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箱

2018-07-20 02:56
长寿 2018年1期
关键词:胃病萎缩性胃酸

什么叫非萎缩性胃炎

四川省读者钟传显来信:我的家人胃痛不舒服,经胃镜检查结果是胃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请问,什么叫非萎缩性胃炎?

专家:该病多呈慢性过程,因此常称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称“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或还没达到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以及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根据病变分布,可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以胃窦为主或以胃体为主)。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其次,就是细胞营养不良,和营养供应、血液供应、身体生长激素有关。另外是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受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上皮化生等病变;再有是一些其他的外源因素,如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酒精或咖啡损伤,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均可反复损伤胃黏膜。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幽门螺杆菌所致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两种突出的类型: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和以胃体为主的全胃炎。前者胃酸分泌可增加,因而增加了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危险性;后者胃酸分泌减少,使胃溃疡和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如何确诊慢性胃炎

宁夏回族自治区读者马友学来信:如何确诊慢性胃炎?

专家:慢性胃炎的全称是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仅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反酸、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尤其是后者的诊断价值更大。

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并同时取活组织做组织学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内镜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见红斑(点状、片状、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黏膜水肿及渗出等基本表现,有时可见糜烂及胆汁反流。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应作为慢性胃炎病因诊断的常规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不同医院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异、快速的,有些是无创伤的。专家告诫患者,如感觉胃部不适,应到大医院去做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以便及早用药,及早从消化道清除幽门螺杆菌,以防止发展成严重的胃部疾病。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根治的办法吗

河北省读者陈炳红来信:我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好多年了,总是没好利索,请问此病有根治的办法吗?

专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对无症状、幽门螺杆菌阴性的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无须特殊治疗。

1.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消化不良,其症状应归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畴。因此,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均应根除幽门螺杆菌。

2.关于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由于临床症状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之间并不存在明确关系,因此,对症治疗事实上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性治疗,如:

①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胃黏膜损害者,可应用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 (如铝碳酸镁制剂);②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③对于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选用胃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及盐酸伊托必利等;④对于有明显精神因素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可选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上述药物除具对症治疗作用外,对胃黏膜上皮修复及炎症也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一定不能只看症状的缓解,还要确保在治疗中胃黏膜不再受到侵害。因为有些胃药甚至会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害程度,导致胃病久治不愈。所以,用药一定由医生开出处方。

慢性胃病怎样调养效果好

天津市读者李德坤来信:老人常说,胃病七分在养,三分在治。请问专家,慢性胃病怎样调养效果好?

专家:首先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其次,饮食一定要养胃,要按时进食,忌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戒烟戒酒戒碳酸饮料,忌过油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粉等。再次,还要避免过多食用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注意食用具有营养的食物,常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

出于对胃黏膜的保护,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要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及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以减少胃黏膜损害。在饮食上应注意酸碱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

酸奶也是保护胃黏膜的一把好手。因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黏膜得到修复。同时,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胃黏膜。

当然,平时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乐观,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会促进胃病的康复。

猜你喜欢
胃病萎缩性胃酸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走路治好老胃病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