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喻句入手教学《春》

2018-07-19 09:08马淑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拟人主旨

马淑英

入选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名家名篇,一直是初中语文课程几经修改、变化保留下来的篇目之一。

这样一篇文章,已有好多文章对它做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而且设计出来的优秀教案也不少。那么,如何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出因材施教、跳出那些优秀教案的束缚,是我们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

今年本人上到这一课时离国庆节放假只有一课时,按照原计划上两课时,但如果把第二课时放到国庆节后的话战线拉得太长,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于是就产生了一课时授完的想法。但是把哪里作为突破口,既能顺利完成本文的教学内容,又能在一课时内让学生较容易的理解、消化本文知识?为此颇费脑子。

于是又对教材和学生重新进行研究,通过对教材的重新研究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研究,几经斟酌、推敲,确定了“从比喻句人手教学”的想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教案是这样设计的: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老师:启发学生回忆歌咏春天的诗句。

学生:诵古诗,老师适当鼓励。

老师总结,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我们回忆并背诵了歌咏春天的诗句,“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我们就带着满满的希望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

板书课题。

一、走近作者,识记文学常识:

学生活动:读课本注释(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老师活动:1、评价、补充学生答案。

2、重点强调:本文出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绿》等。

二、学习课文,了解主旨: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其中2、4、7、9自然段由女生朗读,3、5、8、10由男生朗读,1、6、11由教师朗读。

(2)教师:随着朗读,出示相应的画面课件。

(3)师生:评议谁读的最好,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评议时可从读音、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

(4)学生: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色?

(5)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明确,本文围绕《春》给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迎春等五福图。

2、分析文中比喻、拟人句,理解课文主旨:

(1)出示问题:请找出文中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2)学生活动:独自或与同桌、小组内同学共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讨论交流其在文中的作用。

(3)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讨论,对于回答不全或错误的加以补充或纠正,对回答准确的加以肯定或表扬。

(4)教师大屏幕显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分析: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5)学生:再诵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概括文章主旨:

學生活动:自己概括、总结本文主旨,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总结。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回答,帮助学生补充完整。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春》,分别给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迎春等五幅图,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充满勃勃生机、一派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课堂小练笔

学生:学习本文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写我们家乡的春天美景。

教师:指导写作,写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师生评议。

五.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比喻、拟人句各两个,并分析其作用。

摘录文中优美语句,并背诵。

在这堂课中,多媒体展示课文文段,师生共参与分段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分析,学习课文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都踊跃举手,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分析文中比喻、拟人句,理解课文主旨”这一教学环节中,由于文中的几个比喻、拟人句比较好找,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再加上小组合作、探究,很快找到了相关语句,都争相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对句子的作用分析得虽简单,但却比较准确,其他同学也抢着举手发言补充。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效果良好。

这堂课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讨论、交流,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并进而理解了本文通过描写春天美景,抒发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这一主题,而且在课堂小练笔中,大部分学生能灵活运用文中比喻、拟人句,较为生动、形象、具体的描写了家乡的春天。

通过这堂课的“分析文中比喻、拟人句,理解课文主旨”这一重要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一堂课中轻松、愉快的理解了《春》这篇写景散文名篇的内容,总结出了文章主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找准文章切入点,分析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是一种既轻松、又收效好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拟人主旨
拟人句
《青铜葵花》选段
主旨演讲
拟人句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平淡真实显主旨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