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化人
——语文课堂的文化建设

2018-07-19 09:29
关键词:驿路过路人做好事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北京 100013)

一、主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语文课堂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因此,借助语文课文,传承传统文化,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传承,怎样让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可不是说说就行的事情。我在教学中,就遇到了传统教学和新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的冲突,这种冲突,让我反思怎么让语文课堂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在教学《驿路梨花》时,我和学生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入清晰的理解。我们相信,雷锋精神必将代代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将在青年人身上,发扬光大。

二、情境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驿路梨花》,讲述了一群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在哀牢山建造了一座小茅屋,过路的梨花姑娘深受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一直照料着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着照料着小茅屋;瑶族老人、“我”、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的故事。一开始,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故事梗概。

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理解分析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细读课文,理解分析“梨花”在文中不同含义和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通过分析谁是主人,生动地展示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我在布置学生读书的时候,听到有同学说了一句“雷锋,解放军叔叔,离我们有点远啊,老生常谈的雷锋精神,有什么可分析讲解的?”我一愣,是啊,我们常说:雷锋三月来,四月走,学校虽然常常提雷锋精神,但学生似乎并没有多少崇敬。学生轻描淡写的态度让我觉得不是滋味。

三、问题探究

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教学目标,我推翻了以前的教学目标,重新来读这篇文章,作为部编版教材,这样一篇课文放在这里,肯定不仅仅是告诉我们雷锋精神在边疆军民中生根发芽。那么,现在新时代的意义在哪里呢?

再次重读,我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解放军叔叔,盖房子,梨花姑娘和妹妹,照顾房子,瑶族老人,“我”,过路人,修葺和照顾房子,他们都不仅仅懂得雷锋精神,感动雷锋精神,而且还把雷锋精神贯穿在自己的行为之中,去做。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不仅仅是口口相传,美名远扬,更重要的是再实践中传承,不是说的,而是做的。教材借助这篇文章,让我们的同学学习雷锋精神,还要做到雷锋精神,在实践中,在行动中,传承雷锋精神。基于此,我重新调整了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梨花精神2.能够表达出梨花和梨花精神的相似之处3.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说出雷锋精神的特点,表达出对人物的欣赏。

我在黑板上画出如下表格并引导学生填写

人物 出现顺序以及所做好事 所做好事目的 做好事的时间

我继续引导学生,你看出了什么?

在热烈的讨论中,在思考中,关于雷锋精神,我和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雷锋精神的特点: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便他人 2.传承 3.实践

我进一步引导,现实生活中我们怎么样做就是传承了雷锋精神?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有话可说了

生:公交车给老人让座,

生:共享单车来了,我们不破坏,守规则,就是雷锋精神了

生 :老师我觉得小小的事情也可以,比如不乱扔垃圾,顺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也就是了。生:老师我觉得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雷锋精神。

生:老师,我觉得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去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去专门做好事,生活中举手之劳的小事,更能体现雷锋精神,比如弯腰捡起掉落的粉笔,给口渴的同学接一杯水,给老师把黑板擦干净,或者,给同学一支急用的笔,都是。

他说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是的,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举手之劳,你就是用实际行动贯穿了雷锋精神,它并不高大神秘,也不三月来四月走,它会一直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行动中。这堂课,我觉得,我和学生都收获很多,都对雷锋精神有了更为具体清晰的认识,关键是,雷锋精神,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和日常生活中。这节课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认识到的,感悟到的雷锋精神写下来,我们出了一期黑板报。我把部分同学的摘录在此: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雷锋精神在实践中流传。雷锋精神,举手之劳。我为人人,小事不小,互帮互助,天天雷锋。我又利用班会时间,我让同学分享助人为乐的动人故事,不知不觉,学生觉得雷锋精神,是可以体现在小事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天天做。

那天过后,我注意观察学生,墩布倒了,顺手扶起来,觉得很正常了,不再是觉得不好意思或者认为是做了大好事。操场上,乱丢的球,我班学生捡到就送回到篮球筐子里了,同学忘带笔,本,会有好几个人给他递过去等等,做好人,助人为乐,成为学生的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觉得真是美好。

文化,就是文以化人,用文章,用文字去感动,感化人,让人们在感动之余,自觉自愿地做好,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事标准,人的素质,也就有了提升。

四、评析反思

这节课,我和学生上得都很有收获,黑板报展示完毕,班会助人为乐故事分享完毕,雷锋精神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我特意问了那个觉得雷锋精神没有什么的同学学习的收获。他说:“以前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太狭隘了,总觉得非得找好事去做,大家都觉得是好事,才是雷锋精神,现在看来,雷锋精神也在我身上,我也可以天天做,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了。”这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堂课,让学生和我,重新认识了雷锋精神,并提升了自己的修养。

我愿意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提升学生,让美好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内心的理解中,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中,体现在一波又一波学生的传承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下去。

猜你喜欢
驿路过路人做好事
驿路桃花
浅析电影《驿路》中人性的隐恶
从《驿路》看向田邦子的婚恋观
蕲春县踏红亭
狂妄自大的鹅
谁是真正的贼
做好事
帮大家做好事
多谢了
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