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话里话外

2018-07-21 08:14玉燕
当代工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陈浩鞍钢码头

玉燕

年轻人看武钢

中国的去产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比较准确的答案是2014年,在冶金行业协会工作年会上。

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答记者问时说:我国“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

李克强这几句话最牵动人心的是“涉及到上百万职工”和“避免出现大规模下岗潮”。当年两会结束后的5月,《中国新闻周刊》刊文:武钢近5万人面临分流,国企身份已成鸡肋。7月,《人民日报》的相关文章标题是:去产能会影响就业稳定吗?答案之一是:人员分流难度很大。这就是说,武钢那近5万人,全国那上百万职工,其中有人失业在所难免。

早知今日没活儿干,何必当初干钢铁。他们会发出这样的慨叹吗?照比中老年钢铁人的事后诸葛亮,现在的年轻人则相当的警醒。同年9月,《中国新闻周刊》再度发文,标题是:武钢在年轻人心中地位逐渐消退。

钢铁和煤炭行业去产能,受牵连的不仅是上百万在职职工,也影响了很多正在寻求工作的年轻人。《新京报》报道,2016年,鞍钢股份招聘“应届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18人。鞍钢股份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5年,鞍钢股份招聘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209人;2014年招聘了336人。18人创下了近年来鞍钢股份新招应届大学生的新低。

是鞍钢减少了招聘,还是去产能及企业亏损令年轻人有所担心,让他们避而远之?或许兼而有之吧。与此同时出现的数字是:2014年,鞍钢员工总人数3.9446万人;2015年则降至3.7821万人,较2014年减少了1625人。2016年,员工数量进一步降至3.6364万人,亦减少千人以上。

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客观上向年轻人发出了失业预警。

这10多年,只要稍微留心,我们就会从国家政策、产业态势、产能总额、环保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报道的话里话外,捕捉到这样的预警信息。

这种态势下,鞍钢2016年招聘的那18人自然少不了故事。他们敢在逆势中进入这一行业,或许对钢铁业抱有信念,或许无奈,或许……

给儿子一个赞

精彩的故事发生在河北曲阳县一对陈姓父子身上。

父亲叫陈永拴,儿子叫陈浩。2014年,陈浩在老爸陈永拴的煤厂开装载机,若不是2017年县里整顿污染,陈永拴或许会把开了10年的煤厂开下去。环保监管越来越严,煤市渐冷,他只好跟当地绝大多数煤老板一样关了煤厂。这些煤老板只是被动地从煤炭行业去产能、环保监管等信息和背景中感知到秋意渐凉、抽身而退,但年轻人比他们敏感得多。

2014年,在老爸的煤厂开了6年装载机的陈浩察觉出煤炭的边缘化趋势,果断地离开了煤厂。最初,他想开汽车4S店,但觉得利润太薄挣不到钱。后来他开车时,偶然看见铺在路边光伏基地的太阳能发电板,上网了解后才知道,这种设备也能安装在农家屋顶,发的电还能卖钱。

他转型光伏产业,带着“煤炭已是末路”的决绝。

我们要给陈浩一个大大的赞。他的敏感、清醒,让他在司空见惯的信息和遭遇中,捕捉到了即将到来的趋势、变化,并提前从煤二代的圈子里突围,将自己置于朝阳产业,也让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陈浩现在经营着自己的光伏发电设备公司。按省里政策,公司在未来3年可享受每千瓦时电0.2元的补贴。加上来自其他层面的补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回收价为每千瓦时1.05元,是日常电价0.52元的两倍。

关了煤厂的老爸现在给儿子打工。他们一个从煤老板到新能源工人,一个从煤厂工人到新能源老板。从大方面说,陈家父子成功的角色互换,投射出了中国正在经历的时代变革;从小的方面讲,也来自于年轻人陈浩那难得可贵的嗅觉、听觉、视觉、触觉,进而警觉,进而先知先觉。

换个行当

只要留心,我们差不多都会有这样的先知先觉。

雾霾刚刚出现时,人们争相议论的是污染源;雾霾持续不散时,人们先想到的是预防,比如出门戴口罩;雾霾加重时,人们开始抱怨和愤怒: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消除雾霾?政府应该做什么?社会应该做什么?

再加上已经议论了很多年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

这意味着污染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污染企业不管不顾的日子到头了,这时再往这些企业里扎,很有可能会因这些企业关停并转而失业。

我大舅住在天津,表弟在当地一家造纸公司当技术员。去年底,我跟大舅一家视频时才知道,5月份,公司突然被政府责令停产整改,原因是严重污染。表弟一下子在家閑待起来。我瞎建议,“弟你有技术,去别的造纸厂试试啊!”大舅先回应,“再不能去造纸厂了,尤其小厂,全国关停了多少哇,都因为污染。”过后,我上网查了查,果然,全国各地都在关停污染环境的造纸厂。2017年,天津有两家造纸厂的淘汰机型被拆除,一家被责令停产整改,一家被要求整改。表弟在视频里说:“单位的排污搞得一直不好,这回完了,我跟着倒霉。我得换一行当,不能老身不由己。”

那天在电梯里听两个人闲聊,一个说,我想把一个店盘下来,马上要交定金了,突然得到消息,这片地马上要被政府征收。太悬了,我那些定金差点儿就打水漂。这个老兄如果不是及时得到信息,得到预警,损失的是几万块钱,如果把他换做求职者,那他损失的可就不是钱了。

十几年前,面对一万多元、几万元的液晶电视机,你能想到它们在今天的中国会这么普及吗?你可能还没坐过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但时速400公里的变轨距列车正在开发、600公里时速的磁浮列车也在研究!

由彼及此,现在大热的人工智能,在十几年甚至几年后,有极大可能会在一些行业以替代人工的方式四处抢滩。到那时,流水线装配这样的劳动力密集型行当,将首先被人工智能取代,至少会被自动化取代。

减少操作人员85%

你知道亚洲首个无人码头吗?就在中国青岛。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深度融合,形成超级大脑。整个全自动化码头最具看点的是38个机器人,也就是陆地上的AGV自动化导航运输车。这些无人驾驶的车辆承担的功能是将集装箱从起始位置运送至目标位置。

全自动化码头效率有多高?公司副总经理杨杰敏说,减少操作人员85%,提升作业效率30%。举一个例子更容易理解:以作业3000箱的集装箱船舶为例,按船舶运输和码头作业要求制定出每个箱的装载位置,传统码头人工配载需要四五个小时,自动化码头系统配载仅需5到8分钟。

中国港口的自动化建设不会止步于一个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效率如此之高,肯定会在全国普及,到那时、大连港、天津港、秦皇岛港、上海洋山港……或多或少都会提升作业效率30%,并减少操作人员85%。那时的港口肯定还会招聘,但招多少,招什么人,肯定跟过去和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你以传统技能被招进去,几年后,自动化码头建成了……

猜你喜欢
陈浩鞍钢码头
生死时速:陌生女孩的语音暗藏求救信号
大块头和小不点
《鞍钢故事》创作谈
前往码头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网友:“鞍钢桥梁钢厉害了,我的鞍钢,加油!”
在码头上钓鱼
老大
虎口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