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7-23 03:20张命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张命春

摘 要:本文从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发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思考,认为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需要,又能弥补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不足的现实状况,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的途径载体。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高等教育工作在面临极大机遇的同时也迎来时代挑战,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带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于青年学生的终生发展,探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根本需求的新方法,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些年,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单位招工难,“两难”现象背后的原因不仅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招聘单位的缘由,高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研发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很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但因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导致育人效果不佳、工作没有针对性、不连贯和指导机制不健全等问题。[1]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得益彰

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二者在目标、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功能等方面有着许多的共同点,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终生职业发展工作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指导、调谐和激励的功能,对职业生涯规划起到辅助和推动的作用,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总任务。[2]

1.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学生入学第一门思政课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简称“三观”)。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三观”的根本表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如果缺乏科学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就不能正确分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最终偏离人生航向。可见,只有加大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才能培养大学生树立明确目标和为实现目标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责任感;才能引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确立合理的期望值,自觉地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统一起来。[3]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品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好“高、实、严、新”四个方面。在就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理想工作岗位,放松了对自我诚信意识、道德规范的要求。如大学毕业生篡改个人学习成绩,毕业简历作假;找工作过程中“脚踏两只船”,随意违约;进入工作单位后频繁跳槽,泄露单位重要信息,给单位造成人力物力方面的损失;许多大学生不敢面对新挑战,对自己缺乏信心,为了逃避这一事实,选择消极地对待大学生活,整日沉迷于玩游戏、谈恋爱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不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因此,必须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强化大学生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使其就业取向和人生理想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就业心理素质是个体合理择业、成功就业、顺利适应职业的心理基础。00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疼爱、老师的照顾,承受能力较弱,没有完全脱离心理上的哺乳期,致使一些学生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无法正确处理遇到的挫折,不敢承认错误、不敢主动担责。由于竞争意识缺失,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时,一些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自我否定,这种心态不利于大学生在竞争中很好地展示其才华,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因而较容易成为求职中的失败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疏通和引导,通过给学生讲解求职时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社会强者生存的规则,消除其畏惧竞争,不敢展现自己优秀一面的错误想法。让他们懂得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人生只有“两季”,努力拼搏就是“旺季”,不努力拼搏就是“淡季”,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达到增强就业信心的效果。[4]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一步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观”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防止和减少认识偏差。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三观”的生动教育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现实;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首先要考虑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且又能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问题。[5]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一个人的合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那么他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充分发挥。对于一名大学生,如果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将要干什么,又何尝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一是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教育实践体系,指导大学生合理就业;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切合大学生个人实际发展需要的特点。两者的结合有以下契合点:

1.两者在培养目标上交叉互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不同风格的素质教育,旨在服务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由于两者的教育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才使两者的融合成为可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为具体,而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方向保障 ,通过大学生内化德育要求的过程,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2.两者内容的互通性。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环境,了解社会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全程化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特别是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同样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内容的选择上,两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影响都不仅仅限于大学阶段,而是需要形成长效机制贯穿学生的终身。所以无论是职业生涯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使教育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内化为教育者自身的意识和理念,受益终身。

3.两者实践过程的互补性。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来看,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定向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大学生的职业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问题,它能改变大学生对世界的看法,在其人生道路上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离开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功利化。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有效途径,二者的这种功能的体现和相互的渗透,不仅贯穿在大学生的几年学习生涯中,并在其终身发展中同步发挥作用。[6]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调研发现,有的学校在课程的开设理念上较为保守,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分割开来,并没有实现两门课程方法理念上的互通,教育结果不理想,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向、指导、调谐和激励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1.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一个时期来,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比较单一,仍停留在利用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浅性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形式、缺乏新意、个性化不强,忽视学生的需要,不能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没有很好的认识自身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所应担当的角色,缺少对职责的正确分析和精准判断,致使大学生在主观上排斥这种教育模式。

(2)教育过程缺乏整体性。从横向来看,当下学生群体思想复杂程度增加,而有些家庭与高校没能就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学习等情况进行有效沟通并达成共识,给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形成注入了一些负能量;有些用人单位在对人才的需求方面,在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上也单纯地讲究服从,这直接打击了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自觉性和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并使之产生就业焦虑。从纵向来看,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仍以毕业教育时通过就业政策宣传、应聘技巧讲座等途径为主,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线渗透在整个大学生生活之中,错过了大好教育时机。职业规划中各个阶段的衔接性不强,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看作是速成课,认为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跟开设这门课程及其就业质量关系不大,由此便放松了对课程质量的要求,影响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3)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前瞻性。调研发现部分高校上课教师中缺乏教师素养、知识不专业等问题,影响了这门课程的顺利展开,导致师生都产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要的错误想法。一是师资不足。我们在对学生调查“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主要来源"时,有68.4%的学生回答“自己的阅读”。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4)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不能联动。家庭教育和学生不能联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体面、待遇好的工作是整个家庭全部的希望与寄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家长参与的越来越多,他们往往以自己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环境来考虑子女今后的发展道路,认为工资高、待遇好就是好工作,而很少从子女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家长自身的文化层次高低对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也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是逐步渗透、潜移默化的。比如,农村家庭出生的子女,因为从小就看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为生活艰难奔波,受到父母“没出息就种一辈子地”的教育,所以发誓一定要找一份轻松、体面、待遇高的工作,决不下基层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职业了解不够,普遍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对自己的兴趣不知道或不清楚的占36.5%,对自己个性不清楚的占29.3%,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不清楚的占 44.5%,清楚地知道自己职业方向的仅占 38.9%。同时,大学生普遍缺乏主动认识职业内涵、职业发展趋势、行业动向的意识。这两项弱点导致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要么期望值过高、好高骛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要么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竞争,很难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7]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育机制方面存在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缺少系统的指导机制,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存在自我更新机制落后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中对未来职业生涯有具体规划的不到总数的30%,部分高校片面地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工作没有形成系统性、持续性和制度化,其职业生涯教育主要采取“听报告、念文件、读报纸、开大会"等单调形式,没有双向交流,不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致使很多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思想政治教育几乎起不到实际效果。因此,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规划理念,重视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发挥,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抓手。[8]

(2)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原因。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能体现出时代和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能反映高校办学特点的校园文化,均受到学生的欢迎。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调研发现,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娱乐性内容多,启迪性、思考性内容少;各种社团名目繁多,而真正有内涵和吸引力的少;校内活动多,走出去的少。究其原因在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水平较低,不能贴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不符合大学生的口味,这也是不少大学生不愿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原因之一。而且即使开展了活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即时性、功利性现象。比如,有些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存在着重大节日活动一哄而上,平时则寥寥无几的现象;或者活动只注重表面,追求轰动效应,摆摆花架子、做做表面文章,至于学生从中是否受益、受教育程度如何、是否有必要建立长效机制并长期开展下去等等一系列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与我们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有差距的,教育的實效性很难落到实处。[9]

(3)社会实践方面的原因。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一个从知到行的内化过程,不应该只是说教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实践,实现知行统一。高校只有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见习基地等载体和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职场,升华认识,实现其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型。调研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很多高校往往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某几类社会实践活动上,重视某几个有典型意义的小分队活动的指导,其他绝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指导,听之任之,这是不符合高校教育实践要求的。究其根源除了经费不足外,主要还在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真正摆正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关系,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教育的观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学生素质的高低依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使得本应是“大众化的实践教育”变成了部分学生骨干的“精英化的实践教育”。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是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比较强烈,特别是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现实性,调查中学生认为择业时最重要的是“薪水高低"占81.5%。不少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取向性过于偏颇,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社会责任感淡化,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正确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大学生对自身优缺点的认知不足,只有24.3%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兴趣;对国家就业创业和产业调整等形势与政策的了解不充分,过高地持有择业期望值,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2010年北森测评网、新浪网等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第一次就业后,50%的学生在1年内更换工作,75%的学生在两年内更换岗位;33%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这表明,第一份工作仅仅是大学生由“学校人”转为“社会人"的跳板;在对第一次选择职业的动机调查中,有26.3%的学生是“跟着感觉走;仅有17.5%的人在择业时,兼顾考虑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因素,说明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的模糊与准备不足是导致其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的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大学生入学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把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力争让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从理念、知识、技能等各方面作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从而达到择业理念由“盲目、自卑、被动"转变为“理性、自信、主动,最终使大学生由“需要工作的人"成长为“工作需要的人”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建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为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院系书记、就业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队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更深入有效。

2.増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1)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要有分专业的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学习阶段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职业素质培养课程、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次,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有充分结合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再次,课程建设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设计配套的课件、测试软件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设计。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从大学生就业、职业发展、人生发展需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端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基础》课程中加强大学生的职业心理、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在《概论》课程中加强国情、就业形势、国家政策教育;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强当前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对职业的影响教育。总之,学校要高度重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使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3)着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化育人机制,构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毕业阶段前移,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针对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毕业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系统整合,动员全校教职员工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三是拓宽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体系,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深度思想问题,努力构建新的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3.大学生入学阶段。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新生,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职业目标甚至对于自己的认识都是比较模糊的,习惯于高中时候的被安排好的学习生活,对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缺少准备。面对这样一群迷茫的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不仅有利于新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1)新生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一,自我探索、自我认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首先就要帮助其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只有在“知己”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知彼”。第二,了解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包括当前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当前就业形势,小环境是指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新生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自我认知,正确认识外部职业环境,在此基础上,确立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2)新生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第一,家庭、学校联合教育,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施联合教育法,增强教育效果;在设计职业生涯方案时,提醒家长,父母只是参与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而不是包办代替和横加干涉。第二,注重个性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甚至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集体教育又要注重个别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釆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第三,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实践表明,把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榜样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这里,榜样因为其经历或者专业的相似性给大学新生以具体的行为建议和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在选择榜样教育方式时,一方面可以请高年级的优秀在校学生讲解自己学习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请本专业、本校走出去的优秀毕业生讲解学习经验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有关知识。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