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2018-07-23 03:20李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李扬

摘 要: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笔者通过亲身经历,把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记录下来,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商榷。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

1.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接受式”,是我国课堂学习模式最常用的学习模式,主要运用于系统知识、行为技能的学习。“接受式”教学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明了→注意、联想化→期待、系统化→探索、方法→行动。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外界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学习新课→巩固运用→检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受到教师的直接控制,学生处于受制约的地位。由于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老师提供的信息,因此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独立思考靠能力、自由探究、自我发展也就无法培养,历史的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最终损害了学习历史的兴趣。[1]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历史教学中缺乏教学公平和民主。忽视学生自主发展,学生独立的思维和创新都被教师认为幼稚和不成熟。历史只是用来考试的,不是探讨的有趣的学科,历史教学的低效能体现无疑。在有着“师道尊严”传统的老师心中,尊重学生是一道无法绕过的坎。[2]

2.忽视历史教育的目的

历史课堂教学目的传统观念是升学考试,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我国历史课堂教学的现实。缺少恰当的师生对话,师生互动和师生互相尊重的民主氛围;学生强度大,教师任务重,课堂教学手段落后等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变。教师观念的陈旧,无法抗拒历史教学传统,很多新老师在第一次涉足课堂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不停的将准备好的教案飞速地讲完,结果老师累,学生也累,追求教学效能也就成了一种奢望。因为,这些新老师都将选择一种最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虽然会很累,但不需要更多学习思考和提高。结果是教初中的历史老师的水平在长年的教学后,变成了初中生水平;高中教师的水平也就是高中生的水平。这是缺乏创造力的结果,从根本上违背了素质教育是培养独立思维的、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公民的目的。

3.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如今,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异化为高强度的“复读机”,大量练习和纠正错误“判读器”。学生从早上六点三十分至晚上十点三十分都在读书、做练习,仅凭考上大学信念的支撑刻苦读书,金榜题名。中學教育目的是输送人才,如果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兴趣都被榨干的大学生,这样的“人才”在大学能适应吗?毕业以后是否能够适应变换万千的社会?事实证明,如今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艰辛足以反映我们教育的问题。老师行为的异化,毫无效能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重复背诵以提高学生成绩,当今的历史课堂教学占时间、拼体力为主的“掠夺式”教学,没有能力的培养,背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

二、解决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问题的对策

1.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知识的价值。

历史知识本身的丰富多彩、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等,都可作为激发兴趣的切入点。这就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的用处很大。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很多家长也认为对于理科的学习更重要。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不高,也不了解历史知识的价值。实际上,以史为鉴是高中生完善自身和学习最重要的方式。了解历史人物、探究历史事件会让高中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少走弯路,对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学生了解、感受到历史知识对自己今后学习和成长的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有所感悟和理解,自然也会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营造民主和谐的历史课堂学习氛围

教学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上,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往往都是“一言堂”“满堂灌”,而这种教学环境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毫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平等的身份,营造民主和谐、无压抑的教学环境,积极创设历史问题的情境,用不同角度的问题来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求异思维。比如,在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或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自学教材边思考,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只有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有思维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会使学生学得更深刻。只有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挖州自己的潜力,充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轻松愉悦地学到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3.科学评价,保证创新教育的操作落实

在实施历史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及时建立对历史教学能起导向、激励、强化作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客观、全面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同时,教师应从评价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坚决摒弃仅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以及损害学生人格的错误做法。

3.1建立与培养目标相应的并能准确地捡验班级学生群体各方面创新发展水平状况的指标体系。既有综合性评价指标,如合格率、平均分、优秀率;又有相对独立的评价指标,如自学能力达标率、课外活动开展率、特长生率、后进生转化率等。

3.2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配合的并能准确反映学生个体创新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一是对学习质量采用以“笔试+口试+操作”为形式,以“知识+能力+品德”为内容的方法,进行全面评价以健全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二是减少相对评价,加强个人横向比较,以进步奖为奖励的主体,激励学生奋发上进;三是设立促进学生个性创新发展的评估体系,设置各种单项奖励,如历史板报奖、历史小故事奖、历史小论文奖、社会调查成果奖等,鼓励学生在能够上进的领域里脱颖而出。

结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雄.历史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17.94.96.

[2]陈雷.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