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推进与学术跟进

2018-07-20 01:34黄河清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奥赛三中南宁

黄河清

制度管理、人文管理、心本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方式,制度管理体现的是现代化的规则意识,人文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心本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认同。具体而言,制度管理侧重刚性规则的权威性和标准的引导性,人文管理体现在充分尊重教师的成长需求,而心本管理则注重培育教师的文化自觉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管理不仅是一种要求,还是一种引领,因此,管理者应当重视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在实践中,管理者应将学校管理方式从“行政推进”(制度管理、行政干预)转变为“学术跟进”(以人文管理、心本管理为主),使其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导向和研究重点。下面,笔者以南宁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南宁三中)为例,谈谈我校在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精心打造“校本培训”的教师学习平台

校本培训是以一种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修养为目的的教师在职培训形式,其显著特点在于立足工作岗位,针对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实际而展开。

(一)提升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让全体教师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自觉追求,是学校文化传承和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的重要工作。南宁三中践行“真·爱教育”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的人格品质为目标,培育理解爱、践行爱、传播爱的人文素养,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引领教师深入理解其内涵。

首先是开设“真·爱”讲堂,让优秀教师现身说法,分享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诠释“真·爱教育”的本质。而《“真·爱”为本,追求卓越》《教书,是一種修行》《一生挚爱》《梦里花开》等讲座,也令教师们深受教育和鼓舞,从而明白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创造和贡献,这正是“真·爱教育”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次是围绕“真·爱教育”办学思想,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师德高尚、学术拔尖的优秀教师典型,用这些教师的先进事迹,影响和激励全体教师,进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让追求优良师德师风和深厚学术水平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

最后是开设“校园实景文化解读”系列讲座,通过诠释校园景观设计的理念,让教师们理解校内一景一物所蕴含的“真·爱教育”办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使“真·爱教育”办学思想成为教师的精神共识。

(二)以“学术沙龙”为抓手,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术素养与人文精神是培育教师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支点。没有优良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教师就难以在教学生涯中取得良好的发展,更谈不上获得教育的幸福。所以,南宁三中将校本培训的重心放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倡导学术交流,分享教育经验。开展学术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南宁三中先后举办了“多产论文的秘密”“课题研究的方法”“大数据下的学情分析”“质量评估的要素”“学生性格特征研究策略”“名师成长的基本路径”等学术沙龙活动,旨在让教师们分享教育经验,探讨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路径。

二是以微型课题研究为抓手,找出改进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南宁三中给教师们提出“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引导教师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研究重点的微型课题研究。近年来,南宁三中先后开展了“高考文综答题方式及应考策略研究”“尖子生培养策略研究”“自主招生培训策略研究”“高中数学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基于手机平台的高中化学实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等50多项课题研究,培养了教师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中,5个国家级科研课题中有2个获得优秀成果奖,有3个获得阶段性成果一等奖,多个科研课题获得区、市级奖励。

三是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个体的勤奋努力,也需要优良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南宁三中将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帮一”对子,开展“带教活动”,促进了新老教师的共同成长。

二、努力搭建“人人主角”的教师锻炼平台

学而习之,习而用之,这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基本途径。为了让教师学以致用,南宁三中为教师们创设了展现自我的平台。

(一)制定教研组“轮值主讲”制度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法宝”。为此,南宁三中制定了教研组“轮值主讲”制度,每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就设置一个主题,由一位教师进行主题发言。发言人讲述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在教学上的创新做法,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其余教师围绕发言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教师既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又能够在教研活动中得到锻炼。

(二)以“技能竞赛”提高教学水平

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上好一节课,关键是通过反复备课和磨课,使青年教师能够经历如何“准备”一节课,明白一节好课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去设计,进而明白自己与他人存在哪些差距,从而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南宁三中有7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300余人次在全国、全区、全市的赛课、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中获奖,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三)提供讲学机会,丰富教育思想

作为广西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南宁三中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短期外出讲学,不断凝炼教育思想,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近年来,学校与多所学校签订了“帮扶协议”,先后深入区内80多所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近400人次在全国、全区、全市讲学、上示范课,不仅带动了一批薄弱学校的发展,而且参与讲学的教师也得到了锻炼。

三、注重创设教师提升平台

(一)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程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因此,南宁三中积极创造条件,在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教师多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在本校开设选修课程。目前,已有数十位教师共开设了110多门校本课程,并逐步实现从教师“有什么条件开什么课”到“学生有什么需要开什么课”的转变,《趣味传统文化》《史记选读》《汉字的故事与汉字的书写》《山水田园诗欣赏》《文化随笔赏读》等选修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二)鼓励教师开发“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国家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鼓励学校重视教学建设、重视教学改革、重视教师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南宁三中注重顶层设计,从学校、教研组、教师三个层面,开展以“教学成果”为导向的改革实践,对有助于促进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和研究,引导教师树立品牌意识,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笔者的专著《中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二等奖,专著《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教学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实践型德育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说·做·写实践研究”等9项教育科研成果获得2017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精准扶贫”贫困地区高中提升教学质量的创新与实践获特等奖,构建“教学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等3项科研成果获一等奖,基于学生的作業布置批改、学生评价方式探究等2项科研成果获二等奖,思辨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等3项科研成果获三等奖。这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学术能力与研究水平,“科研兴校”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鼓励教师出版教育专著

一所学校能否“出名师,出理论”,是衡量其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因此,学校要鼓励教师勇于实践,多出成果,丰富学校内涵。在撰写教育专著方面,南宁三中给予教师政策上的支持,只要教师向学校提交申请,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并达到学术标准要求的,就提供全额经费资助出版。近年来,笔者的《一生挚爱》、特级教师梁惠红的《梦里花开》等教育专著相继出版。目前,《南宁三中特级教师教学思想与教学艺术丛书》一书正在编辑整理中,10多位特级教师的教育专著即将出版发行,这对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量体裁衣”打造教师核心竞争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其智能优势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何根据教师的个体特征,发展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学校培养名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打造“奥赛名师”

学生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奥赛)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特殊呈现方式。如何让学有所长的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建设一支奥赛名师队伍是关键。南宁三中选拔了一批对学科奥赛有兴趣、有研究、有特长的教师组成奥赛教练团队,通过外出学习、境内外培训、跟岗研修等方式,提升奥赛教练的专业水平。同时,学校在奥赛课程安排、奥赛班级组建、工作量确定、绩效奖励、教师荣誉等方面,给予奥赛教练团队政策上的扶持,实现了学校奥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2017年,在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中,南宁三中有52人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13人进入广西奥赛队,并在全国奥赛决赛中获得3块金牌、4块银牌、6块铜牌的好成绩。

(二)培养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是一所学校最好的名片。南宁三中在培养教学名师方面,做到了“给机会、压担子、铺阶梯、重宣传、勤服务”,打造了一批专业拔尖、影响广泛的教学名师。目前,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特级教师16人,广西优秀教师10人,南宁市教坛明星8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60人,南宁市教学骨干185人,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坚强保障。近年来,南宁三中高考成绩连年提升,2011年至2017年,一本上线率从45%提升到了85%。

(三)鼓励教师争当班主任名师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有教育智慧。因此,打造一支善于洞察学生心理活动、具有较强说理能力的班主任队伍,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工作。在这方面,南宁三中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开展教育心理学学习培训活动,让班主任熟练掌握教育学原理和科学研究学生的方法;研究教育案例,提升教师关爱学生的能力;鼓励班主任勇于创新实践,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学生喜爱、家长满意、同行认可、学校放心的优秀班主任,他们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的教育方法,如“画树测试”“说理”“班级故事”等,成为教师们争相学习的范例,而这批优秀班主任也成为了自治区级、市级“优秀班主任”“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五、抓好队伍建设“新增长点”

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学校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现在,南宁三中从一个校区扩展为4个校区,学生从3 000多人增长到9 000多人,满额招生后学生人数将达到13 000多人,教师人数则超过千人。在教师队伍急剧扩张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教师队伍质量?该校的设想是抓住机会构建“新增长点”,如引进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最近两年,该校有105名优秀毕业生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占新进青年教师的70%。可以预见,几年后,经过学校的精心培养,这些青年教师将会成为学校教师发展的主力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只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学术跟进”,教师队伍建设就会不断涌现出新思路,学校发展也将会有新的突破。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奥赛三中南宁
利用和差调换数字
数读南宁
想三中
野蛮生长的学科奥赛,该管管了
眷恋南宁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践行“真教育”“大教育”的八年蜕变
——东乡三中发展掠记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