过程中对全局的掌控,并且需要教师课前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缜密的教学布置,使各个步骤相互承接,环环相扣[11-1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更需要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才会达到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核医学检验实验组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核医学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方法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