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结构和弦排列法在和声重编中的运用

2018-07-23 06:50王葳
艺术科技 2018年3期

王葳

摘 要:“上层结构”(或称上层结构三和弦)是一种由爵士音乐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研究出的一种和弦排列法。从音响上看,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构建出一种和声对峙与冲撞的听觉效果;从结构上看,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令人更加轻易地对复杂和弦进行分析和记忆。上层结构排列法被大量运用在和声重编中。本文以学堂乐歌《送别》的片段为例,分析该技术在歌曲和声重编中的用法。

关键词:上层结构;和声重编;和声序进

1 上层结构解析

上层结构①通常是指将上方的大、小三和弦(原位或转位均可)与下方的属七和弦叠加弹奏,并将上方大、小三和弦的和弦音视为下方属七和弦的扩展音,从而得到一个更为复杂的属七扩展和弦。②上层结构的标记极为简便:在下方标记基础和弦,并在上方标记叠加和弦。以C7为例,使用上层结构对属七和弦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得到以下几种结果:

第一,C属七升9和弦:由上方的Cm和弦与下方C7和弦叠加组成,Cm的三音视作C属七和弦的升9音。

第二,C属七降9/降13和弦:由上方的Dbm和弦与下方C7和弦叠加组成,Dbm和弦的根音与五音分别视作C属七和弦的降9音和降13音。

第三,C属七升11和弦:由上方的D和弦与下方C7和弦叠加组成,D和弦的三音视作C属七和弦的升11音。

第四,C属七升9和弦:由上方的Eb和弦与下方C7和弦叠加组成,Eb和弦的根音视作C属七和弦的升9音。

第五,C属七降9/升11和弦:由上方的Gb和弦与下方C7和弦叠加组成,Gb和弦的根音/五音视作C属七和弦的升11音和降9音。

第六,C属七升9/降13和弦:由上方的Ab和弦与下方C7和弦叠加组成,Ab和弦的根音/五音视作C属七和弦的降13音和升9音。

第七,C属七降9/13和弦:由上方的A和弦与下方C7和弦叠加组成,A和弦的根音/三音视作C属七和弦的13音和降9音。

通过分析可总结在属七和弦上运用上层结构进行扩展的几种记忆方法:

第一,在原属七和弦的根音上构建小三和弦,将之作为原属七和弦的上层结构,可以得到带#9音的属七扩展和弦。

第二,将原属七和弦的根音上方小二度音视作新的根音构建小三和弦,将之作为原属七和弦的上层结构,可以得到带b9、b13音的属七扩展和弦。

第三,将原属七和弦的根音上方大二度音视作新的根音构建大三和弦,将之作为原属七和弦的上层结构,可以得到带#11音的属七扩展和弦。

第四,将原属七和弦的根音上方小三度音视作新的根音构建大三和弦,将之作为原属七和弦的上层结构,可以得到带#9音的属七扩展和弦。

第五,将原属七和弦的根音上方减五度(增四度)音视作新的根音构建大三和弦,将之作为原属七和弦的上层结构,可以得到带b9、#11音的属七扩展和弦。

第六,将原属七和弦的根音下方大三度音视作新的根音构建大三和弦,将之作为原属七和弦的上层结构,可以得到带#9、b13音的属七扩展和弦。

第七,将原属七和弦的根音下方小三度音视作新的根音构建大三和弦,将之作为原属七和弦的上层结构,可以得到带b9、13音的属七扩展和弦。

属七和弦作为确定调性的重要和弦,具有向主和弦解决的听觉倾向性,这构成了传统和声中V7-I序进的音响特征。这种音响特征也大量出现在人民日常欣赏的音乐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19世纪起,为了区别于传统和声中V7-I序进的音响特征,作曲家对属七和弦的排列方式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并开始大量使用属七扩展和弦,其中一个为人熟知的例子是肖邦对属七降九和弦的运用。例如,《e小调夜曲》(Op.72 No.1)第三小节的属七和弦B7中加入了降九音C,构成了B7b9和弦,增强了属七和弦向主和弦解决的听觉倾向,从而产生更具色彩的和声效果。

随着爵士乐的兴起,属七扩展和弦开始大量出现在当代流行音乐作品中,在音响上为听众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审美选择,也为配器、和弦重编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上层结构和弦排列法能为相关音乐工作者记忆和运用各种复杂的和弦提供更加便捷的方法,应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2 上层结构的一般组合方法

上层结构是一种科学的和弦排列法,常常用以组合更具听觉张力的和弦以及辅助演奏者记忆各种复杂和弦。

2.1 上层结构适用于所有和弦

上层结构主要用于丰富属七和弦的音响,除此之外也可以运用于所有和弦上。以在Gm7上方叠加F大三和弦进行分析(谱例1):叠加的F大三和弦中,F、A、C三个和弦音分别是Gm7的七音、九音以及十一音,进行重新组合后得到一个具有开放音响效果的Gm79 11和弦。同时由于运用了上层结构“上下方双和弦组合排列”的记忆模式,演奏者可以极方便地弹奏出这个较为复杂的和弦。

2.2 将旋律音视为上方三和弦的和弦音

以C-Bb-Ab三个音的和弦编配为例,通常有以下三种结果(表1):

上層结构的核心是“上下方双和弦组合排列”,且上方和弦为三和弦。在对旋律进行和声重编时,可以将旋律音视为上方三和弦的和弦音,与下方和弦进行适当组合,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较便捷地为旋律重新编配出具有不同音响效果的和声。以下列举了3种运用不同组合方式对C-Bb-Ab这条旋律进行和声重编后的结果(表2):

3 上层结构在《送别》片段和声重编中的运用实例

和声重编③能够给予一条旋律全新的色彩,使原有的音乐曲调拥有无限的听觉可能性。和声重编应避免预设调式,从而陷入预设调式的束缚,限制和声序进的空间。最具代表性的方案是预设临时主和弦,围绕这个临时主和弦构建新的和声序进,这也是现代爵士乐和声序进的一大特色。和声重编的相关内容在Modern Jazz Voicing[1]一书中有详细介绍。

《送别》是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其和声序进主要由自然大调的I、IV、V7构成。笔者运用了上层结构对歌曲片段进行了和声重编,并对几处上层结构的运用方法进行分析。

片段中9处运用上层结构处得到的和弦分别是Gm79 11、C7#11 13、G7b9 b13、G7b9 b13、G7#9 13、G7b9 #11、GMaj7、Eb7#11 13、G7#11 13。片段中运用上层结构进行和声重编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预设和声序进使用,尤其是属七和弦的解决;二是在经过和弦上使用。除此之外,也有少数以个人审美选择为主导的运用方法。

3.1 在预设和声序进上使用上层结构

在预设和声序进上使用上层结构,主要是为了丰富预设和声序进的听觉效果,具体方法是先预设临近2~3小节的和声序进,再考虑使用上层结构对和弦进行扩展。以①②为例,笔者在第一小节第三拍至第二小节第三拍设计了F和弦的IIm7-V7-IMaj7,即Gm7-C7-FMaj7和声序进,在此基础上用上层结构对上述和弦进行叠置,丰富该和声序进的音响效果。而③⑨的使用都是为了装饰C和弦的V7-IMaj7和声序进,增加G7向C解决的听觉倾向性,丰富该和声序进的效果。

3.2 在经过和弦上使用上层结构

笔者在谱例中④⑤⑥⑦处用上层结构组合了经过和弦,填补了G7-C和声序进内的长拍,丰富了和声序进的内容,其原理如下:

谱例中第四小节旋律为D音,第五小节旋律由G音开始,且D音与G音间时值长,故考虑用半音上行的方式将D音与G音连接,这就形成了D-Eb-E-F-#F-G半音阶。以上层结构的一般组合方法为依据,在Eb-E-F-#F四音上组合三和弦,则得到Abm、E、Db、D这4个和弦,與下方G7和弦叠加后,则得到了G7b9 b13、G7#9 13、G7b9 #11、GMaj7这4个更为复杂的和弦,使听觉上充满了冲撞与对峙,最后解决到第五小节的C6/9和弦上。

3.3 以个人审美选择为主导使用上层结构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听众对音乐的可预见性越高,则期待感越低。以个人审美选择为主导使用上层结构,是以个人长期研究学习的经验为依托,从听觉上对和弦作出选择,并用上层结构的排列方式进行组合。以⑧为例,原曲中选择F和弦与旋律进行匹配,此时旋律音A是F和弦的三音;笔者在谱例中将旋律音A视作Eb7和弦的升十一音,故改用带有升十一音的属七和弦进行匹配,从听觉上降低临近小节和声序进的可预见性,以此提高听众的期待值。

4 结语

使用上层结构能够较容易地得到更具内在张力的复杂和弦,从而在和声重编的过程中让旋律拥有不同的听觉效果,但这种方法的运用并非没有规范。技术的运用不可逾越听觉上的美感,上层结构的使用应该以追求听觉上的“美”为主导,不能仅为追求复杂听觉效果而一味滥用。在为旋律编配和声的工作中,和声的作用是美化旋律,而旋律的美离不开具有逻辑的和声序进,滥用上层结构与这种要求相悖。

上层结构必须在符合和声序进逻辑的基础上使用,否则会造成和声序进杂乱无章,失去和声序进的方向,从而导致听觉上缺乏条理。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乐)和声序进的原理是以西方功能和声为基础,对和弦进行叠置、替换等处理,这与以十二音体系为主导的现代乐派和声序进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以本文为例,所有上层结构的使用最终都没有脱离确定调式(无论是临时调式还是最终调式)的V7-I和声序进。

注释:①上层结构,即Upper structure。

②扩展和弦,即Extended chord。

③和声重编,即Reharmonization。

参考文献:

[1] Ted Pease,Ken Pullig . Modern Jazz Voicing[M]. Milwaukee:Hal Leonard Corporation,2011.

[2] Andy LaVerne . Handbook of Chord Substitutions[M]. New York:Alfred Music,1987.

[3] Randy Felts . Reharmonization Techniques[M]. New York:Berklee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