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荆玲玲、硕士研究生刘庚在《教学与管理》第1期上撰文认为,学校发展创客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第一,从物理环境、支持环境、虚拟环境三个维度建设一个“三维”共享创客空间,比如将实验室、调研室、创业园等作为场地,开发虚拟实验室、线上学习平台、创客沙龙等,使学生不仅能够在线自主学习,还能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第二,开设理论课与实践课,实现基础知识、拓展知识与创新知识的融合,形成“知行合一”的创课体系。第三,加大与企业、社区的合作,建立起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创客文化体系,学校可通过举办创客讲座,讲解典型的创客案例,企业可通过开办创客体验课营造众创文化,政府可通过举办创客挑战赛、创客文化节等营造重视创客教育的社会氛围。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章乐在《中国教育学刊》第1期上撰文认为,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在课文结构、栏目、范例等方面引领着教学从知识学习转向生活建构,但仅靠教材的引領是不够的,教师对教学的处理也很重要。比如:教材中呈现的案例并不完全适合每个地区或学校,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时多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反应,适时调整教学。又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道德学习,除了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学习情境,还要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再如,教师要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设计走向学校日常德育活动,利用课标和教材中所提供的逻辑框架整合学校日常德育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活动的良性互动。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讲师曹春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张丹在《小学教学》第1期上撰文认为,小学生对数据分析观念的意识和感悟水平比较低,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小学低段、中段、高段的学生,明确应当培养哪些数据分析观念,然后设计出与当地社会、时事热点、学生生活相关的认知情境,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数据的意识和感悟。在实施教学方面,教师应遵循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认知发展规律,分层次实施教学。比如:对小学中低段学生的统计教学,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情境,让学生感悟数据并意识到生活中存在数据,在此基础上了解描述和刻画数据的方法;对小学高段学生的统计教学,应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过程,让学生通过尝试、分析、对比来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以及解决问题方案的多样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彬在《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上撰文认为,高中走班教学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教师需要重新理解走班教学带来的文化转型,并据此搭建与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实践路径。实施走班教学,教师先要全面了解学生,让“备学生”优先于“备教材”,尤其要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有清楚的把握,并由此判断学生在自己学科上的优势与劣势;其次,要把学生差异视为教学资源,用差异教学助力学生个性成长;第三,调整教学流程,将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与熟悉置于预习环节,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重构和应用知识,完成学习诊断和辅导的任务空出时间和机会;最后,建立具有学科认同感的班级文化和具有学科归属感的班集体。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王彦伟在《小学数学教师》第1期上撰文认为,将课内数学学习与课外科普场馆实践探究相融合,是打造数学学习空间,重构数学学习模式的新思路。这种科普场馆学习模式主要在教室、科普场馆、社会等场所进行,其操作步骤如下:学生在走进科普场馆前,要先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建构认知结构,明确自己知道了什么;走进科普场馆时,要依托情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记录自己看到的、发现的、感悟到的;走出科普场馆后,应适当拓展,提出自己的思考,并在生活中完成创造和发展。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