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艺术在陶瓷创作中的地位

2018-07-23 06:50黄萍
艺术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内涵基础

黄萍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艺术兴起,并迅速与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当代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其中,女性艺术与陶艺的结合,对促进二者的创新发展均有着积极意义。对女性艺术在陶瓷创作中的地位进行研究,不但能深入分析女性艺术对现代陶艺发展史的重要意义,更能为女性艺术和陶瓷艺术的进一步结合提供参考,促进二者的深度互融与全面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女性艺术,分析女性艺术对陶瓷创作的重要意义,并就其对陶艺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从而深刻理解其在陶瓷创作中的地位。

关键词:女性艺术;陶瓷创作;内涵;基础;创新发展

在女性艺术浪潮兴起的大环境下,陶瓷艺术与女性艺术的结合可谓势在必行,并对二者的发展均十分有利。我国也以景德镇为中心涌现出了许多女性陶艺家,这些女性陶艺家登上历史舞台并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陶瓷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理解女性艺术对当代陶瓷创作的重要意义,能够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1 女性艺术概述

女性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的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期通常被称作传统女性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以琳达·诺克林为代表的女性主义理论诞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现代女性艺术,逐渐发展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女性艺术就是以表现独特的女性气质为基础的现当代艺术,是起源于女权主义并让女性表达自己独特的气质、观点及女性主义的艺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西方女性艺术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艺术开始萌芽及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女性艺术逐渐融入了中国当代文化的独特语境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在思想和形式上都与西方女权运动所形成的女性艺术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女性的影响非常大,并在思想和心理上内化为女性的自觉。因此,在宪法关于男女平等的规定实施极长一段时间过后,社会心理层面的两性不平等问题依旧存在。正是在中国女性艺术的推动下,许多女艺术家深受西方女性艺术的影响并逐渐摆脱了思想和心理上惯有的桎梏,使得两性平等真正做到从宪法渗透到社会心理层面。

2 女性艺术丰富了陶瓷创作的内涵与外延

2.1 女性艺术丰富了陶瓷创作的内涵

女性艺术的出现为陶瓷创作带来了别样的生机和风采,极大地丰富了陶瓷创作的内涵,尤其表现在陶瓷创作主题的多样化方面。女陶艺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为当代陶瓷创作带来了更丰富的主题。首先是在陶瓷创作的生命关怀方面。传统的以男陶艺家为主的陶瓷创作主题从来都不缺乏与生命的相关内容,但其主题大多是与家国天下、自然和谐相挂钩,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女性艺术的融入则为陶瓷创作的生命主题带来了更多关怀。女陶艺家从女性的身心感受出发,将自己对生命的感触和关怀都融进了陶瓷创作中,尤其是把生命繁衍的圣洁感与使命感作为陶瓷创作的重要主题。毫无疑问,这种从母亲视角展开的生命感悟是传统陶瓷创作中不曾出现的主题,也是男陶艺家难以准确把握的部分,是女性艺术中母爱光辉的寄托与传承。例如,陈莉萍创作的《月儿弯弯》,就借婴儿与外部的保护部分表达了自身对生命成长的关爱,体现了传统陶瓷作品中难得一见的母爱光辉。

其次,女性艺术也使得陶瓷创作的生活感悟变得更加细腻和敏感。由于性别、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感性而细腻,因此女陶艺家在创作时,通常从自身视角出发,以陶瓷作品来表达自身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陶瓷创作就不够细腻,只是男陶艺家在创作时,其“细腻”通常体现在技法方面,细致的笔触、纯熟的调色都使得陶瓷作品看起来十分细腻。女陶艺家的细腻则不单单体现在创作技法上,更体现在创作主题上,尤其是在对女性生活的观察方面,这是男陶艺家难以做到的。

例如,李磊颖创作的《春风荡漾》,其内容是孩童在春天奔跑玩耍这一简单的场景,但整体却十分细腻动人。从技法上来看,图画线条流畅、人物刻画传神,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处理得十分到位。而从创作主题上来看,这实际上就是创作者自身作为一位母亲的真实感受,是通过陶瓷创作再现生活中的场景与情感,体现了创作者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另外,女性艺术更为传统陶瓷创作主题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女陶艺家在创作陶瓷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借鉴传统陶瓷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实际上,女陶艺家往往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与见解,对传统陶瓷文化进行再创造,将女性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相结合,打造出更具现代感和女性艺术感的陶瓷作品。在女性艺术家的重新演绎下,传统陶瓷创作主体也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例如,青花不但是陶瓷创作的装饰手法,实际上也是重要的创作主题。由于青花瓷是最优质的瓷器之一,也就是良瓷,与“良知”一词发音相近,因此在创作青花瓷时,通常都会应用“良知”“正气”等主题。而随着女性艺术与陶瓷艺术的融合,当代女陶艺家在使用青花修飾时,也对其主题作出了重新诠释。例如,张婧婧创作的《蓝色梦幻》,就将青花这一装饰手法与灵动机巧这一主题相结合,打破了传统青花瓷对称圆润的构造形式,突出体现了瓷器的灵巧性。

最后,陶瓷特性与女性的完美结合使得女陶艺家的创作能够深度契合陶瓷特性,更好地展现传统陶瓷作品中未被挖掘和展现的部分。柔软的瓷土在经过多道工序烧制、锤炼后,才能逐渐成形并保持坚硬、剔透。在烧制的过程中,一旦温度、工序等存在些许偏差,都可能使烧制出的陶瓷成为废品。这就与女性极为相似,生活的磨难使得软弱的女性变得更加坚强,但同时依旧保持着自身的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遭受伤害。与此同时,陶瓷本身依旧是极为脆弱的,不经意的磕碰都会使其裂损、破坏,但它即便粉身碎骨也依旧保持着自身的坚硬。这就像当代女性一样,就算外表看起来柔弱,但骨子里依旧充满了坚强与骄傲。正是陶瓷特性与女性的完美契合,使得女陶艺家对陶瓷创作的领悟往往能达到男陶艺家难以达到的细腻,从而创作出更加细腻且具有丰富内涵的陶瓷作品。

2.2 女性艺术丰富了陶瓷创作的外延

女性艺术与陶瓷艺术的融合,在丰富陶瓷创作内涵的同时,也丰富了其外延。实际上,陶瓷创作的内涵与外延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不过前者更加虚化,而后者往往能够直观地体现。首先,女性艺术的融入使得陶瓷创作的构图更加完整。追求完整甚至完美是女性的天性,当女陶艺家在创作陶瓷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将这种天性带入创作之中。由于陶瓷器具自身过于方正或者过于圆润的特性,其构图往往难以保持高度的完整性,需要牺牲一部分构图来契合陶瓷器具的形状。而女陶艺家在创作陶瓷作品时,则会充分重视这一点,并通过各种方式尽量保证构图足够完整。

例如,在张树珍创作的《长寿图》中,个头极大的寿桃占据了整个瓶身的小半部分,寿桃周围有大量的枝叶点缀,同时瓶身下半部分完全留白。这种构图不但保持了传统构图的对称性,更结合瓶身形状对寿桃大小进行了适当调整,使整幅图能够充满瓶身,从而使构图具有完整性。

其次,在创作形式方面,女陶艺家往往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物象来进行创作,从而打破传统陶瓷创作死板、单一的形式,带来更多独具特色的作品。在女性艺术的推动下,当代陶瓷创作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创作方法及创作素材方面。从创作方法来看,不拘泥于传统的瓷器形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强烈女性气息的物象来展开创作,往往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陶瓷作品。而从创作素材来看,许多女陶艺家已经不满足于长期用某一种材质来创作陶瓷作品,而是不断尝试将陶瓷材料与其他材质,尤其是偏柔软的材质相混合,从而为陶瓷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女陶艺家还会通过更加形象化、细腻化的表现方式来进行创作。例如,杨青创作的《花之梦》,结合陶瓷创作及捏雕技艺创作出了这个类似雕塑的陶瓷作品,进而表现了创作者自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 女性陶艺家在陶艺发展史中取得重大成就

中国女性艺术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逐渐融入陶瓷艺术之中,并为陶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陶瓷艺术在当代的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实际上,在西方女性艺术的影响辐射到中国之前,中国便已经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艺术,并且与陶瓷艺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其中的代表人物当属黄美莉,她将传统“乐烧”陶瓷与女性艺术相结合,从自己女性的生命意识出发来展开创作,并创作出了大量与男性陶艺家创作风格大相径庭的优秀作品。

例如,《飞红点翠》就将青花与釉里红相结合,将前者素雅幽淡与后者瑰丽含蓄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色相融合,非但没有使整个作品看起来不够协调,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青红相间、冷暖相对的审美基调,这种敏感的、复杂的细腻美是诸多男陶艺家难以感悟及把握的。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艺术兴起过后,张温帙与方李莉成了女性陶艺家的领军人物。张温帙追求陶瓷艺术的创新变革,以自己独特的女性感悟来对陶瓷创作进行全面改革。其中,张温帙最为突出的贡献当属丰富了陶瓷创作的材料和造型。通过大量的材料试验,结合自身的雕塑造诣,张温帙创作了大量别具一格的陶瓷作品,如《二元性——陶与铜的对话》《新人类——我的家庭》等,为陶瓷创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张温帙还著有《新人类》《漆的世界》《二元性》等专著,为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方李莉则通过自身的艺术眼光和独特的女性视角,对我国陶瓷艺术作出了全面阐述。在出版《中国陶瓷史》《景德镇民窑》《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等专著后,方李莉对深化中国陶瓷发展史,宣扬陶瓷文化作出了不可取代的重要贡献。

4 女性艺术为陶瓷创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所有的艺术文化一样,陶瓷艺术也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当代陶瓷创作的技法等都已经趋于成熟稳定,很难再有创新和改进,因此通常只能从陶瓷创作主题、内容、内涵、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而女性艺术与陶瓷艺术的融合,则是陶瓷创作创新发展的温床,并在数十年发展后依旧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养料。

4.1 女性陶艺家与男性陶艺家的创作模式融合

虽然女陶艺家在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后已经逐渐成为当代陶瓷创作的中流砥柱,但其与男性陶艺家的合作还较为生涩,从而无法充分融合两种创作模式的优点。可以预见,在女性艺术的不断发展下,男、女陶藝家创作模式的融合势在必行,并将成为推动当代陶瓷艺术进一步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传统与现代陶瓷创作模式的再一次融合,是基于女性艺术而深化的陶瓷创作模式,将对陶瓷艺术的全面创新发展十分有利。

4.2 推广陶瓷艺术,汲取生活养料

女性艺术对生活的关注与感悟往往较为丰富,这是男陶艺家很难做到的。因此,在女性艺术的支持下,当代陶瓷创作将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富生活气息。对陶瓷艺术的传承与传播而言,这毫无疑问是十分有利的,能够促进陶瓷艺术的进一步推广,从而为陶瓷创作提供更多需求。“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贴近生活的陶瓷创作主题,往往能够带给人更加纯粹的感受与领悟,促进陶瓷艺术的推广和提升。

5 结语

在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史中,女性艺术是不可分割的重要话题,大量优秀的女性艺术家为当代陶瓷创作的创新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最关键的是,女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陶瓷创作的内涵与外延,使其能够在新时期焕发新的活力,并为陶瓷创作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预见,随着陶瓷艺术和女性艺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女性艺术在当代陶瓷创作中的地位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琴玉.现当代陶瓷艺术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

[2] 王田.中国当代女性陶艺家创作中的艺术视角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3] 郭丰丰.中国当代女性陶艺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4.

[4] 唐珂.女性陶艺中“花”的题材及其表现形式[J].陶瓷学报,2013,34(03):377-380.

[5] 湛群,潘玲霞.当代中国女性陶艺缘起与艺术表达视角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50-152.

[6] 韩祥翠.女性陶艺的表述方式[J].陶瓷学报,2015,32(04):636-640.

[7] 余键.陶瓷雕塑中女性主义元素的应用与思考[J].雕塑,2017(02):54-55.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内涵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