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稽裘

2018-07-23 10:58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江苏江苏省现代化

入选理由 他从一介书生走上仕途,又从仕途回归学术。身在官场,他把工作当学问做,坚持按照规律办事;回到学术,他把学问当事业做,依旧胸怀家国天下。无论岗位怎样变化,他始终心系职教念兹在兹,尤其善于从战略高度把握当下、谋划长远,表现出官学融通的独特价值。2017年,他入选“新中国教育名家”榜。

人物印象 周稽裘身上的教师特质很重:待人谦逊和蔼,讲话循循善诱且简练而富逻辑。即使他在行政岗位上的时候,许多人都称他为“周老师”。事实上,他确为教师出身。1968年,他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即响应党的号召去东北支边,5年后被调回母校任教;10年后,教书出色的他被调到无锡江南大学任副校长。直到1986年,周稽裘一直没有离开过讲台,他热爱教书工作。

1986年,组织上安排周稽裘去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担任无锡市教委主任,5年后又调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一职。从1991年任职到2006年离任,他在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位置上工作了整整15个年头,并一直分管职业教育。这期间,也正是江苏省的教育现代化从启动到全面深入的重要阶段。1992年,周稽裘与同志们紧锣密鼓地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苏南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在这项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子课题中,他们提出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确立了“把握发展全局、以区域突破带动区域联动,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1993年,江苏省教委正式部署苏南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工作。

苏南教育现代化工程遂成为全国的样板,全国都在注视着苏南,注视着江苏。1995年由周稽裘牵头起草了《江苏省教育发展“九五”规划》;1996年江苏省委提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其后的10年间,江苏的职业教育现代化转型不断深化,始终聚焦着全国的目光。周稽裘把江苏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总结为“高开高走”。他认为,在为职业教育赢得主动发展的进程中,江苏省没有原地踏步,更没有固守自封,事实上锐意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已经成为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性标志。

作为长期分管教育政策、城市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和社会教育等业务领域的地方行政官员,江苏省的教育现代化无疑浸透了周稽裘的思考和努力。2006年,在即将离任之际,周稽裘出版了他的教育文集,把它作为从政15年来对教育工作思考的一个全面总结。他把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行动策略概括为“适应与超越”。“适应”就是面对新的形势寻找适应之道、生存之理,“超越”就是抓住机遇实现创新从而达到新的境界,适应与超越的本质就是在遵循理性与彰显人性两大价值之间取得协调与平衡,在他看来,这恰恰是江苏省这些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难点所在,也是意义所在。

人物档案 周稽裘,男,1946年3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73-1983年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核电子学专业,1983-1986年任教于无锡市江南大学。曾任无锡市教育局局长、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教育学院院长、江苏省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学等,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等。

从行政岗位退下来之后,在教育战略研究上他走得更远。他应邀担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起草工作组下的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历时近两年,他带领同志们深入基层、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不断修改完善文本,为文件的最终成稿作出了重要贡献。《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后,作为权威专家,他又担负起解读和宣传工作,从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入阐释文件的每一项重大政策措施,积极回应来自方方面面的疑问和要求。2010年11月,国家首次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周稽裘当选委员。

作为战略研究专家,周稽裘始终坚持根植教育一线、根植院校。他经常深入职业院校,了解学校的发展困难,了解师生们的所思所想,了解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基层的政策诉求。他尤其善于在国家战略与地方和学校发展之间寻找结合点,为地方和学校指明突破和改革的方向。及至古稀之年,人们发现,周老师的讲话“哲学味道更加浓厚了”,变与不变、结构与建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些观念和思考成为他的重要视角和理论基点。2017年,他被评为首届“新中国教育名家”。

猜你喜欢
江苏江苏省现代化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