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单亲子女与学校教育

2018-07-21 12:14罗建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单亲子女班主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亲子女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还为学校教育带来了特殊性,特别是给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赋予了全新的挑战和使命。

单亲现象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离婚、偶亡、未婚先孕等,其中离婚最为突出。据中国官方报道,2016年有约1140万对夫妇登记结婚,而同年离婚的夫妇超过415万对。而在2017年上半年,有近190万对夫妇结束了婚姻,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约10.3%。2017年,中国各地法院处理了140余万件离婚诉讼案,比前一年增加10多万件。这一组数字,仅限于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包括协议离婚的登记。

而落实到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机构里面,以单亲出身的学生比例也就日益增大,差不多要占三分之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断定,没有单亲个体的班级是不存在的。为此,学校教育必须把这一特殊群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展开育人活动,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栋梁之才。

一、走出单亲子女的教育误区

(1)放羊型有些班主任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重视“授业”却忽视“传道”,只看好优异成绩者,似乎“一好遮百丑”,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对没有得到完整家庭父母之爱的单亲学生或一视同二,或不管不闻,或放任自流,甚而至于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使之在精神上受到伤害和打击,渐渐变得内向、孤僻、忧郁,以致产生偏激倾向。例如高中一年级有一个住校男生,在上晚自习时没有听班主任讲解作业题,私下玩手机游戏被发现,老师悄悄地走下讲台,收缴了他的手机,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违反学校规定,按宣布办法执行”,即毕业时领回玩物。万万没想到的事件发生了,就在当天晚上零晨时分,这个来自农村单身家庭的学生想不通,从宿舍六层高楼的窗子上跳下,摔死了。

(2)溺爱型有的班主任知道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实情之后,觉得他们可怜,“没妈的孩子是根草”,对学生的要求和做法尽量满足,或放宽纪律尺度,其抗挫能力、独立能力和道德修养都无法得到正常的修炼,容易形成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陷。比如初三有个女生,由于她母亲忙于生意,疏于管教,每月在孩子卡上打两千元生活费。而这个女生在学校学习,表面上也比较听话,很少发生调皮和违纪事件,在班主任眼里,也是个“乖孩子”。恰恰就是因为一个“乖”字,班主任被她迷惑了,放松了对她的品德教育,乃至使她把“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魔力发挥到极致,打饭请同学打,做清洁请同学做,连抄作业都请同学抄了,直到发现苗头不对端正时,才责成她请家长到学校来沟通。可谁也想不到,这个家长竟然是一个“代”家长、假家长,是她在街上茶馆雇用的老板娘——当然,这事是后来暴露出真相的。

(3)歧视型介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种种原因,包括出身、外貌、性别、成绩诸多方面,有些班主任采取歧视态度,平时一般不主动接近学生,找他们交流思想,建立良好的朋友加师生关系,可一旦出现问题或违纪现象,动辄就以指责、训斥、羞辱等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其效果是适得其反,常常造成学生自暴自弃、胆小怯懦、叛逆另类等心理特征。

二、了解单亲子女的普遍个性

(1)自卑在单亲家庭里,缺失了任何一方,或父或母,都会丧失健全感和优越感,正如一个肢体残疾者一样,子女的自卑心态油然而生,主要表现为情绪忧伤、性格孤僻、不爱交际、畏怯懦弱,做事情缺乏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2)猜疑在缺乏温暖的生长环境里,孩子时刻怀疑:爸爸妈妈是否爱我?同学是否瞧得起我?老师是否喜欢我?……所以,在健康人格刻度上,难以与人和睦相处,使人际关系奔于紧张。

(3)逆反随着快乐生活的远去和自卑猜疑的产生,子女的逆反个性也就渐渐形成,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抗拒家长、同学和老师的要求,做出桀骜不驯的对抗举动。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离家离校出走,消失在无人知道的地方。

(4)妒忌妒忌包括忧虑和疑惧、愤怒和怨恨、羡慕和憎恨、猜疑和失望、屈辱和虚荣等,看到与自己相同目标和志向一致的人获得成功时产生一种不恰当的不适感。具体表现为,当对方遭到挫折或灾难时就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直至四处诽谤、贬低、刁难、中伤他人而安慰自己,获取快乐。

三、采取卓越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班主任扮演全能角色。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还有一个温暖的称谓叫“班妈妈”或“班爸爸”,“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亲或为母”的古话,其本身就体现了他(或她)的社会地位与工作职能。在单亲子女面前,如果缺失的是父亲,女班主任就要扮演勇敢、刚强、阳光、豁达、担当的男角色;如果缺失的是母亲,男班主任就要扮演温柔、善良、贤淑、孝顺、勤劳的女角色。反之亦然。

其次,营造集体温馨氛围。既然班主任是家长,那么,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应该营造像“家”一样团结、友爱、和谐、正气的氛围。无论班风还是学风都要纯正向上、充满正能量,增添“家”的意识和荣誉感,注重”以情动人“的故事创作,细节就是“兄弟姐妹如一人”“一方有难,八方援助”“人心齐,泰山移”,把热情、友情、亲情融合一体,让单亲的学生绝不“单调”,读不到孤寂、冷漠、灰色的文字。

再次,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学校的班主任不仅是家校互动过程的主体,也是互动活动中的具体策划者、主持者、参与者,更是家长的朋友和子女的知音;而家庭中的家长又是合作者、智慧者、鼓励者。班主任随时随地都要把子女在学校读书与生活的各种表现,诸如成绩、喜好、特长、不足,甚而至于偶发事件等,通过家访、电话、短信、微信、Q群等方式向各位家长通报,使之及时明察其在校求学期间的一切学情。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机制,必须换位思考,消除隔阂,融洽互动,达成共识,班主任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并把他们引入教育子女的共同事业中来。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学校教育就是把学生雕琢成器既而服务于社会的桥梁,而单亲子女也是建筑桥梁中的基石、砖块、墩子,不可忽视,也不能舍弃。

作者简介:罗建梅(1970.09-),女,汉,重庆合川,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猜你喜欢
单亲子女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单亲妈妈以爱的名义把女儿拉下水
单亲妈妈张柏芝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