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州童戏图

2018-07-24 11:59李涵
苏州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弹子玻璃珠布条

李涵

打弹子

弹子又称弹珠,是一种透明玻璃球。弹子有大有小,小的约一公分左右,大的有两三公分。还有的玻璃珠里面有花纹图案的,这种玻璃珠比较值钱。打弹子是上世纪中后期较为盛行的一项小孩子玩的游戏。

打弹子既可在光滑的的水门汀(水泥和磨光石子地面的统称)上玩,也可在泥地上玩。在光滑地面上一般就是看自己的弹子能否击中其他弹子并使其出界,在泥地上则增加了入洞的环节,玩起来更有劲。

我小时候大多数都是在泥地上打弹子的。在泥地上打,先要在泥地上挖几个小圆洞,每个洞的直径约五到八公分左右,两洞间相距三五米。然后猜咚猜决定哪个先打。打的时候从起点出发,要按顺序将自己的弹子打进每一个洞,如不能,打到那里就让弹子停在哪里,由下一个小朋友打,以此类推。谁先打进所有的圆洞,就变成老虎,然后就可以打其他停在洞外的弹子,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归自己,最后看谁吃掉别人的弹子多,就算赢。这种玩法叫“打老虎洞”。当然打弹子还有其他玩法,如“出纲”,就是玩的小伙伴每人放相同数量的弹子在一个圆圈内,依次在规定的距离外,用另一颗弹子打圈内的弹子,若将其打出圈外就归打者所有;若未打到,就由其他小伙伴接着打。

我小时候可是一个“输老坯”,打弹子的技巧不行,姿势不准确,既瞄不准,又打不狠,老是输掉自己的弹子。

抽贱骨头

贱骨头是骂人的称呼,但在姑苏人家的小孩心里却是一款好玩的玩具。苏州孩子过去都喜欢玩抽贱骨头,其实这就是北方孩子称之为打陀螺的游戏。大家都知道,陀螺能在地上飞快地旋转靠的是鞭子的抽打,如果不抽,它就会停下来倒地不起,而抽得越重就转得越快,不停地抽转的时间就长。这就像某些人一样,不骂不打不自觉,打了骂了才听话,所以苏州人称之为贱骨头。

贱骨头也是童年时一件性价比较高的玩具,它在街头巷尾的小摊上能买到,几分钱一个,自己再找一根竹竿,拴一根布条或绳子(最好是厚一些的布条),就能自个儿玩起来了。如几分钱都拿不出来(不是开玩笑,那时几分钱就能吃顿饭了,哪能轻易得到),可以自己找一块木头,用刀削成圆柱形,再将其下端的头部削成锥形。木头要厚但不能太硬,否则削不动。最后要做一件难度较高的活,即将一颗钢珠嵌进圆锥的顶部,如果镶嵌成功,贱骨头就做好了,若没有钢珠,贱骨头就很难转动。

玩贱骨头时,先将竹竿上拴的布条绕在贱骨头上端的圆柱上,多绕几圈,左手抓住贱骨头将其竖直尖头着地,右手抓住绕布条的竹竿,然后右手猛地一拉,左手随之放开,贱骨头就会在地上飞快地旋转起来。接着就要挥动竹竿(鞭子),让布条抽打贱骨头,否则其旋转一会儿会停下来倒在地上。抽打时需要一些技巧,要正好打在其侧面,若打在顶部效果会适得其反。位置如打得准确,则越用劲转得越快。哈哈,这个时候,贱骨头的性格就暴露无遗啦。抽贱骨头还可比赛,就是同时开始抽,看谁的贱骨头转的时间长而不倒地,这就要看贱骨头的制作质量好坏和抽的水平高低,两者缺一不可。

车铁箍

四五十年前一般家庭解决“出口”问题的木制马桶现在已被抽水马桶(或称坐便器)所替代,木制脚桶浴桶也被浴缸或塑料盆所淘汰。在此,并非是怀念这些过时的生活用品,而是要说一项与木制马桶和脚桶有关的游戏。

木制马桶和脚桶是由两道以上的铁箍将一块块木板连在一起而制成的。通常桶破旧损坏后铁箍可继续利用的,也有时会被丢弃,孩子们由此看到了玩耍的机会。于是他们把丢弃的铁箍拾来,再找一根粗铁丝,将铁丝的头部弯成U形,有的孩子为了良好的手感还在铁丝上缠上布条或套上一根细竹竿,这样就能玩起苏州人称为车铁箍、北方人称为滚铁环的游戏了。

当年玩车铁箍,用的铁箍有大脚盆的,有小脚盆的,有水桶的,也有马桶的,夸张一些的用浴盆的,浴盆的铁箍竖起来有一米左右,要大孩子才能滚得动。我小时候所住的巷子里,有一个邻居是专门给人家刷马桶的,她的孩子比我略小两岁,他玩的铁箍基本上是马桶箍(哈哈,近水楼台、因地制宜),再加上为了省钱他平时理发都是让他妈妈理,毕竟不是专业理发师,一不留神就常常会剪成个马桶盖式的发型,因此小伙伴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马桶箍”。

每当下午放学后,小伙伴们经常会车着大小不一的铁箍,在大街小巷里前呼后应,撒欢奔跑,追逐嬉戏。在夕阳的余晖中,古城的小巷弄堂映衬出一幅美妙的孩童欢娱图。不知现在的孩子们是否还有我们当年的乐趣,是否还找得到能车的铁箍?

猜你喜欢
弹子玻璃珠布条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玻璃珠去看海
玻璃珠去看海
水泥窑协同处置布条类有机工业固废污染物排放特性
玻璃珠“穿墙术”
干片式制动器弹子加压装置的力传递效率研究
旧衣变杯垫
彩带花瓶
新型(高密)防盗ABC锁芯