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嫁接方法对枣树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2018-07-23 05:29刘长红辽宁省生态林场辽宁朝阳122000
防护林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长量枣树砧木

刘长红(辽宁省生态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

枣(Ziziphusjujuba)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之一,市场上有较大的需求,有必要对其开展速生育苗方面的研究[1,2]。嫁接目前是枣树育苗繁殖中常见的方法之一,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优质苗木,是目前北方地区枣树育苗中广泛推广的方法。为了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枣树生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4种常见的枣树嫁接方法,研究了不同嫁接方式下枣树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为我国北方地区枣树育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及材料

试验安排在朝阳市周边的一片1年生酸枣林内进行。选择直径0.8 cm左右的枣头作为接穗,将其剪成枝段(要求含芽2~3个,长度在10 cm左右 )存于湿沙中。砧木选择粗1 cm的酸枣苗。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嫁接处理,分别为切接(A)、劈接(B)、舌接(C)、插皮接(D),每个处理嫁接50株,随机区组设计。

1.3 试验方法

各处理除了嫁接方式不同外,其余管理都一致。嫁接前3 d左右对砧木地浇水,确保水分充足,嫁接完成后再浇1次透水。嫁接后砧木上的不定芽如果萌发,则会对其接芽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将其抹除,以使养分充分供应用于接穗的生长[3,4]。

1.4 调查方法

嫁接后35 d左右调查不同嫁接方式处理下的枣树苗的成活率及新梢的生长量,各处理做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嫁接方式对枣树成活率的影响

嫁接一段时间后(35d左右),调查各处理下枣树的嫁接成活率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嫁接方式的不同,枣树的成活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各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在36%~72%,以处理A(切接)的成活率为最高,分别比处理B(劈接)、C(舌接)、D(插皮接)提高63.6%、38.3%、100%。通过显著性分析可知,处理A(切接)与处理B(劈接)之间差异极显著,与处理C(舌接)之间差异显著,与处理D(插皮接)之间差异极显著;处理B(劈接)与处理C(舌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D(插皮接)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C(舌接)与处理D(插皮接)差异显著。

表1 不同的嫁接方式下枣树的成活率比较分析结果

2.2 嫁接方式对枣树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经过对4种嫁接方式下枣树新梢生长情况的调查可知,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4种嫁接方式的平均新梢生长量在1.42~5.21 cm,以处理A(切接)长势最旺,处理D(插皮接)长势最差,处理A(切接)分别比处理B(劈接)、C(舌接)、D(插皮接)提高106.7%、187.8%、266.9%,处理B(劈接)分别比处理C(舌接)、D(插皮接)提高39.2%、77.5%,处理C(舌接)比处理D(插皮接)提高了27.5%。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处理A与处理B(劈接)、C(舌接)、D(插皮接)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处理B(劈接)与处理C(舌接)之间不显著,与处理D(插皮接)之间差异显著。

表2 不同嫁接方式下枣树的新梢生长量比较分析结果

3 结论

通过在朝阳地区周围的某地上设置4种嫁接处理,研究嫁接方式对枣树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嫁接后35 d调查,以切接方式的成活率最高,达到72%,显著高于舌接的嫁接方式,极显著高于插皮接与劈接2种方式,新梢的生长量也是切接方式最高,折合平均单株生长量为5.21 cm,极显著高于插皮接、劈接、舌接3种嫁接方式。

猜你喜欢
生长量枣树砧木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枣树嫁接 掌握技术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做砧木的南瓜品种
门前的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