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功力 外延优势

2018-07-20 01:34蒙秀溪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七星桂林市教研

蒙秀溪

“我的小孩以前比较任性,动不动就哭闹。进幼儿园才三四个月,她就变得懂事了,知道跟我们沟通了,有时候还会主动帮我们做点家务。我对幼儿园的教育很满意。”桂林市七星幼儿园(以下简称七星幼儿园)幼儿家长刘建楠说。这位“80后”妈妈是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也是一名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有“高的要求,高的期望”,如今对七星幼儿园给出了“很满意”的评价。

“让幼儿快乐成长,让家长安心放心”,是七星幼儿园办园68年来的不懈追求。近年来,该园在“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理念的引领下,着力构建园本特色课程体系,培养园本名师,推进家园互动,并牵头成立了我区首个幼教集团。

幼儿游戏的“乐园”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七星幼儿园趣味足球赛拉开了序幕。足球场上,小小的身影追着足球四处奔跑,小队员们一阵阵兴奋的尖叫声、观众们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在幼儿园里回响……

“足球好好玩呀,可我到现在都还没有踢进一个球呢,待会我一定把球踢进球门!”中场休息时,该园大二班小朋友李炫言气喘吁吁地告诉记者。

在七星幼儿园,记者现场感受了一场趣味足球赛:球员都是四五岁的小朋友,男女分队,班级对垒,角逐激烈。一场比赛下来,球员们虽已满头大汗,却都兴奋不已。“足球对孩子身体发育很有好处,对良好性格的形成也很有帮助。我家小姑娘以前比较娇气,接触足球后变得独立了很多。刚才看到她在赛场上跌倒了不是哭,而是站起来继续跑,我感到很欣慰。”观看比赛后,家长陈赟颇为感动地说。

趣味足球赛是七星幼儿园足球特色课程的一项内容,足球特色课程又是该园特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该园积极研发园本特色课程,以“实践、环保、创新、节约”为理念,构建以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在该课程体系中,“实践”为主体目标,即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养成习惯、培养性格。其他三者则代表不同的内容:“环保”是环境保护教育课程的简称,包含“水底世界”、立体化“花草基地”、班级“种植园地”等具体课程;“创新、节约”是对“创做”大课间、创意青花瓷、勺铲DIY、蜡染布坊等课程的概括,目的是让幼儿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创新。

“我特别喜欢‘创做大课间,爸爸、妈妈、老师和我一起用废旧的一次性碗筷,做了很多有趣的东西。你看这个就是我画的,好不好看呀?”七星幼儿园大一班邹宜秦小朋友一边拿着自己的作品,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那是一张画在一次性碟子上的京剧脸谱,虽然笔画、形象都很稚嫩,却充满童趣。在该园教学楼的一楼有一个“创意坊”,里面展示着用边角料做的民族服饰、在鹅卵石上创作的儿童画等作品,供人观赏。

活动课程要开展好,家长的参与很重要。七星幼儿园将家长视为最重要的“盟友”,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半日开放活动等方式,不断激发家长参与园所办学的积极性。

“我平日里工作也挺多的,但只要幼儿园有需要,我都会抽时间参加。”作为家长志愿者的一员,张苑对于幼儿园的“召唤”总是随叫随到。她认为,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既可以学习先进的育儿知识,又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教师成长的“学园”

在七星幼儿园,每间教师办公室的墙上都贴着几块软板,上面条理清晰地罗列着各种问题:如何在沙包抛接游戏中提高小班幼儿的抛接能力?如何在跳袋游戏中提高中班幼儿的穿脱能力?……“这是我们的‘问题板。”园长李莉向记者介绍,“所谓‘问题板,其实就是老师将每天碰到的教学小问题一一罗列出来,然后以小组合作、组块研究的形式,进行真实的、切中问题要害的有效研究。”

“小处着眼,大处生发”,是七星幼儿园落实园本教研的思路。“小处着眼”,就是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活动、每一门课程的情况,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将研究落实到细节中;“大处生发”,即在一个个小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研究内容,对学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从哪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板”研究,形成了独具该园特色的保教工作“天天研究”机制,是该园积极开展“草根式研究”的有益尝试。

“‘问题板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老师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更具针对性,更能快速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我在这里工作接近二十年了,‘问题板研究让我觉得更鲜活、更有效。”七星幼儿园教师马蓉晖说。

大力发展园本教研,是七星幼儿园培养专业师资队伍的重要手段。多年来,该园致力于培养“三能三会”(能学习、能指导、能实践,会交流、会上课、会反思)型教师,促使教师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为此,该园除了大力实施“问题板”研究,还积极落实“市培”“区培”“国培”工作,并分批次安排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此外,该园还开展“教师幸福成长课堂”、思想交流会、户外拓展训练、师德演讲赛,以及师徒结对、教师走班、跟班指导、轮岗锻炼等,构成了“每周一教研,活动常态化”的教研体系,为教师搭建了多元的成长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七星幼儿园还为教师量身定制“个人成长方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于新手教师,采取岗前培训、推门听课指导、爬坡课展示等方式,缩短新教师的适应期;对于成熟期教师,则为其立专题、压担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老教师,则重在帮助其提炼、总结经验,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发挥其传帮带作用。近三年,该园教师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学研讨交流达76人次,在县(市、区)级教研活动中上展示课26节,累计128人次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教师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确保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力量。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也是我們今后工作的重点。”桂林市七星托幼集团党支部书记秦艳玲说。

壮大中的幼教“家园”

七星幼儿园创建于1950年,至今已有68年历史,曾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自治区级示范园、自治区家庭教育先进学校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作为优质园,该园积极发挥自身的辐射引领作用,联合桂林市七星幼儿园花桥分部、桂林市七星高新幼儿园,于2010年成立了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成为我区首个学前教育集团。

“集团化办学,给我园带来了新的机遇!”桂林市七星高新幼儿园副园长黄敏激动地说。高新幼儿园是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的一个分园,与龙头园七星幼儿园实行同步管理,经过8年的发展,高新幼儿园如今已是桂林市示范幼儿园、自治区示范幼儿园。“七星幼儿园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教师队伍,还有许多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都移植到了我们这里。现在,我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以前那个又破又旧的幼儿园了。”黄敏副园长感慨说。

实施园区同步管理,是七星幼儿园扩散自身优势资源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就教研层面而言,总园与分园运用同样的方式,就共同的问题,在同样的时间进行集体教研;就活动层面而言,总园与分园同步开展园所活动,并组织园区巡演活动;就办园理念而言,总园与分园有共同的办园目标、办园思路。

同步管理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能够统一调配集团内部的资源。开展教师跨园半日走班、教学活动走班等活动,是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进行资源合理调配的一次创新。每周星期四,该集团的3个分园就会“乱”起来,园所内进行幼儿走班学习、园所间进行教师跨园教学,所有的行政班、教师都被打乱。“跨园教学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接触到更多鲜活的案例,还让我有机会亲身经历优秀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能够更真切地提高专业技能。”桂林市七星高新幼儿园教师周亭伊说。

当然,实施同步管理的目的不是要消除各园的特色,而是通过同步发展,为薄弱幼儿园打下更坚实的发展基础,进而促使其向特色化、内涵化方向发展。“我们还是有很大的自主性的。”桂林市七星幼儿园花桥分部教师蔡逸告诉记者,“比如教师教研活动,除了参加集团集体教研活动,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活动。”

2016年,同步管理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桂林市七星托幼集团内部组建了七星幼教联盟、高新幼教联盟,分别以七星幼儿园、高新幼儿园为龙头园,采取‘1+X+Y的模式,与城区内七星澳洲假日e贝幼儿园、嘉嘉幼儿园等18所民办幼儿园组成联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格局。

除了落实集团化办学工作,七星幼儿园还积极开展优质资源输出工作,多次到百色、三江、龙胜等地“蹲点支教”:对管理效能较差、业务较落后的园所进行“定点指导”,使其逐渐走上正轨;对有一定基础的幼儿园,采取“结对帮扶”,帮助其在办园质量上更上一个台阶。目前,该园已成功帮扶桂林市清风实验幼儿园、桂林市临桂区佳佳幼儿园、桂林市平乐县幼儿园、桂林市资源县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完成市级、自治区级示范园创建工作,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向外延伸。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需要各方联合发力,需要好的幼儿园不断共享优势资源。今后,我们将会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发展壮大我们的‘家园!”桂林市七星托幼集团总园长冯嘉莉信心滿满地说。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七星桂林市教研
六点一百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七星湖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七星瓢虫
珍稀濒危植物在桂林市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七星瓢虫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