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awawa是毒,还是药?

2018-07-20 03:06高浩容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黑天鹅读书会效应

高浩容

张妈和一群家长,每周固定举行儿童教育的读书会。会中反对各种补课,以为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集会很热络,每每出现许多支持和赞成的掌声。

于是张妈集结了家长们的意见,准备和学校沟通。

在与校长会面的前一天,张妈撞见几位读书会的家长,在一间补习班外接送他们的孩子。

张妈深感不解,过去和家长们理论。

家长们无奈地说:“你的理念很好,但别人都送孩子去补课,要是我不送孩子补课,孩子考不上好学校,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

从此,张妈的读书会停了。

对错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有个心理效应,叫做“同温层效应”。

简单来说,人们总是人以群分,就像我们看《生活大爆炸》,天资聪颖、喜爱理工的几个人成为室友,他们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和价值观。

然而,同温层效应会产生一个结果,就是在其中的人可能会误以为他们认同的价值观,也是多数人都认同的。

这又可以引申出另外一个效应:思想家塔勒布(Nassim Taleb)所说的“黑天鹅效应”。

在人们没有见过黑色的天鹅之前,总以为天鹅一定是白的。但当黑天鹅出现,大家才发现原来自己当初的认知是错的。

塔勒布伯雷以此来说明,人们的认知往往存在不准确的地方,因为没有一个人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

有了以上两个效应的认识,我们就能更好地去理解一些社会情况,比如文章前面所提到的张妈,或是每过一阵子就经常被人热议的Ayawawa。

Ayawawa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鼓励女性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获得在婚姻中的优势地位,以求得更好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达到目的需要“条件”,计算的方式,Ayawawa自有一套公式:

PU(亲子不确定性,Paternity Uncertainty)。一个让男人感觉无法一手掌握的女人,PU值高。让男人放心的女人,PU值低,比如遵循传统三从四德的女性。

MV(婚姻市场价值,Mate Value)。让男人更愿意选择她作为伴侣的女人,MV值高,反之则低。比如一个脸蛋漂亮、身材好、年龄低的女性,MV值比不漂亮、身材普通、大龄女性更高。

在这套理论中,如果一个女人 “低PU,高MV”,往往在婚姻市场无往不利。

然而,这套理论的问题就在于,它是基于男性父权的角度来设想。也就是实际上这个女人是不是真的传统,或者喜欢打扮成某些男性喜欢的外貌,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是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实现利益的金库就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老公。

那么我们可以因为这样的论调,去说Ayawawa的理论毫无价值,她传播的想法就是思想毒药吗?

人们最需要的不是理解,而是接纳

从咨询的角度,我学到一种态度,就是强求理解很难,所以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做到接纳。比如接纳世界上有人跟我不一样,有些人有他们的苦衷。

比如对于本来就在思想上独立自主,清楚自我价值,对生活有自己追求的女性,她可能不会也不需要去听类似Ayawawa的论调。

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并非如此。PU、MV的说法给了她们指引,让她们知道该怎么在受挫的情况下,找到一个站起来的支点;怎么在想要走向婚姻,却不知道该怎么吸引理想伴侣的情况下,有一个指导方针。

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说某个人的想法很落伍,某个论点很低能。但是如果撇开背后这个论点之所以能够散布,并且为一群人所相信,在直接截了当的否定之前,我们可能得看看彼此,她们是什么样子,我们又是什么样子。

回头看,支持与反对Ayawawa论点的人,各自有各自的“同温层”,各自在寻找认同和支持。进而,双方各有各的对天鹅的认知。这些认知会更新,但不能说本来的认知就一定是错的,很可能彼此只是因为站在不同角度,所以看到的面向不同。

《圆桌派》节目中,马家辉曾说:“这是个全民演戏的年代。”其实人们的社交能力,就是一种演戏的能力,演戏的年代从我们出生横贯到死亡,从过去横贯到现在。研究显示,婴儿就有能力去为了吃、关注等基本需求,经历哭泣能换得成人给予满足后,学会使用这项技能。当需求没有办法靠合乎理性的方法得到满足,往往不理性的方法就会日益茁壮。

你眼中的毒,可能是她眼中的药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全球144个经济体中,中国在女性“健康与生存”指标上的排名并不乐观。

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我的前半生》之所以收视率高,当中几场性别不平等的戏,突凸显各种性别歧视现象的场景,都在帮沉默的观众发声。这些现象包括同工不同酬、工作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女生适合当护士,男生理科好)、男性结婚就要给房、女性不能继承财产等等……此外,还有某些家庭,女儿在外面辛苦工作,儿子在家宠得像皇帝,不平等与歧视都会造成心理的不适与压力,都使人惶惶不安,更加渴望得到具体能够操作的方法。

这时,如Ayawawa之类,能够拿出一套具体方法,帮你获得具体利益的人,就容易得到追捧。并且围绕Ayawawa发展出来的“同温层”里,人们互相取暖,使得对理念的认同得到强化,就更不会轻易相信还有“黑天鹅”的存在。

即使有人和Ayawawa的理论或认同者站在对立面,双方起了争执,也无益于改变Ayawawa拥趸们的观念与现状。因为当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对立面,会激起的主要是防卫与攻击,以及寻求身边同伴的温暖。这只会更加拉开双方的距离,使双方更没有机会进行沟通。更何况,除反对之外,如果拿不出更好的方法,她又凭什么相信你或有什么动力改变原有的想法,走出温暖的圈子,放弃原本得到的支持呢?

说服他们不妨反思自身

所以,当我们谈论Ayawawa现象时,必须要明白: 人们更多求的是认同,而不是说教; 忽视社会现实谈道德,不切实际; 提供方法比空谈理论更让人信服。

Ayawawa现象代表的,与其说是一种理念,不如说是一种焦虑。对于现实与未来,渴望得到救赎的要求。

当你想要说服Ayawawa的追随者改变观念时,不妨先反思自身:

1. 反驳她的理论重要,还是提供更好的方法重要?

2. 我是否试着理解,以及接纳她的追随者们背后的动机?

3. 当你鄙视、反对,和对方起了种种冲突,谁得到了幸福?

猜你喜欢
黑天鹅读书会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黑天鹅格里布
懒马效应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灰犀牛”“黑天鹅”
小区里的黑天鹅
昆虫读书会
神奇的统计表
直视“黑天鹅”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