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2018-07-19 05:56尹志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1期
关键词:开放获取文献资源数字图书馆

摘  要 开放获取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型出版模式与学术交流模式,为学术交流带来重大意义和深刻影响。而开放获取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也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源组成部分。以开放获取对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为基本出发点,对图书馆在基于开放获取视角下的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有关内容展开分析。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获取;学术交流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1-0064-03

1 前言

近些年来,学术出版商业化的现象变得愈加普遍,随之而来的是期刊价格突飞猛涨,而图书馆作为学术期刊的主要消费方组成,其在效益上的增长却是较为缓慢甚至是负增长的。一方面,出版商为了获取私利,不断抬高期刊价格;另一方面,因为资金不足,图书馆只能舍弃对一些期刊的订购,从而导致学术期刊无法有效地用于学术传播与学术交流[1]。就电子期刊来说,出版商则采取用户密码等手段来限制用户访问。为了有效解决获取危机,开放获取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

2 我国的开放获取运动和数字图书馆建设

由于文献数据商垄断了文献数据,导致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价格突飞猛涨。为了对抗这一垄断行为,国际学术界以及科技界都在积极采取应对策略,而开放获取运动则是采取的主要对策。开放获取运动的实质是支持用户经互联网下载并获取“学术共产主义”性质的、免费的、全文的数字化文献资源[2]。因为这类性质的文献资源都是获得国际科技成果共享许可的,所以并无版权上的归属问题。而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主要特征就是免费的全文获取,从而使之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主要来源途径。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在获取运动愈渐深入发展的态势下,它也必将会是图书馆在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来源。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以及学术界都在积极支持、赞成并鼓励参加开放获取运动,最早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公开加入开放获取运动中。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支持建立公开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3]。我国针对开放获取所做出的这些相关举措与政策支持,为开放获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前提和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强力支持。

3 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当中受到开放获取的影响方面

给对象、经费方面造成的影响  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数字化文献资源类型,它的重要地位体现在,其与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当中的图书馆自建数字化文献资源、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数字化文献资源,一同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可见,对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在数字图书馆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要予以明确,同时重视其带来的成果。其次就数字图书馆建设经费上受到的影响来看,较之于传统的出版模式,開放获取不需要读者付费便可利用,因此,虽然处于文献资源价格急剧增长的环境下,但是因为有开放获取资源的支持,所以图书馆进行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时便无须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并降低数字图书馆建设文献资源所需的资金投入[4]。总的来看,在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基于开放获取的条件支持,获得的大部分文献资源在建设成本的投入上是零,也就是说不需要成本投入,便可获得开放获取文献资源。

管理机构、共享方式受到的影响  先从管理机构来看,在近些年来开放获取运动发展愈渐深入的态势下,不管是在文献资源的数量、范围,还是获取的方式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对数字图书馆提出几个方面的要求:在相应的管理部门建设、管理岗位增设、管理专业技术工作者的招聘上,都要提到日程上来,以便于开展有关的管理工作、研究工作。就具体内容来看,包括对数字图书馆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设计、规范以及机制、制度管理,下载、检索管理,传送、储存与建库管理,链接以及文献数据的升级管理等。

再从共享方式来看,在开放获取视角下,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免费向大众开放,通过计算机的应用,人们不需要付费便能获取并利用数字化文献资源,也就是彻底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这种共享方式极具创新性,而且对数字图书馆提出一定的要求:不仅需要积极地把它纳入本馆所属的有关电子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当中,而且要归入有关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联盟体系中,像是行业数字图书馆联盟体系等。

质量与著作权方面受到的影响

1)从文献资源的质量方面所受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因为有很多开放获取的文献资源,当将其存储在互联网上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就文献内容做根本的核查,所以使得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存在共同的一个特征,就是质量上参差不齐[5]。单这一个方面来看,在开放获取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要认识到对开放获取文献资源质量的分析、筛选,通过层层把关,精选出那些质量高且极具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源,将那些学术价值不高、质量差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加以摒除,保证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质量。

2)从数字图书馆文献著作权方面所受影响来看,具体表现在:因开放获取文献其性质特点,所以在交流上无须把著作权从作者方转移给出版商,也就是说虽然开放获取资源被收入图书馆平台,但是作者还是拥有著作权,正是因为这一点,对于所需用户、数字图书馆等这些真正需要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对象来说,才能发挥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而免费的使用更是打破了出版商的价格垄断。所以说,因为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开放型这一独特属性,在开放获取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上,大可以忽略对作者著作权造成侵权这一问题[6]。

4 开放获取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建设

图书馆开放获取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方针应为增多馆藏、满足需求、节约经费。虽然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有诸多渠道,但是存在一个共性,即免费全文获取,这样图书馆才能以零成本来建设数字文献资源体系。在文献类型和数量上,图书馆可以将电子报纸、电子期刊以及电子图书作为突破口,不断增多开放获取数字文献资源类型,致力于建设成为文献类型丰富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体系。

为了一方面便于对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对图书馆用户提供在文献资源上的保障服务,在开放获取视角下,数字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时,可将国内各种开放获取文献资源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划分,将其归属于不同的文献资源类型体系当中去,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图书馆不同用户提出的需求差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常规文献系列,也就是图书馆日常多用、普遍的文献类型,像是数字化论文、报纸、期刊、图书文献;

2)特种文献系列,与常规文献系列相较,这种文献类型存在一定的特种文献特征,像是学位论文、学术会议、专利文献等都是典型的特种文献代表;

3)科研文献系列,即和科研工作有密切关联的文献类型,如科学数据、科技报告、数据库文献等;

4)历史文献系列,即用来支持开展历史研究的文献类型,像是甲骨文献、碑帖文献、家谱等[7];

5)分享文献,即从各个共享资源网站上都可以获取到的文献类型,像是网盘文献、文档文献等;

6)教学文献,即用来支持教育教学所用的文献类型,如微课、课件、网络公开课等文献。

还有其他几种类别的文献系列。

1)格式文献系列,是指基于文献所用格式作为划分属性的文献类型,如文本文献、表格文献、光盘文献、照片文献以及图片文献等这一类。

2)文种文献系列,是指将中文、外文以及我国少数民族文字都集中在一起的一类国内数字化文献类型。

3)专门文献系列,是指以特定的对象特征作为依据而划归出的一类文献类型;也指针对特定一种学科专业的专科文献,针对某一个人的专人文献,针对某一少数民族的专族文献等。

4)比例、时效文献系列,是指以文献开放获取的全文比例、时效所划分出来的文献类型。具体来说,像是中国知网超市中期刊文献的前面几页都是开放获取文献,这就是按照全文比例所划分出来的一种文献类型;另外,《中国图书馆学报》是延时一年开放获取,这便是以时效划分出的延时开放获取文献类型[8]。

5 开放获取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取得方式

开放获取数字文献资源的取得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在线阅读、下载、混合下载。

1)对在线阅读取得方式来说,主要有PDF格式、JPEG图像格式、多媒体格式、HTML网页格式的在线阅读取得方式等。

2)就下载取得方式来说,就有很多了,主要划分成正常下载、非正常下载这两种下载取得方式。正常下载的取得方式也就是常规接触到的下载,像是复制粘贴、订阅、文件保存等方式;非正常下载的取得方式则是在遇到需要积分、注册或者是虚拟货币限定条件下才能下载取得的时候,资料获取方通过非正常下载手段取得开放获取数字文献资源。

3)就混合下载取得方式来看,是指一些开放获取数字文献资源同时支持在线阅读、下载取得的多种取得方式。

6 结语

在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深化态势下,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也已经成为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来源渠道。海量的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给图书馆提供了巨大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宝库,开放获取为人类科学知识与信息的便捷、广泛交流提供了有效契机,使科学知识与信息得以长时间地存储、共享,从而更具价值。实践证明,在开放获取视角下积极进行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有利于改善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结构,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丽娟,邹荫生.基于开放获取的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兰台世界,2015,36(17):134-135.

[2]黄丽娟.我国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研究[J].出版广角,2015,12(17):82-83.

[3]孙好君.开放存取运动对数字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6):144.

[4]金涛,曲哲,王雪超,等.省域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开放服务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5,13(3):

47-49,52.

[5]畢强,刘健.基于领域本体的数字文献资源聚合及服务推荐方法研究[J].情报学报,2017,36(5):452-460.

[6]周思繁.市地级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研究:以丹东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17(11):35-37.

[7]王菲菲,邱均平.信息计量视角下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模型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5,32(4):62-69.

[8]张凯,贝蓓.数据挖掘在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6(10):101,103.作者:尹志强,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221000)。

猜你喜欢
开放获取文献资源数字图书馆
浅谈MOOC与信息素养教育
“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势与服务创新论坛”综述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国外开放获取平台对我国科技期刊OA发展的启示
政法类大学图书馆图书配置以及对法学图书的需求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探讨网络环境背景下的高校图馆文献信息资源采集分析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
承德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