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中的文献考古方法初探

2018-07-23 07:09陈佳丽
艺术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电影史方法

陈佳丽

摘 要:关于电影史中的文献考古方法研究也有不少,迄今我们也能看到不少学者对于文献考古方法的提出及应用,在电影史的研究中有不少喜人的成果。我们相信借由这一方法,定能拨开重重迷雾挖掘更多的细节,还原一个更为清晰的历史真相。

关键词:电影史;文献考古;方法

我国电影从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出版的电影史书籍不仅数量有限且囿于资料收集等诸多原因,逐渐显现出偏差而被学界指出并纠正。电影史学家郦苏元认为,电影史既是电影研究,又是历史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1]电影史的观点撰写不是对事实的消极转述,阅读历史也不是对文本的被动接受,而影像建构的历史和影像本身的历史更是吊诡暧昧。因此,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电影历史学充满了抗衡和变动。[2]近些年来,随着学界对重写电影史的呼吁,虽是源自全球化语境的变化,也督促我们为既存的早期电影史书写作纠错或补充。以我国电影史书写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为例,在民国报刊引用方面达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度,但是也存在缺陷,仅就史料选择的问题,也无法遵循历史分析和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一般均服从于阐明我国电影中阶级斗争情况的必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内在联系,将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推向了中国电影政治史的狭窄路途。[3]通过文献等资料的考古形式虽说不能为研究某一特定时段的电影历史还原出一个“考古现场”,但如果过滤掉其在早期电影史书写存在的资料不足或是政治批判话语,那么我们离有失偏颇的武断历史书写势必越来越远。

要理解文献考古这一研究方法的定义,首先需要理解考古及知识考古的概念。在考古学方法论中,考古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传统历史研究从事的是记录过去的遗文遗物,将之转变为“文献”并使文献说话,使用并质疑文献。[4]而福柯提出的考古学,即所谓的知识考古,它运用了一些具有结构性的原则:知识考古学并不是旨在通过在已知事物本身中找出这些事物的方法来重复它们,不是向起源的秘密深处的回归,而是对某种话语——对象的系统描述。它实际上是一种重写或改写。福柯将文献看作“遗物”,只考虑其自身价值,不考虑其工具价值,只揭示其复杂的内部关系;不针对时间,它针对的是某一知识系统的内在层次。知识考古学力图界定的不是在话语中隐藏或揭示的思想、形象、主题,而是那些话语本身,那些遵守一定规则的作为实践的论述。它不是一种解释性的学科,而是一种描述性的学科。[5]我们在电影史研究中所言及的文献考古方法,更接近于两个概念的集合。它既涉及历史学中考古的概念,又涉及福柯关于文献和陈述的定义。也有学者对此下过定义:“文献考古”绝非利用考古材料去印证文献记载,而是去伪存真地分析有关的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正确逻辑关系同相关的考古资料的存在背景关系的系統对应,以解释考古问题。[6]将文献考古方法应用于电影史的研究中,要求我们跳脱一般意义上对于影像文本的考古,而是借由文献和历史资料对既存的电影史内容进行纠错或补充。

区别于传统电影研究中非常注重电影拷贝及与影片创作相关的史料此类偏重影像的能指,文献考古更偏重于诸如档案、报纸、期刊、电影年鉴及其他地方历史文献、日记、私人信件、回忆录、口述史等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不仅通过影片批评和放映广告还原电影的诸多细节,也诉诸时局背景呈现了从制片、发行到放映的各个环节以及电影的政策法规和交流传播。回到早期出版的报纸,再参证电影刊物、电影档案以及其他形式的史料,可以修复电影史上存在的那些因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造成的巨大裂隙,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国电影丰富而又深厚的历史轨迹。[7]从学者在电影史研究中运用文献考古的成果即可窥见一二。学者黄德泉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初创活动影片考》一文中提到商务印书馆自1914年开始制作幻灯影片,但早期制作的活动影片多已失传。其通过对同时期出版的《时报》中商务印书馆的广告进行对照,得出了更为翔实的商务印书馆初创期的活动影片出品及放映活动细节。电影史中文献考古的必要性也因为以往有些史料运用不充分或有错误,所以有必要像考古一样寻求史料、证据,细致分析得出结论。黄德泉学者在《“电影”古今词义考》中即通过对报刊中各种名词的比对,得出了被视为圭臬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关于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的论断有误的结论。《中国电影发展史》作为早期出版的颇具权威的电影史尚且存在此类纰漏,证明电影史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当然也显现出重写早期电影史的必要性。民国时期的报纸资料不仅是研究民国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尤其是社会生活史和日常风俗史的必由之路,也是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史的重要依据。民国报纸里的电影信息包括电影新闻、电影论评和电影广告在内,为我们反思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建立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系。[8]正是借助这些文献资料,学者对部分有失偏颇的陈述进行了补充和纠正,也丰富了电影史在某些冷门方向的研究,对学界模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

运用文献资料进行考古,在审视传统的历史观和电影观的前提下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史,已有不少学者取得成果且见诸笔端。要了解文献考古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运用,我们可根据实例予以说明。就《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对于电影最早传入中国的记录最初就遭到黄德泉的质疑(见《“电影”古今词义考》),电影最初传入中国与书中记载的“一八九六年八月十一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最早放映了西洋影戏”到底存在几分出入,不少学者考据了早期出版的各类报刊,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电影最初传入中国确实是在上海,只是时间、地点上存误。第二种观点认为电影最初传入中国是经由香港。“一八九六年初,路易·卢米埃尔雇佣了二十多个助手,把他们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影片,同时拍摄新的影片,他们其中的一个,在当时香港,电影就是这样传入香港的。”[9]至于时间和地点等各种细节也存在差异。第三种观点认为电影最初在中国放映是出现在武汉。第一种观点的提出者主要是以黄德泉为主的大陆学者。第二种观点主要见于余慕云先生编著的《香港电影史话》,虽放映的各种细节有待推敲,仍被引用多次。第三种观点主要提出者是华裔学者鲁晓鹏,他根据实地探访法国卢米埃尔纪念馆及法国外交部档案中的记载,确证电影在1896年7月曾在武汉的法国领事馆进行放映。虽然这个时间是否早于上海并未得出准确结论,但不可否认鲁晓鹏的观点给国内学者研究电影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当国内的资料不足以考证事实的始末和全貌时,跨国框架下的世界研究有助于民族电影研究。[10]这一研究视野的提出也使得众多学者得到启示,电影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早期的电影史研究习惯性地援引民国期间出版的《申报》等中文资料,而被忽视的外文资料的记录或许会帮助呈现更多的细节。关于这一议题的最终结论也证明了跨国视野在电影史研究中确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电影初到中国考结论的提出,我们可通过几位学者的文章予以梳理,从中理解文献考古在其中的运用以及常见的几种方法。黄德泉是最早对《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者。在《电影初到上海考》一文中,黄德泉通过对当时出版的报纸中对于“西洋影戏”“电光影戏”等多个相近名词的报道进行辨析,确认1896年徐园“又一村”放映的并非电影。而后,又经过报刊中的广告进行对照,佐以刊登的观众所记录的观影感受,确证电影最早在上海放映实则是1897年的5月,地点并非徐园而是理查饭店。在确证的过程中,黄德泉主要通过提出疑问、资料排查、寻找佐证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资料排查的过程切忌先入为主,要多加对照不同资料的记录,确保结论的准确性。黄德泉在文章中援引的以当时出版的《新闻报》《申报》《游戏报》为主。在黄德泉之后,青年学者刘小磊提出了考证电影传入中国时间的另一种方法:通过反证法和排除法,先考证文献中记录的电影放映系统传入中国的时间,再来反证几种说法的准确性。刘小磊首先对余慕云在书中记录的“一八九六年初,电影最早由卢米埃尔兄弟的助手在香港放映”这一说法进行反证,考察《华字日报》中刊登的影片广告以及当时市面上仅存的两种电影放映系统,最终确认在1896年初,香港中环大道放映的并非电影而是幻灯片。随后刘小磊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史料中记载的徐园“又一村”中最早在1896年6月进行了电影放映的观点进行反证,最终得出结论:当时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确为电影。而这一结论显然与黄德泉文章中提到的推测相悖。其后学者杨击沿用黄德泉的考证思路,通过查找同时期在中国出版的外文报纸《字林西报》及《北华捷报》中电影放映的广告及观众的观后感,确证了电影最早在中国的放映时间和地点:1897年5月22日于上海的理查饭店。值得一提的是,楊击不仅通过援引同时期出版的外文报纸打开了电影初入中国研究的新思路,也通过这些资料对当时的电影放映活动细节进行了补充,确定了最初上海电影放映活动的发起人、到场观众以及放映地点。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披露,电影早期在中国放映的图景也越来越清晰。受到学者杨击对外文文献考据的启发,青年学者林吉安也通过对同时期大陆及香港出版的外文报纸进行考证,确证了“香港先于上海放映电影,其中香港的首次电影放映是在1897年4月28日,地点是香港大会堂”。[11]

从众多学者所做的努力来看,电影最初在中国的放映时间看似只是电影史当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实则考证起来渊源颇多。其中涉及了史料缺失、中文语义模糊等,故而一直以来也存在各种争议。我们尊敬前人,如程季华先生所做的努力,但早期书写的电影史中史料缺失、不勘正误的部分正是当今要补足的部分。青年学者应保持客观的态度,尽力通过对文献的考古达到研究的“在场”,以进入研究背景的情境。学者们对电影初入中国考的考证过程也激励着我们青年学子,通过对文献的考古不断完善对电影过程的描述,厘清早期电影史书写时存在的有失偏颇的时代语境,为中国电影的历史图景拾遗补阙。

参考文献:

[1] 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 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3] 李道新.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J].当代电影,2005(06).

[4] 黄晖.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剖析[J].法国研究,2006(02).

[5] 米歇尔·福柯(法).知识考古学[M].三联书店,2003.

[6] 何驽.文献考古方法论刍议[J].华夏考古,2002(01).

[7] 李道新.一个电影史研究者的心灵絮语[J].电影文学,2007(04).

[8] 李道新.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J].当代电影,2005(06).

[9] 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M].次文化堂出版社,1996.

[10] 鲁晓鹏.卢米埃尔兄弟电影在中国放映考[J].电影新作,2015(01).

[11] 罗卡,法兰宾(澳).香港电影跨文化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电影史方法
“开端”:《定军山》的媒介文化阐释
学习方法
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思考
可能是方法不对
高中历史教材中“电影史”专题比较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从法国电影史的发展看“作家电影”流派的意义与影响
电影史研究 主持人寄语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