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电视台记者采访应变能力的路径研究

2018-07-22 06:00张冠男
记者摇篮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视台记者新闻价值应变能力

张冠男

【摘 要】 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记者运用自身的应变能力妥善处理好这些临时发生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视台记者采访应变能力的内涵,以及应变能力应具有的特点,并提出了加强应变能力培养的路径与思考。

【关键词】电视台记者 采访 应变能力 新闻价值

采访是电视台记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通过采访,记者能够了解到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能够了解到当事人心中的真实想法,能够根据采访内容写出深度报道。由于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因此,作为一名记者,除了要具备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一定的临场反应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

一、电视台记者采访应变能力的内涵

应变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可能是本能的,也可能是经过大量思考过程后所做出的决策。应变能力是当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应变能力好的人往往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沉着应对,冷静处置,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电视台记者的应变能力,是指当计划好的采访事项在采访的过程中突然发生变化,记者在提问内容、自身反应、角色转换、情感调整等方面的一系列临场应对。在突然发生这些情况的时候,需要记者沉着应对,冷静处理,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调整采访进程。

二、采访应变能力具有的特点

1.灵活性

作为电视台的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要有灵活的思维和应变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准确判断各种事物的属性,预测发展情况。采访时,要灵活对待采访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快速测评事件发生的后续结果,及时调整采访方向,或采取相应措施尽力弥补,或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2.针对性

记者展现应变能力的时间都是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或在对某个人物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要有针对性地应对各种环境下发生的不同的问题。面对不同类型的被采访人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和措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也要逐一考虑事件发生来龙去脉,仔细思考清楚后做出有针对性的行动,确保采访向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3.独创性

在这一话题下,独创性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方法的独创性。在采访过程中做一些随机应变的反应的时候,要尽量结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或采访形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所发挥,最终实现成功采访的目的。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有些时候条件不允许,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较小,但作为采访记者还是要努力挖掘采访技巧,发挥自身的采访潜力。

三、加强电视台记者采访应变能力的路径探索

1.要注重对新闻价值的探索

记者在采访前一般都会做一些准备,但就算是再充足的准备也有可能会遇到突发状况。事物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旦现场出现计划外的情况,记者就要随机应变,迅速调整采访思路和内容,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首先,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线索需要挖掘,记者的工作就是在采访中不断捕捉和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线索,尽量将采访内容深度化,这就需要记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某位记者在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采访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位指挥官走路一瘸一拐,这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随即与他聊起来,这才了解到救灾官兵背后的故事,于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报道应运而生,凸显了消防官兵在大灾大难面前为人民群众忘我的奉献精神,受到了广泛好评。

其次,要提升自身的观察敏锐度。观察力是电视台记者所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认真、细致的观察有助于记者采访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有意识地提升观察力,锻炼敏锐度,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参加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从生活的小事中发现新闻线索,从细节处寻找新闻灵感。观察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帮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提前观察到事态的发展变化,早做心理準备,思考应对策略。

2.要加强电视台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将采访的方向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做到在变动中辨明方向,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首先,要把握好采访的方向和主题。在做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触及到受访人不愿提及或隐私的内容。如果在采访前就预计到可能会有此类情况的发生,那么就要做好计划B,尽量避免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如果采访前没有预计到突发情况的发生,那么就是考验记者的临场应变能力了,这个时候,记者首先要保持冷静,在保证采访主题不偏离的情况下,及时调整采访思路,引导受访人完成采访。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把控好采访进程和节奏,对突发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保证采访方向的正确性。

其次,要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素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为电视台记者都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修养。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有敏锐的意识对采访内容进行辨别。此外,专业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记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寻求完善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还要了解一些心理知识,这样才能够在采访活动中通过受访者的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等细微的变化判断其心情,推测其真实想法,做到游刃有余。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对记者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记者所具备的采访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都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此外,较高的应变能力是靠经验的积累和职业水平的提升来实现的,因此,要提升记者的应变能力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升敏锐观察的能力等,并在采访前做好预习工作,明确采访主题,准备好采访计划,采访后做好总结,积累采访经验,这样才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采访任务都能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王凯. 从一幅获奖照片看记者的应变能力[J]. 中国记者,2009(10);[2] 张丽. 如何让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浅谈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J]. 新闻与写作,2014(01);[3] 江峰. 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中应变能力提高路径探索[J]. 传播力研究,2018(01).

猜你喜欢
电视台记者新闻价值应变能力
新媒体时代电视台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问题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电子商务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